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汽车座舱的发展历史,从最早期的机械式座舱到现在的智能座舱,汽车制造商在汽车座舱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止,汽车座舱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
在“华舆奖”中国年度典范智能座舱评选的过程中,通过扫描整个市场的智能座舱,对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座舱和前瞻技术的深入解读,我们发现当前的智能座舱呈现如下趋势。
趋势一:
沉浸式视听体验渐成焦点
卓越的视听享受成为智能座舱娱乐体验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主打家庭和商务细分市场的车型。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车载扬声器的数量逐渐增多,声学领域知名品牌的高保真系统和汽车制造商的合作越来越多,车内氛围灯、座椅震动和超大屏幕与全面升级的音响系统共同打造了身临其境的5D影院式环绕体验,继续提高影音体验是必然的趋势。
未来,品质会升级,声音质量继续向无损音乐,高清晰画质等方面迭代升级;内容会升级,除了更丰富的内容,还会提供更多的模式以满足包括影院、小憩、冥想等不同场景下的影音需求;更多的系统组合会参与到提供深度沉浸式体验,不仅仅是扬声器、屏幕、氛围灯、座椅和头枕等系统都会参与到整体场景化体验当中。
趋势二:
智能语音交互体验不断升级
作为智能座舱最重要的交互手段之一,智能语音是智能座舱的核心功能之一。目前,智能语音的高识别率已成为标配,分区语音识别及交互逐渐成为主流,领先车型已经能够非常准确地识别语音指令来自车内哪个方位,并且执行相应的操作。
自然语义识别已经可以让人与车的交流向人与人之间自然沟通的感觉靠拢,并且具备了持续对话的能力。同时,智能语音的反馈互动也更具品牌特色,或温暖、或调皮、或幽默、或活泼。未来,语音助手会实现与其它交互模态的深度融合,例如通过语音声纹识别、人脸状态识别和瞳孔识别的综合运用来精准判断驾驶员状态,提升疲劳监测的准确性;通过语音声纹识别和语义交互替代密码输入和人脸识别提供更便捷、安全的车载支付等。
趋势三:
多维度交互模态
智能座舱作为实现汽车“第三生活空间”的核心载体,交互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是否有愉悦舒适的驾乘体验。当前,在交互模态方面领先的车型已经实现了语音、手机、手势和视觉监测的多维度交互模态。语音交互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情感化;手机和车机的无缝对接可以让车机获得手机的大部分功能,并且可以将手机内容顺滑流畅地迁移至车机;手势控制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展,识别率不断提高;疲劳监测和其它的视觉交互在逐渐普及。
智能座舱的交互,在未来一定是多模态的交互方式。交互过程中的输入将包括物理按键、触屏、语音识别、手势识别、声纹识别、体态识别、表情识别等,视觉焦点识别、生理状态识别、瞳孔识别和脑电波识别等输入方式也不会太遥远;交互过程中的反馈包括震动、仪表屏、中控屏、虚拟声、HUD、语音输出、灯光提示等方式,未来全息影像、虚拟人物、嗅觉反馈等新技术也会加入到交互模式当中。
趋势四:
多屏VS少屏,分歧造就特色
屏幕使用方面,呈现出多屏VS少屏的不同策略。
一方面,智能座舱显示屏呈现多屏化和大屏化的趋势,座舱显示屏的数量不断增加,仪表屏、中控屏、副驾屏、后排屏等逐渐在各大车型上搭载,多屏化成为部分厂家打造产品竞争力的发力点之一。在屏幕数量增加的同时,屏幕尺寸也是不断增加,副驾屏和后排屏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和丰富了智能座舱的娱乐属性。
另一方面,部分厂家在屏幕的使用上较为克制,不仅没有增加额外的屏幕,也没有一味追求屏幕尺寸。取而代之的是,将重心放在如何让屏幕与座舱整体相融合,产生更好的设计感,为消费者带来更豪华和更舒适的感觉。
分歧造就特色,竞争推动进步,不同理念的碰撞能够让智能座舱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趋势五:
车灯交互推动内外兼修
随着车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原本主要承载照明功能的车灯也加入到了智能座舱领域,协同其它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体验。在光源技术上,LED成为当前市场的主流大灯形式;功能属性方面,大灯从最初的安全件和外观件,逐步延展至智能件,大灯的交互属性和智能化属性不断得到增强。
大灯的智能化将智能座舱的范围从车内向车外延伸,灯语的出现为车内与车外的交互打开了大门,车灯投影也为智能座舱拓展了新的使用场景;氛围灯布局由车顶、车内底部、车门等位置向全车舱的环绕式布局发展,氛围灯的智能化趋势也非常明显,逐渐实现语音、手势交互控制,与沉浸式影音娱乐相结合,提供了丰富的灯光效果,给车内乘员带来全方位的感官享受。
趋势六:
HUD颠覆行车仪表
早在1988年通用就首次在其产品上使用了HUD技术,但是因为技术的限制,早期HUD由于显示效果差、成本高等多种原因,车载HUD系统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归功于技术的突飞猛进,近年来HUD从早期借助透明树脂玻璃板的C-HUD到使用部分挡风玻璃的W-HUD,再到AR-HUD,HUD功能产生了本质的变化。AR-HUD正在逐渐进入市场,形成新的交互手段,成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AR-HUD拥有更大的视角、更远的成像距离、更大的显示尺寸,可以将虚拟图像和现实路况融合到一起,将导航路况及时显示在挡风玻璃并与路面进行融合,将路面上其它车辆的虚拟影像结合到导航路况上从而进一步增加车辆的安全性,AR-HUD可以将传统仪表信息全面复制到挡风玻璃,从而使得取消或减小行车仪表成为可能,让座舱的设计更加灵活。
趋势七:
释放自由,与消费者共创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消费者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汽车行业更是如此,这也是几乎所有的车企都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的原因。“深度共创”是一些企业在获得极致用户体验方面的尝试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趋势。
当智能座舱可以让用户根据自身用车场景进行不同功能的调度与组合,不断发掘车机的内在潜能,从用车机到玩车机,然后让车机更好地服务自己,从而提升拥车体验,真正做到“千人千面”和“千人千乘”。
目前在市场上出现的“深度共创”功能,除了用户可以自由调用不同功能进行组合外,还能为用户提供场景模拟测试、场景共享和多场景组合功能,还在车机上提供了场景图形化开发工具,能够让消费者更便利地开发个性化场景。随着智能座舱的不断演进,还将带来新一轮商业模式的变革和颠覆,也将成为各大车企未来竞争的新赛点。
合作联系:17685792635
只看产品力,聊聊理想i8值不值得买?
能源的竞争,水的竞争,其实都是战争。看看前面那些足以致死的阴招,就能看到美国和西方的本质,在它们的哲学体系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也不必客气,在这场长跑中,我们将是唯一的赢家。
这实实在在的结果,正是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有力证明。
聚央企之势,长安启源底气拉满,稳了!
【E汽车】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上市,12.99万元起
【E汽车】2026款大众途岳新锐上市
探店极狐新阿尔法S5 充的快+凉的快,置换最低不到10万
【E汽车】3000万背后的答案:上汽通用五菱凭什么逆天改命?
新央企成立,长安汽车集团要迈进全球前十,2030年目标能实现吗?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当手机巨头跨界造车,小米仅用短短三年便取得成功,完成了竞争对手苹果公司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当小米被美国制裁后,雷军转身杀入汽车圈,面对像是格力、高合等在造车领域的惨痛经历时,唯独小米汽车却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品牌。
20万内想买一台能兼顾多人出行,实用性、智能化、享受度和驾驶质感都要够高的中大型新能源SUV,似乎没有太多选择,哪款车才能满足大家既要又要的需求?感觉目前最合适就是这台2026款的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了
比亚迪事件:如何在网络风波中保持理性与坚守?
岚图汽车7月的销量表现,是其产品力、品牌力、战略定力和用户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军工品质到全球布局,长安启源用户30万销量印证信赖根基。
月薪5000块,能不能养得起小米YU7?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未来将推30款全新车,将改变新能源市场
场地试驾海狮06 DM-i和EV,能赛道劈弯也能安全智驾
自动驾驶规模落地&L2安全拷问:智能驾驶的冰与火之歌!
一场武汉发布会,四大战略支柱,东风奕派用56年造车底蕴给新能源赛道投下一枚“技术核弹”。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出席活动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