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纯电车型站在顶端?新能源汽车鄙视链背后的真相!

纯电车型站在顶端?新能源汽车鄙视链背后的真相!

百姓评车 2325浏览 2023-01-27 IP属地: 吉林

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或许就是汽车市场的一个注脚。

因为汽车市场正处于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过渡的变革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演愈烈,汽车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面临重构,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正在深度变革。

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品牌呈现爆发式增长,各种车型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纯电车型站在顶端?新能源汽车鄙视链背后的真相!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超过了70多个。而这70多个品牌,目前已经推出了200多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造车新势力、传统厂商孵化出的新能源品牌,比如大众ID系列、广汽埃安、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长安深蓝、长城沙龙等。

越来越多的玩家涌进了新能源车的赛道,车市开始复刻燃油车的“乱战时代”。

燃油车时代存在着这样的鄙视链:一线豪华品牌→二线豪华→一线合资品牌→二线合资→自主品牌。

纯电车型站在顶端?新能源汽车鄙视链背后的真相!

如果我们再扩展一下,会发现汽车圈的鄙视链无处不在,比如自吸发动机→涡轮增压,六缸→四缸,四缸→三缸,非承载→承载式的、机械四驱→电子四驱的、全时四驱→适时四驱的、带全三把锁的→只有后差锁的、硬派的→城市的。

从品牌影响力来看,鄙视链的线路则为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自主品牌,在自主品牌的圈子里,大家都是互相不服气。

新能源汽车也存在鄙视链

如今,鄙视链也传递到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技术层面来看,纯电→插混车型→增程式→燃油车。

在纯电动车来说,它们认为所有的新能源技术都是过渡技术,最终都是要走向纯电动的,一步到位直接上纯电最直接有效,所以纯电一直认为自己站在技术的最顶端。

纯电车型站在顶端?新能源汽车鄙视链背后的真相!

混动技术分为多种路线,有串联式、并联式,还有串联/并联混合式。而增程式属于混动技术中最简单的串联式,可油可电,但油只能用来发电,再通过电机来驱动车辆,由于技术实现路径最为简单,能效比低,不省油,所以增程式在混动技术里面,属于被鄙视的。

而增程式又鄙视燃油车。“大嘴”余承东就表示,“要赶紧淘汰纯燃油车,增程式是当前最好的解决方案,还说增程式的问界M5,只要加一点点油,就能跑很远,比燃油车强多了。”

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新能源汽车鄙视链的依据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加速快的鄙视加速慢的,双电机看不上单电机,长续航瞧不起短续航。

从品牌层面,特斯拉鄙视所有的国内新能源友商。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作为运营最成功的纯电品牌,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逻辑和制造技术,追求更高的性能,更有吸引力的外观从本质上颠覆了燃油车公司的产品。

纯电车型站在顶端?新能源汽车鄙视链背后的真相!

不客气地说,特斯拉是当初中国所有新能源品牌的启蒙者。尽管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特斯拉,但是从整体来看,特斯拉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这一点,我们从特斯拉打响2023年初的价格战就能感知。

造车新势力在工厂方面也存在鄙视链,自建工厂→代工工厂。这个“鄙视”自新势力开始造车那一天就开始了。对于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来说,虽然代工生产有很多优势,比如说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建设成本,可以实现“拎包入住”。

纯电车型站在顶端?新能源汽车鄙视链背后的真相!

但是,新能源品牌为了能够更好地讲故事,彰显自身实力,并且不受制于人,所以更愿意自建工厂。此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对于一些具备规模和实力的整车厂来说,它们并不愿意做代工,一是自己也在开发新能源车型,二是不愿意为别人做嫁衣。

所以高质量、能够达到生产要求的工厂是一个稀缺资源,所以工厂是代工还是自建,则是衡量造车新势力的一个指标。

鄙视链敌不过市场需求

当然,以上所谓“鄙视链”只是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的一个主观感知,和实际效果比如说三缸发动机一直处在鄙视链的底端,但是2018年欧洲的十佳发动机评选中前三名都是三缸发动机,是不是很惊奇?再比如增程式在技术上最简单,被业内同行鄙视,但是搭载增程式技术的理想和问界的车型都成了热门车型,销量和口碑齐飞,是不是大跌眼镜?

纯电车型站在顶端?新能源汽车鄙视链背后的真相!

从某种意义说,汽车市场并不是技术决定论,也不是设计决定论,更不是品牌决定论,而是看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以理想汽车为例,第一辆车理想ONE刚上市的时候,市场对于增程式电动车并不看好。但是理想ONE凭借“没有里程焦虑”和“奶爸车”的标签,迅速圈粉,取得了出色的销量成绩。

这或许就是中国市场的魅力所在。即使增程式混动技术的适用范围没有那么大,技术也备受质疑,但依然能让多家品牌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

纯电车型站在顶端?新能源汽车鄙视链背后的真相!

同理,并不是说处于“鄙视链”底端的品牌就完全没有机会,中国市场足够大,也足够宽容,只要想在中国市场深入发展,是能立足的。

百姓评车

只要有竞争,就必然会出现鄙视链。其中有品牌营销在背后推动,也是消费者自娱自乐的谈资。但无论技术先进还是落后,产品空间大或者小,加速快与慢,产品本身没有对错之分,

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消费者,是否符合自己的用车需求,千万不能让“鄙视链“影响到自己的买车用车。

你觉得呢?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739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