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uice
编辑 | 志豪
在日均三万步的节奏下逛了几天上海车展之后,车东西看到了一些新的趋势。
在各家展台上,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展台的C位放上了电动汽车,而昔日唱主角的燃油车则都被放到了边缘位置。
可以说,电动汽车的大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电动化火热发展的背后也离不开电池企业的支持,宁德时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本次车展上,宁德时代也设置了自己的展台,并且还直接放在了整车馆,和传统燃油车企同台打擂。
宁德时代车展展台
作为锂电行业的领头羊,宁德时代在展台上又放出了一些重磅的技术炸弹,推出了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500Wh/kg,瞄准了民用航空电动化转型。
这或许也将会引领整个行业的进一步转型,持续推动更多领域的电动化转型。
而这一猜测也并非空穴来风,在过去几年间,宁德时代陆续推出了钠电池和麒麟电池等重点的电池技术更新,之后也都引起了行业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那么,宁德时代为何能够始终引领行业创新的呢?
仅仅让汽车变成电池驱动已经不能满足宁德时代的野心了,这一次宁德时代把眼光放到了天上。而宁德时代不仅仅是敢想,并且还真的在实践了。
在上海车展上,车东西也有幸看到了宁德时代为实现这一“脑洞”而亮出的新产品——凝聚态电池。
为了满足上天的要求,这一电池产品自然也是个硬角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
首先在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方面方面,凝聚态电池实现了500Wh/kg,不了解动力电池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这一数据背后的意义。
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
这里车东西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目前汽车上采用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其中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为突出,其单体能量密度普遍在200Wh/kg以上,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以达到300Wh/kg左右。这样的数据,已经可以满足了车企对于能量密度的需求,为续航破千提供了基础。
而凝聚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几乎翻了一倍,也就是说,如果这一产品用在车上,在同等电池体积的情况下,续航将会进一步提升。
据宁德时代方面介绍,其已经在探索车规级应用版本,在今年年内就将具备量产能力。
简单粗暴来看,如果电动汽车用上这一电池产品,那么其续航里程就奔着2000公里去了,就问目前还执着于燃油车的车企怕不怕?
当然,这样强悍的产品,如果只用在汽车上,不免有大材小用之感。
因此,目前宁德时代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测试,满足航空级的安全与质量要求。
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将会用于航天飞机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宁德时代要让天上飞的飞行器也用上动力电池,从而引发一场更为彻底的能源革命。
那么,宁德时代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官方也贴心的给出了详细的技术原理,该产品采用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构建微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
同时这一电池产品还聚合了包括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使之既具有优秀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安全性能。
近些年来,关于能源革命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也有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如用电池驱动游艇、探索电动飞机等?
但这些尝试都还在试验阶段,从未真正实现量产商用。但宁德时代却真的拿出了可量产的产品。
套用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话来说:这是宁德时代的一小步,将会是能源革命的一大步。在宁德时代第一个吃螃蟹之后,后面势必会有更多的玩家追随,从而带动航空业业的能源变革。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么笃信宁德时代能够带动航空业的能源变革?关于这个问题,车东西也是做了一番研究的,准确的说,是梳理了宁德时代此前几款产品的影响力。
首先以钠离子电池为例,在车展前夕,宁德时代宣布器钠离子电池将会首发落地奇瑞车型上,将成为行业内首个量产落地钠离子电池的企业。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将会落地奇瑞车型
而车东西想说的正是这一事件中的核心技术钠离子电池。
在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之前,行业内通用的都是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市场上最主流的产品。
但在过去的两年间,锂元素的价格仿佛坐上了火箭,单吨价格增长了十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宁德时代首先在行业内推出了钠离子电池,实现了钠离子和锂离子的互补。
而考虑到钠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足的缺点,宁德时代还率先开发了AB电池,实现了钠电池和锂电池混合使用的思路。
之后,行业内多个电池企业都开始进行钠离子电池研究,一些钠离子电池企业也连续获得投资,一时之间行业内形成了钠电池热。
即使在现在,也仍然还有不少电池企业在布局研发钠电池。
再举一个例子,去年宁德时代正式推出了麒麟电池,这一电池将横纵梁、水冷板与隔热垫合三为一,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并且通过独创底部空间共享方案,将结构防护、高压连接、热失控排气等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分布,释放了6%的能量空间。
另一方面,这一产品还具备更强的振动、冲击能力,在热管理方面也更加出色。而在快充方面,麒麟电池则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
整体上来看,这一产品对系统结构进行了革新,实现了续航、快充、安全、寿命、效率、以及低温性能的全面提升。
这一产品的推出主要得益于宁德时代在2019首创了无模组电池包CTP,麒麟电池则是CTP 3.0版本。
在当时电池能量密度突破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宁德时代这一技术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此后电池企业纷纷也根据这一思路推出了CTP产品,甚至还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推出了CTC技术(Cell to Chassis,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
现阶段,CTP技术已经遍地开花了,多个车企和多个电池企业都在量产相关产品。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也陆续和极氪、理想等汽车建立了合作,已经实现了量产。
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关于麒麟电池达成合作
这两个产品只是宁德时代在近些年推出产品中的突出例子,除此之外,宁德时代还拿出EVOGO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都显示了宁德时代的前瞻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主流的三元锂电池,也是宁德时代将其真正发扬光大的。
仔细梳理,宁德时代几乎每一次都踩到了风口上,然后带领行业进一步往前走,简单概括就是,宁德时代摸着石头过河,而电池行业摸着宁德时代过河。
不过,想要一直踩到风口上,仅靠运气显然并不可靠。宁德时代能够成为宁王也绝非偶然。
究其根本还在于研发上。
练好内功,不断打磨技术,方才成就了宁王的今天。
据宁德时代去年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该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的费用为155.1亿元,同比增长了101.66%。也就是说,相较于2021年,宁德时代在去年的研发投入几乎翻了一倍。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情况
而今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也达到了46.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2%。
那宁德时代的研发投入在行业的表现究竟如何?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动力电池行业 ,包括海外龙头企业在内,年度平均研发投入在25亿元以下,也就是说,宁德时代去年的研发投入是行业平均水平的7.5倍,甚至今年第一季度的研发投入已经远超部分企业的全年研发投入了。
对于动力电池这样一个技术壁垒非常高的行业来说,在研发上花的每一分钱都会在结果上有正向反馈。
除了在研发上的巨额投入,宁德时代能够始终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还在于其敏锐的目光。
虽然行业内都认为宁德时代是一个敢于“赌”的公司,但这个认知其实并不准确。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疯狂下注是赌,而在认准了结果趋势的情况下大举投入,并不能算赌。
宁德时代在进行前沿技术研发的时候,始终将落地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宁德时代虽然也是在做前瞻研究,但其推出的产品往往都能在当年或者第二年内就实现量产落地。
真正能够将技术商业化落地,才是宁德时代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另一个原因。试想一下,如果宁德时代推出一项技术,但却并没有明确的量产时间表,那么行业内还会有玩家跟随吗?
因此,宁德时代始终关注客户的当下需求,也会和客户沟通未来的需求,从这些角度出发,其研发的产品才能始终踩中风口。
目前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到了电动化时代,其中动力电池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因此电池行业的发展动向也将会影响到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作为目前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头羊企业,宁德时代一直在推动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每次技术创新都会在行业内引起示范作用,推动行业的专项。
而这个过程,既体现了宁德时代在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另一方面也和宁德时代的落地导向分不开。
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有一个共通的道理,即一流企业引领行业发展,二流企业跟随行业发展,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无疑还是那个引领者。
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在加速显现
从四环到字母标,上汽奥迪双品牌战略隐藏着豪华电动化的破局关键
8月27日,比亚迪旗下五网四品牌多款车型正式开启新一轮OTA推送,DiLink智能座舱迎来全面进化。此次升级不仅延续了比亚迪“每月一次 OTA”的高频迭代节奏,更围绕用户行车安全、出行效率与车内娱乐三大核心需求,推出车道级导航、全向行车记录仪、无麦K歌、“灵鸢”无人机动态起降、游......
472.41 km/h,仰望 U9 赛道版问鼎全球电车极速纪录
不止于国内,比亚迪海外多国稳夺新能源销冠!
从“人找功能”到“服务找人”,吉利AI座舱引领智能汽车交互
无麦K歌+动态无人机:比亚迪让“移动空间”情绪价值拉满
全新别克GL8陆尊焕新上市 售价33.99万起
家人们,今天说一件值得咱国人自豪的事。你们能想象在冰雪雪地的南极大陆上也将出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了吗? 没错,阿维塔就准备这么干了!
仰望U9赛道版狂飙472.41km/h,再度刷新极速纪录! 昨天海报一出,我反复确认了好几遍——这速度,真实存在?! 仔细看完整个视频,更觉得可怕的是:我觉得这恐怕还不是它的极限!但这就已经稳稳拿下全球最快电动车的称号,一举杀进世界极速榜第三名! 这个成绩的含金量,谁懂啊?!
全系Ultra+全系长续航!未来AI豪华轿跑全新小鹏P7上市,颠覆想象
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在加速显现:7月,比亚迪销量344296辆,其中海外销售80178辆,同比增长159.5%。在巴西、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比亚迪销量多处开花,稳坐新能源销冠。
中国超跑真的站上世界之巅了!
电池“安全感”何来?问界携手《张朝阳的物理课》探寻答案
【2025年8月27日,广州】今日,小鹏汽车在广州智造中心举办全新小鹏P7上市发布会,新车定位为未来AI豪华轿跑,共发布702长续航Ultra、820超长续航Ultra、750四驱高性能Ultra与750四驱鹏翼Ultra四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21.98万元、23.98万元......
8月27日,央视新闻《首屈一指》栏目走进都江堰。巴蜀文化专家赵文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作为嘉宾,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宁展开对话,传递长城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与都江堰治水哲学同源的中国智慧。
22万买“大三居”纯电SUV,探店实拍全新岚图知音
抢先试驾埃安霸王龙home,650km长续航,各种配置再升级
最近,仰望U9赛道版工程测试车在德国飙出472.21km/h的最高极速,再次刷新极速纪录,成为目前全球跑得最快的中国电车。
陪伴着我多年的七代雅阁,在突破30万公里关口前 它寒冷的空调倒下了... 这还是在最炎热的夏天发生,属实有点难受 而空调罢工的原因,跟压缩机、雪种和风机都没有关系 毕竟这些机械部分的内容,我都是换新的 实际排查后发现,是因为我的仪表导致空调罢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