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零跑的大饼不是画的

零跑的大饼不是画的

驾仕派 5089浏览 2023-03-02 IP属地: 四川

从2018年第一次听零跑创始人朱江明演讲到现在,我发现他从未变过。只是在2023年3月1日的新品发布会上,聚焦的是四台新车而不是技术,以前在我眼里略显枯燥的技术名词少了很多。

零跑的PPT做得依然朴素。没有花里胡哨的词藻,只有对比和结论。不像其他品牌(尤其是传统品牌),竞品对比一般都只是在嘴上说说,他们会尽量避免把过于赤裸的对比写在PPT上。

零跑就很粗暴。“凯某瑞”、“C某V”、“某汉”、“某豹”、“E某E”,这种“直接报身份证号”的做法,覆盖了燃油、电动、豪华三个阵列曾经和现在的老大。

用比较粗俗的说法,零跑这次是要日天。我很少使用粗俗的说法来形容我的感受,但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对于随之而来关于零跑放出四款新车价格“实在是太卷了”、“杀疯了”之类的说法,完全在意料之中。

但我想说的无关这些车型价格有多离谱,我想说的是,零跑究竟是谁。

首先,零跑不是价格屠夫。正如我从不认为比亚迪是价格屠夫一样。产品定价反馈企业诉求,正如我及你都不会认为可口可乐是饮料界的价格屠夫一样。

朱江明在随后的采访中说,零跑就是零跑,它为什么不能与众不同?别人都用品牌来定价,别人都追求溢价,但零跑就是不追求溢价。

零跑就是要做“用户的代工厂”。零跑就是不以品牌定价,而是以成本定价。

大家随后就问“你做代工厂怎么赚钱?”

朱江明反问,谁说代工厂不赚钱?

我很少见到这样的采访场面,在我的描述中或许你感到刀光剑影,但实际在现场的时候,提问和回答都很坦然,甚至显得其乐融融。

但其中每句话放在当下中国车市,字字杀人诛心。

2019年的某一天,我和很少几家媒体同仁与朱江明一起开过一个闭门会。关上门,大家畅所欲言,顺便看了当时的下一款车T03。那时候零跑在卖的只有一款S01,大华的创始人朱江明连续创业,在“互联网造车”、“传统汽车人造车”的身份认知下,被称为IT界造车第一人。

当时大部分品牌都推SUV,而且都往大和贵的方向走,零跑S01则因为造型过于偏离主流审美,存在感并不强。别人开始大批量交付的时候,他们在闭门会上给我们看了一台A00级小车。

所以在闭门会上几乎没人说好话。“品牌立不住”、“小车给品牌打上廉价标签”、“别人品牌向上,你为什么选品牌向下”……朱江明听得满脸疑惑,他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先推小车?”、“谁说从小往大做一定不能成?”、“为什么你们那么在意品牌溢价?”

当年闭门会的氛围对比当下采访现场要刀光剑影得多。回首过去,我不去谈论谁对谁错,我只想说,一个人能在这么多年保持不被别人改变,这本身就值得敬佩。更何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零跑把我们所提的每一个难题,都一一解答了。

朱江明和零跑就像是过河的小马或者是不相信正确答案的做题家。当几乎所有品牌都在用品牌价值和情绪溢价来给消费者画饼的时候,朱江明不仅质疑画饼的意义,更难得的是,他真的不画饼。这种作为“门外汉”的战略定力,造就了当下的零跑。

所以零跑蒙眼狂奔。T03推出后销量稳定在同级别小车前列,做实了零跑的基盘。C01、C11、C11增程,刀刀见血。不吹牛逼、不为梦想窒息、不怎么投广告。零跑在风云变幻的2022年,依然斩获了111168台的销量。

每年也不怎么开发布会,即便是这些成绩和数据,零跑也不太擅长包装。

我们都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只要价格到位,巷子深仿佛也不是个问题。

3月1日发布会上,朱江明说零跑要做的不是“油电同价”,而是“电车比油车价格更低”。我发在朋友圈之后,资深的媒体好友依然担心品牌的“不自信”和“没溢价”。我觉得恰恰相反:

这正是零跑的自信。

2021年开始,朱江明开始在各种公共场合跟我们大讲“自产自研”、“全栈自研”,有时候讲起技术来滔滔不绝,令大多数人昏昏欲睡——这不能怪听众,毕竟听众已经习惯了“500万以内最好”、“令人惊喜的配置和参数”这样的感官刺激。媒体则发愁如何把“全栈自研”的故事讲给消费者听。

我在2021年写过一篇零跑当年发布会的观感,里面我写到:

“朱江明拥有近30年的研发制造经验,擅长嵌入式算法及计算机底层的芯片级软硬结合领域。他发明过HDCVI视频传输技术,在2014年,这个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其实要读懂这段话就具备了一定技术门槛。更别说读懂他的PPT。

但在那之后,消费者面对零跑,都能读懂的是:价格便宜。

为什么价格便宜?因为“自产自研”、“全栈自研”啊!

2021年6月,零跑通过核准,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抠下S01屁股上“长江”两个字,朱江明意味深长地在背后大屏幕上打出:

零跑是新势力中唯一具备全面自研自造能力的企业。

然后在中国市场,依靠全面自研自造,以成本定价,不卖情怀不卖溢价。老老实实造车,老老实实卖车。

就相当于,别人倾向于画大饼,但是零跑卖的就是大饼。量大,分量又足。

当大家认为这样工程师思维主导的企业,造车会如同他们的数据和技术讲解一般乏味时,我想车主的一些体验和感受才更能说明问题。

在驾仕派一篇读者投稿的独立试驾中,写到C11的细节时,用了毫不吝啬的笔墨。比如门板上带盖子的雨伞盒,比如把后备箱挡板卷起来刚好能放下的尺寸,比如可以折叠的手机支架,比如完全可以当床的后备箱。

▲零跑C11储物盒里能折叠的手机架

▲门板储物格翻开那块板,里面是把伞。

▲以上三张图均出自驾仕派2023年2月22日文章《读者独立评测零跑C11:闷声发财?》

但上面这些,没有一样出现在零跑的广告里或朱江明的PPT中。

3月1日的发布会上,朱江明的PPT不像以往那样在技术上硬核,直白对比后,反手就是满屏四款车的价格。

实话说,我已很久没听到过发布价格后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了。

唯一的质疑莫过于:你还怎么赚钱?

这个疑问句是多么熟悉,当年全国人民看待温州义乌的浙商做生意的时候,也是这样问的。

但看了零跑的财报,至少我们可以说,零跑可并不比蔚小理亏得更多。它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因为朱江明和李斌李想是不一样的人。

我们诟病了很多年,说零跑不会讲故事,故事太难懂。但终于在2023年春天,我们要承认:自产自研、全栈自研的故事,在车型价格上完成了闭环。

这个闭环不是以价格换市场,也不是少输当赢断臂求生,而是一种新的品牌定位逻辑。

零跑说的很清楚:选车看零跑,价值有参考。

零跑的定位,就是同等价位(甚至更高级别价位)的价格锚定。

所以无论在发布会上还是发布会后,零跑的人都跟我们说:消费者真的可以在买车之前用我们的车对比对比,开一开,买不买没关系的。

意图非常直截了当:如果你注重的是产品价值,那你一定要把零跑放进同级车型的对比第一栏。

这种用价格来锚定消费者购物车第一栏的做法,

太诛心了。

查姐总结:

《冰与火之歌》里,奈德对琼恩说:守卫城墙的人有多坚强,城墙就有多坚强。

每个品牌创始人都是守卫城墙的人。

我一直觉得朱江明很固执,遇到核心观点和他不一致甚至遭到否定的时候,也不怎么掩饰自己的不高兴。

但我学到的一点是,作为守卫城墙的人,固执或许是一个褒义词。圆滑或者多变对于城墙毫无意义——尤其是在巨大的风浪之下。

我始终认为,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基盘,是经济环境下消费降级的现实,叠加消费者体验升级的需求铸就的。这一点在2023年会更加明显。

山雨欲来,画饼终究无以充饥。

零跑更像是《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小孩儿,说出真相的人往往固执又单纯。

发布会后,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透露说,本来也想过在过年前开发布会。如果年前开,至少在订单上,2月份的数据和营销上的话术都会更好看更好听。

但“为了准备得更充分”,零跑还是选择了把发布会往后推到3月份,完成了C11增程版的试驾,新品准备得也更充分,交付节奏和用户体验应该都会更好。

一个品牌是否值得信赖,归根结底不是看品牌溢价,而是看人。当然,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在画饼的时代,零跑这张大饼,真心值得中国车市,好好吃上一口。

文|赵小查

图|网络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798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