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公告》明确说明新能源汽车车龄购置税减免政策将持续到2027年12月31日,未来4年将分成两个时间周期执行:2024-2025年,购置税免征;2026-2027年,购置税减半征收。
具体情况如下: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
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这三类新能源汽车必须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目前我国车辆购置税的计算公式为10%×[发票价/(1+增值税率13%)],4S店一般提供给消费者的快捷计算方式为车辆发票价/11.3。
如果消费者购买一辆开票价格为15万元的新能源车,其免征购置税额约为1.32万元。按照《公告》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的规定上限来估算,在2024~2025年的周期内,要想享受最高3万元的免征税款,消费者需要开票价格不高于33.9万元的新能源车型。如果购买了一辆开票价为40万元的新能源乘用车,因为超出了最高上限6.1万元,需要多缴纳车辆购置税5398元;
到了2026~2027年周期,开票价在16.95万元以下的新能源乘用车可以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在6月2日决定继续并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如今不到一个月,具体的实施细则就公布出来。这也意味着原定于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再度得以延续。
这将进一步稳定新能源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从而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各方声音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6月2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自2014年9月1日起,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17年、2020年、2022年先后三次将该政策延续至2023年12月31日。截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累计免税规模超过2000亿元,预计2023年免税额将超过1150亿元。初步估算,2024~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5200亿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认为,2023年“国补”正式退出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延续,将对新能源车市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延续,将加速新能源车对于燃油车的全面替代。政策对新能源车,尤其是插电混动车型,是巨大利好,插电混动车型将迎来超快发展。”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非常好,直接给出了四年的稳定政策。我们团队完成2025年公司的战略目标就没有任何借口了。160万辆/年,5000亿营收,2026年初验证!”
比亚迪有关人士表示,新政策对于行业是重大利好,有利于稳定行业预期,坚定发展信心,发挥新能源汽车市场“压舱石”和“动力源”的作用。
挑战依旧
正是受到国家在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达26.1%。与此同时,中国车市整体产销量为621万辆和607.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3%和6.7%。
今年一季度,已有12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政策优惠,同比增长17.5%;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212.4亿元,同比增长36%。
这也说明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头很强,形势一片向好。
从目前市场情况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一方面,整个行业盈利能力不足。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不具备成本竞争和替代优势。另一方面,市场发展仍不充分、不平衡。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细分市场、区域市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条件。
此次国家在税收层面延续减免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利好作用明显,可以更好的在产品开发、涉及到成本管理等方面做好中长远规划和安排。
或许是因受上述利好政策影响,港股新能源汽车股逆市上涨。截至午间收盘,蔚来-SW(09866.HK)股价上涨5.174%;小鹏汽车-W(09868.HK)股价上涨3.878%;理想汽车-W(02015.HK)股价上涨3.601%;零跑汽车(09863.HK)股价上涨2.690%。
百姓评车
其实此次政策与《百姓评车》之前预测的相差无几。短期来看,任何一个行业在早期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国家在政策、税收方面的鼓励和支持,纵观现代历史,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但是从长远来看,政策支持终究不能永远持续下去,新能源汽车企业总要经历转型,在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品质、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提高自身实力,只有不畏国际同行竞争,真正赢得市场。
只看产品力,聊聊理想i8值不值得买?
能源的竞争,水的竞争,其实都是战争。看看前面那些足以致死的阴招,就能看到美国和西方的本质,在它们的哲学体系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也不必客气,在这场长跑中,我们将是唯一的赢家。
这实实在在的结果,正是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有力证明。
聚央企之势,长安启源底气拉满,稳了!
【E汽车】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上市,12.99万元起
【E汽车】2026款大众途岳新锐上市
探店极狐新阿尔法S5 充的快+凉的快,置换最低不到10万
【E汽车】3000万背后的答案:上汽通用五菱凭什么逆天改命?
新央企成立,长安汽车集团要迈进全球前十,2030年目标能实现吗?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当手机巨头跨界造车,小米仅用短短三年便取得成功,完成了竞争对手苹果公司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当小米被美国制裁后,雷军转身杀入汽车圈,面对像是格力、高合等在造车领域的惨痛经历时,唯独小米汽车却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品牌。
20万内想买一台能兼顾多人出行,实用性、智能化、享受度和驾驶质感都要够高的中大型新能源SUV,似乎没有太多选择,哪款车才能满足大家既要又要的需求?感觉目前最合适就是这台2026款的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了
比亚迪事件:如何在网络风波中保持理性与坚守?
岚图汽车7月的销量表现,是其产品力、品牌力、战略定力和用户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军工品质到全球布局,长安启源用户30万销量印证信赖根基。
月薪5000块,能不能养得起小米YU7?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未来将推30款全新车,将改变新能源市场
场地试驾海狮06 DM-i和EV,能赛道劈弯也能安全智驾
自动驾驶规模落地&L2安全拷问:智能驾驶的冰与火之歌!
一场武汉发布会,四大战略支柱,东风奕派用56年造车底蕴给新能源赛道投下一枚“技术核弹”。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出席活动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