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交通工具,具有噪音低、能源利用效率高、无移动废弃排放等特点,已成为我国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能源供给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当前,电动汽车的能源供应可分为插充和换电池2 种模式。
在插充模式下,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电池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购买电池的初期投资成本太大,另一方面充电时间太长,与当前传统燃油车相比其获取能源的便捷性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而基于电池租赁的换电池模式配合大规模集中型充电已经成为当前电动汽车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技术模式。其一,由电网公司承担电池的初期投资成本,可显著降低用户的初始购车费用;其二对电池进行集中充电可采取慢充方式,避免快充而引起的电池寿命缩短问题;其三,采用换电方式一般可在几分钟内完成换电过程,即使与常规能源汽车相比,其便捷性也毫不逊色;其四对电池进行集中充电管理可避免大规模电动汽车随机充电对电网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还可避免绿色能源损失,减少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
针对换电技术,全新睿蓝9上市情况以及睿蓝未来的发展方向,在2022天津车展期间,新能源视野邀请了睿蓝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高旭进行专访。
他表示睿蓝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睿蓝牵头联动整个吉利换电生态,涵盖了换电技术研发、换电车制造、换电站运营、出行服务等模块,形成了换电生态闭环。此外,睿蓝将会以点、线、面的发展模式,快速打造换电轻出行新生态。所谓点,即依托产品力的提升,精准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所谓线,即搭建合理均匀的换电网络;所谓面,即为车主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换电服务。
全新车型睿蓝9的定位是可冲可换大SUV引领者,上市后会有6座版和7座版两种配置,来满足家庭出行的各种需求。此外,2022至2024年期间,基本上每年推出两款全新车型。
以下为专访陈高旭的全部内容。
新能源视野:我们看到,换电赛道在今年吸引了众多巨头入场。作为睿蓝来说,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换电赛道呢?
陈高旭: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地非常火爆,但是补能焦虑的问题却困扰着很多用户。消费者不愿意考虑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补能太麻烦。但是换电的时间相对固定,整体换电过程可以在几分钟左右完成,类似于加油体验,大幅度提高使用的幸福感。
2020年以来,国家不仅确认了 换电和充电并列 的地位,还将换电站纳入 新基建 中,启动了 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 工作,“力挺”换电模式。吉利于2017年开始了换电技术的研发,在“换电架构、换电站、换电车辆”领域已经拥有了上千项技术专利,并参与了国家换电标准的制定。
今年,我们还推出了全新的 GBRC水晶架构 ,是业内首个集合了“车(换电车辆)、站(换电站)、云(大数据云平台)”三位一体的全栖技术架构。并且,GBRC水晶架构的标准是向全行业开放的,我们期待和各个合作伙伴一起把换电市场的“蛋糕”做大,实现互利共赢。
新能源视野:换电模式需要换电站、换电车还有电池银行的共同参与,去构成一个产业生态。请问,睿蓝是如何构建换电生态的?
陈高旭:睿蓝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我们牵头联动整个吉利换电生态,涵盖了换电技术研发、换电车制造、换电站运营、出行服务等模块,形成了换电生态闭环。
我们将会以点、线、面的发展模式,快速打造换电轻出行新生态。所谓点,即依托产品力的提升,精准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所谓线,即搭建合理均匀的换电网络;所谓面,即为车主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换电服务。
新能源视野:现在也有企业推出了“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快充模式,是不是说换电在补能速度上就不占据优势了?
陈高旭:“5分钟充200公里”,这是理想状态下充电的峰值速度,实际上充电不能很快达到峰值状态,也无法长时间保持。充电速度还 受环境温度影响 ,在环境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时候,车辆和充电设施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温度调节适应。特别是在高速服务区,一旦遇到节假日出行高峰,超快充一样应对不了。
快充对电网和环境的要求很高,并且,现在很多充电桩的管理比较无序和混乱,有的桩充电需要排队,有的闲置很久又变成了“僵尸桩”。换电有专业的换电运营商来运营和维护,这个服务的过程是稳定的、标准化的,保证了 电池的长期稳定使用。我们可以保障,每一次换电,都能控制在几分钟内完成。
新能源视野:每一次换电换到的电池,都是安全可靠的吗?
陈高旭:首先,每一块电池进入换电站后,都会经过一轮检测,以确保它是健康的状态,相当于是给它做了一次“体检”。这些检测的数据也会同步到我们的大数据云平台,通过 分析这些数据,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电池及时更换,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换电站,采用了 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它通过冷却液循环的方式,保证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一直处于 安全温度区间,充电机则通过系统 动态调节充电效率,来实现电池的高效充电。
还有一点是电池本身,我们采用的换电电池,称之为胶囊电池,他的电池包防护框架采用了 航空级铝材,这种铝合金不容易变形,发生极端碰撞时,能够更好地保护电芯安全。
胶囊电池还进行了100多项性能及可靠性测试,例如,我们在研发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热稳定性试验,设计了多种防护方案,可以极大的降低热失控的概率。在城市内涝的试验中,国标的要求是电池组在1米深的水中能够浸泡30分钟,不会因为浸水造成损坏。而我们的电池可以坚持24个小时,整个电池包内部的密封不失效,保障了电池城市内涝这种极端工况的安全性。
新能源视野:换电需要频繁拆装电池,怎么确保电池和车身能够一直稳固连接呢?
陈高旭:我们换电连接机构中,单个锁体已获得国际专利,能够承受4吨重量,保障了电池和车身之间牢靠锁定;电池和车身之间的水连接和电连接,具有IP68等级的防水防尘,这是国标中防尘防水等级标准的最高级别。
实验证明,换电连接结构可以实现 超过1万次换电 的寿命,可以有效保障电池在换电过程中不渗水、不漏电。
新能源视野: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的当下,换电和充电谁会成为主流?
陈高旭:换电,能够做到将补能时间缩短到 几分钟,并且还能对 电池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 家里没有充电桩 安装条件,需要公共充电设施的用户,换电非常好的解决了他们的难题。这些明显的长处都是 充电不可替代 的,具有独特的优势。
充电与换电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但它们 并非零和博弈,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选择,是新能源汽车的 补能基础设施。
睿蓝所选择的路线,是“可充可换”的,既可以充电,也可以换电。消费者可以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情况做选择,需要快速补能就选择换电,下班回家得早就选择充电,不想等待就去换电。
新能源视野:今天车展上展出的新款车型睿蓝9,这款产品的定位是什么?在睿蓝产品矩阵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陈高旭:睿蓝9的定位是 可充可换大SUV引领者 。是一款全尺寸纯电SUV,支持换电,会有6座版和7座版两种配置,来满足家庭出行的各种需求。
从成立之初,睿蓝就明确了B端和C端两个市场双轮驱动的战略,在B端市场我们已经推出了睿蓝枫叶60s、睿蓝枫叶80v两款换电车型。
在C端市场,我们两款新车——睿蓝枫叶80v PRO、睿蓝枫叶60s PRO已经在9月份上市了,一个是轿车,一个是MPV,这次展出的睿蓝9则是 首款换电SUV车型。这样就初步形成了C端市场 SUV、MPV、轿车市场全覆盖 的产品矩阵。
新能源视野:您刚刚还提到B端C端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背后是怎样的思考?
陈高旭:通过发展To B市场,搭建基础,特别是换电站的初步网络。接着再向To C开放,这是一种策略上的考虑。通过在B端市场的默默耕耘,不断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
从今年1月24日正式成立到现在,还不到300天的时间里,我们的销量已经超过了3.7万台,这说明 消费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换电的价值,同时也认可了睿蓝的品牌,这将为我们未来构建完整的生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进军C端市场,不能纸上谈兵,而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的基础上。放在产品的角度上就是深入市场、从 用户实际需求 出发,不能凭空建立“伪需求”。
和B端用户一样,C端用户也面临着购车成本过高、电池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冬季充电不方便等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换电模式下都可以一一解决。我们回到这些真实的使用场景,看到了C端用户对换电的需求。
新能源视野:面向C端市场的产品,对比B端会有哪些差异化?
陈高旭:我们将车型按品牌划分为两个系列,用以区隔B、C端产品。
“枫叶”产品序列,面向B端出行市场,注重的是安全、实用,以及补能的效率和用车成本,让他们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睿蓝”产品序列,C端产品围绕成本体验、场景和功能性,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在实现60秒极速换电的同时,将用 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这些软件服务,满足用户的智能化的需求和体验。
新能源视野:我们注意到,睿蓝9的空间非常大,有三排座椅,怎么保障三排乘坐的舒适度?
陈高旭:无论是家庭出行还是商务出行,都会有乘坐人数5-7人情况,所以三排座位是很有必要的。考虑到乘坐舒适度,睿蓝9在3排头顶位置做了 顶棚内凹让位设计,三排头部空间接近1米,腿部空间接近90厘米,十分宽敞,1.8米身高的男生也可以坐得下,对比同级别纯电动车型有着明显的优势。
我们的七座椅独立放倒,能够实现19种空间布局。另外,我们还为第三排配有 独立玻璃,相对于无窗,乘坐在3排也不会有密闭的感觉,另外还有 全景天窗,打开后就算坐在第三排的乘客不会有压抑感。
新能源视野:睿蓝9除了支持换电外,还能快充吗?如何解决冬季里程缩水、充电困难的问题?
陈高旭:睿蓝9是 兼容充电 的,我们换电车型所配备的胶囊电池,能够实现30分钟的直流快充。
换电站:电池被集中在换电站内充电,换电站可以控制 充电环境始终保持恒温恒湿 的状态,避免了动力电池冬季充电时间较长的问题。
热泵系统:并且,睿蓝9的 超级热泵系统 ,当环境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电机会智能判断乘员舱/电池热量需求,自动启动主动发热功能,将部分功率转化为热量,为电池加热/冷却循环,在冬季可以实现续航能力提升30%。
2025年是合资电动化全面觉醒的一年。本田自然会用最中国化的方式独挡一面。
唯有以品质立身、以创新破局,方能在新能源赛道上行稳致远。
华为ADS 3已经是行业辅助驾驶第一梯队的成员,那华为最新的ADS 4又有多厉害?厉害在哪呢?今天我们打卡上海车展的华为乾崑展台,带你一探究竟。
上海车展吉利秀电池肌肉!神盾金砖硬刚36项极限测试
合资品牌智能化反击战打响,别克以体系化重构引领合资2.0时代。
9比8大?23.99万元起的深蓝S09质价比拉满 大家庭出行理想之选
听说极氪是售后界的银河护卫队?
在4月23日开幕的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铂智7全球首发亮相。新车搭载鸿蒙座舱、带激光雷达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等先进智能装备,车长超5米,是广汽丰田铂智品牌旗下全新纯电旗舰车型。3月刚上市的铂智3X和凯美瑞、汉兰达、赛那三大全球旗舰车型也同步展出......
前两天逛上海车展,仰望展台的人太多了!U7、U8、U9三台车都摆出来了,特别是U8L和U9超跑新出的碳纤维套件,这还是头一回公开。 走,一探究竟~
极氪的技术储备是真强
你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车展?错!4.1馆这里是外国游客的新打卡圣地!这不仅是一场汽车盛宴,更是中国汽车崛起的见证!感受长安汽车的国际魅力,见证中国汽车的力量!
2025上海车展丨比亚迪展台
MAZDA 6e是以MAZDA EZ-6为基础推出的符合欧洲市场环境,且能满足欧洲客户和马自达忠实粉丝的期待、彰显马自达特色的最新款电动汽车。今年1月10日首次亮相2025比利时布鲁塞尔车展;4月2日,MAZDA 6e在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下线。这批600辆MAZDA 6e预计将于......
越野皮卡也混动,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起
BJ40增程赤兔版上海车展发布,周鸿祎喜提新车
未来是不是纯电动化不要紧,现在国内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全面向电动化/智能化进击,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不都已经卷到了皮卡细分市场,长安猎手K50可能会威胁到长城炮的地位哦
仰望U8L大驾光临!巅峰之上再造巅峰!
上汽大众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首秀,ID.ERA要放大招了?
真正为用户而改变,魏牌全新“双山”抢镜上海车展
上海车展,东风汽车合资品牌上演“智电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