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9月19日~20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主办,中国汽车报承办,中国能源报协办的“问路碳中和——2023汽车碳中和峰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副会长张伟;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夏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张克林;人民日报广东分社社长胡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院荣誉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贾康;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夏青;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所所长赵勇;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王稚晟;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中方总经理高国林;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屈宪军;北京碳中和学会秘书长冯武军;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和副总编辑胡轶坤等行业专家以及领导出席了本次峰会。
在本次峰会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裕跃和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代表主办方发表欢迎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作视频演讲。19日当天的高层论坛,由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和桂俊松主持。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基地,广州近年来正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高裕跃指出,近年来,广州正加快速度向万亿级“智车之城”迈进,以自主创新打造智能汽车的“大脑、骨骼和四肢”为己任,致力于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广州将始终紧扣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转型趋势,引导汽车上游材料、零部件生产、整车装备等全链条企业以“双碳”为牵引,早谋划、早着手、早布局,全力推进产业低碳绿色发展,共同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贡献。
峰会现场,谢戎彬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已进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汽车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对于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至关重要。中国汽车产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在迈向碳中和之路上,要全面推动技术变革、制造升级、质量提升,统筹全产业链协同降碳,发挥“领头羊”的产业引领作用;要当好绿色发展战略的践行者和先行者,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要推进国际国内协作交流,加速汽车产业全球化之路。
一直以来,汽车企业都是产业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主体,而“双碳”也给车企的改革奋进带来了新的契机。冯兴亚指出,中国汽车行业在推进“双碳”目标中兼具四重特性,包括脱碳目标具有明确性、碳排放环节具有特殊性、脱碳过程具有产业生态引导性以及脱碳成果具有社会示范性。汽车产业链深度脱碳需要更加重视材料端的协同低碳化,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应当早布局、早开始。
本届峰会致力于搭建汽车领域落实“双碳”目标的高端沟通平台,推动产业交流、产融实践,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次会议共设置了1场主论坛和7场主题论坛,以主旨演讲、圆桌互动等多种形式,围绕汽车产业碳中和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内容涵盖全产业链协同降碳、产业短期与中长期发展统筹、传统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氢能和储能产业化发展、智能网联及新能源产业投资等行业热点、焦点话题。与会专家通过全面剖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度研判产业未来,共同探索中国汽车产业科学、高效减碳的路径,为全产业链实现碳中和提供了多角度、多维度、多元化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
对于汽车、能源等产业而言,如何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引领下,顺利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本届峰会的圆满举行,汽车产业也将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抢抓机遇,勇担使命,为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低碳”力量。
上汽集团接下来的悬念在于,如何在智能化下半场巩固优势,以及如何让合资板块重焕生机。
海外再传佳绩!2025年4月比亚迪欧洲多国销量超越特斯拉
【车市百晓生】最近汽车动力电池新国标的话题,在汽车圈成为了热词,5月8日,中汽研为首批符合GB 38031-2025,新国标的动力电池颁发了检测认证,其中就包含了哈弗品牌全系动力电池包。
打赢“渡江战役”之后,总攻时刻却迟迟未到。
破局高端市场,奇瑞首款C级智慧新旗舰正式命名风云A9L
隐藏式门把手对车辆风阻系数有多大帮助,是否有实际意义呢?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登场?
提起大众的“精品小车”,那可都是时代记忆里的明星选手。 从风靡全球的甲壳虫,到几乎陪伴两代人长大的Polo,大众绝对称得上是“国民小钢炮”的制造商。如今,轮到新能源时代发声,ID3接过了这面“国民车”的大旗。 它不是简单复刻,而是升级进化。 既保留了好开、好玩的传统,又加入了纯电......
最新数据显示,在竞争激烈、车企必争的欧洲市场,比亚迪以进取的销量表现和特斯拉打的有来有回,也在悄然改写着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成为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首选品牌。
2025 年 4 月,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中国车企比亚迪以覆盖欧洲14国、 11123 辆的月销成绩,远超特斯拉的 6253 辆。
势力版图重构 2025年4月欧洲核心市场比亚迪销量碾压特斯拉
魏牌高山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发布 辅助驾驶芯片升级,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底盘、豪华配置再升级
阿维塔07语音交互挑战!3个层级难度阶梯上涨!最终达成率如何?
荣威纯电D6太火了,全网热销一车难求
腾势N9「易三方技术」打破大型SUV极限
“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发布,奇瑞安全之夜开启汽车安全新篇章
智舱+辅助驾驶全系标配!体验第二代元PLUS,智价比拉满?
表现超预期?实测零跑C16空间,够不够香?
奇瑞以底线筑起安全高墙,安全之夜技术成果与硬核测试双线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