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的较量一直在升温,在增量上涨的同时,各品牌的新品发布也源源不断;今天在卷续航,明天卷配置,再到更高阶的就是比谁能更无限接近L3的自动驾驶辅助。
但在注重一种家庭感或者科技感追求的同时,作为司机而言,个人更加看重往往是电车在驾驶时能够给到人的一直驾驶质感,因为这一种感受是除了舒适性之外,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也影响着一个驾驶者的情绪价值。
对于这方面的执着,不得不说在宝马、奔驰、奥迪当中显得尤为可贵,它们执着于在电车当中还原燃油车的驾驶感受,令它们每款的纯电产品在驾驶质感上都有着鲜明的区隔。
既然如此,想要体验在电车中带来驾驶质感,也能满足生活上的需求,一汽奥迪Q4 e-tron在多方面下是更为亲民,这次我们借助一次试驾来挖掘,这款纯电SUV能够传递怎么样的态度。
首先在外观上,奥迪Q4 e-tron与传统燃油车型的姿态和味道近乎相同,但在前脸上因为将进气格栅改为封闭式之后,错落的点阵式装饰,让观感多了些许的时尚感;对于看重豪华品牌气质而言的用户,这样的设计反倒是刚刚好,没有像新势力那样走着更另类的道路。
4588x1865x1626mm的尺寸,轴距2765mm,虽说同级别车型的比较中,奥迪Q4 e-tron没有说数据特别突出,但是在这次的试驾体验中,个人认为后排的空间表现依然是不错的。
侧面的观感,与奥迪传统燃油车型十分相像,反而没有一般新能源车型的设计那么激进,保留了不少的传统豪华品牌的气质;唯一有些许例外的则是,轮毂造型的设计更为前卫,采用的类似封闭式的设计,整体更为运动。
进入到车内,就会发现奥迪Q4 e-tron在内饰的设计与布局延续了奥迪一向的精致与豪华感,中控台设计十分有层次感,同时大量的银色装饰元素,让内饰看着精致感满满。
在中控台下方,保留了大量的实体按键,可见传统画面品牌哪怕在制造新能源车型时,还是保留了自身对车辆操作的考量,实体按键能够减少误操,并且更方便驾驶员的操作。
在内饰的体验中, 个人觉得Q4 e-tron并没有采用很多激进的设计手法,相反还是保留了自身的特质,更多的思考是从驾驶者的体验出发。
驾驶质感,总是留有记忆点。
正如开篇所说的,目前的纯电车型当中,有不少车型皆以舒适出行,家庭出行为主要的切入点,让乘坐人员能获得一个相当不错的体验感受,但在驾驶感受这一块,往往很难让驾驶者获得满足,
总让人觉得纯电车型,在驾驶感受上,各家都没有鲜明的记忆点,但这些在宝马、奔驰、奥迪之类的豪华品牌上,却是相反的。
好比如奥迪Q4 e-tron这款车型,如果要讲数据,功率和扭矩为230kW/472N·m,零百加速6.8秒,相较于新势力品牌那种超跑般的加速,它并不出色。
但是对于还原燃油车的驾驶感受而言,个人觉得还是要给相当高的评价。
此次我们试驾的车型为双电机四驱车型,虽然说6.8秒的加速度,在速度上表现一般;可是,当你真正驾驶起来,你会发现Q4 e-tron的体验感并不会差。
首先是加速时,电门的输出相当平顺,配合加速踏板的阻尼感,能让驾驶者能与车子进行交流,电门给了多少,车子的响应随之而来,十分好判断车子的信息;另外就是车辆在起步阶段十分平顺,轻盈,相当舒适。
在加速部分的表现,双电机版本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不断的加速过程里,可以感受到动力的充盈,并没有受电机的工作原理影响,使其在中后段的加速表现中,显得上不结下的,反而有一种动力持续输出的感觉。
而在底盘调教方面,Q4 e-tron在表现上同样有着不错的惊喜在的,奥迪拥有深厚的底盘调校技术,让其与燃油车一样保留了奥迪的特色,其底盘质感十分的平整。
在城市道路里,感受稳重,当通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段时,整体非常的平整,与那种主张舒适性的底盘将底盘调得很软的不同,在过滤掉震动之后在保留舒适性的同时,既不会拖泥带水支撑性也十足。
在加速与底盘两者相互发挥作用时,使得驾乘人员都不会有乘坐电车时出现的眩晕感,这才是它的一大特点。
最后再说到续航部分,现阶段虽然纯电车型都有这不错的续航里程保障,但在出行过程中,也难免遇到续航打折或高速公路上的快速掉电,但是Q4 e-tron在续航里程的计算上,会结合当前实际驾驶的能耗表现进行计算,更真实得反馈出当前的里程续航,让驾驶者更好掌控补能的时间,这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续航焦虑。
总结
纵观目前的新能源发展,迭代速度是相当的快,3年一更新,在上一轮的比拼中,大家喜欢卷续航,而目前拼得则是去硬件化的软件升级;这样的升级变化中,消费者难免在决策中举棋不定,毕竟等上一会儿,可能新一代产品又会诞生。
而作为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的表现里,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以驾驶为核心,它们始终在这一块做得更还原燃油车所带来的感受,个人认为,在选择此类车型的消费者目的也更明确,如果是要追求这类的体验,目的反而更纯粹,在决策时可以过滤掉很多感要因素,选择到真正称心如意的车型。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天神之眼 泊车无忧 比亚迪全面兜底 费用不设上线 ……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