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汽车市场有两个绕不开的关键词,第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燃油车市场的凋亡,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第二个关键词则是比亚迪,作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今年比亚迪更是有望冲击300万辆年销,这无论是中国汽车产业还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是里程碑意义的壮举。
今年比亚迪全新推出的全球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则是彻底改写了车身控制技术依靠国外的历史,让我们再次看到这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实力和技术储备的雄厚。
云辇究竟为何物?为什么这么厉害?
在燃油车时代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三大件,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三大件则是变为三电系统,即动力电池、电动机和电控系统。对于很多汽车消费者来说对于车身控制系统似乎一直都比较陌生。确实在燃油车时代,车身控制系统对于整车的重要影响远不及新能源汽车时代。
悬架作为上下车身连接点,传递着车轮和车架之间的作用力,在车身垂向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行业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碎片化,缺乏系统化、全方面的解决方案。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于垂直方向控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能源车相比于同尺寸的燃油车质量更大,要求整车硬件具备更高的承载能力;新能源汽车对于风阻系数较为敏感,高速行驶时大风阻造成续航损失,影响用户体验。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继三电系统之后,谁掌握了车身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谁就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云辇是比亚迪集团历时5年、耗资数十亿元全栈自研打造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厉害就在于云辇将为比亚迪汽车旗下全品牌的产品带来驾乘体验的颠覆性提升,全方位覆盖家用、运动、行政、越野、娱乐等不同驾乘场景需求,为用户打造高智能、护安全、稳驾乘、全覆盖的车身控制系统。
在兄弟品牌还在追求纯电续航,还在为冬天空调怎么开省电绞尽脑汁的时候,比亚迪已经把竞争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云辇究竟表现如何,开起来才知道。近日比亚迪就邀请众多汽车专业媒体参加了一场云辇系统真实体验的大比武。正应了那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那么遛起来的结果如何呢?
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目前共由三套子产品组成产品矩阵,分别是定位公路舒适体验的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减振器电磁阀调节阻尼,可实现阻尼的无级自适应调节。
搭载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的比亚迪汉和腾势N8等车型表现出了极佳的公路舒适性,无论是激烈过弯还是急加速行驶,云辇系统在保障最佳舒适性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为驾驶员保留了操控乐趣。
云辇-A和云辇-P则是分别通过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和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为消费者带来颠覆性的山路操控体验和越野场景体验。
搭载云辇-A的腾势N7和搭载云辇-P的仰望U8为试驾媒体人留下来非常深刻的印象,无不对云辇系统啧啧称道。
是核心技术,更是安全的全新维度
安全不仅是说说而已,比亚迪云辇通过从零部件级、软件级、系统级到整车级的四重把关,将安全提升到了全新维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云辇技术给整车带来了升维的安全能力。
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实车耐久验证历经超30个月,跨越全国6种温区,覆盖-40℃至85℃温度环境,6000米海拔,满足高温、高寒、高湿、高腐蚀等极端、严苛环境使用,完成1000万+公里验证。
比亚迪云辇有信心也必将为中国汽车消费者提供更为舒适和安全的新能源汽车驾乘体验。
写在最后:
汽车产业发展超过100年时间,既往我们似乎一直在亦步亦趋的跟随,核心技术的匮乏导致我们始终被外资“卡脖子”。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品牌真正站起来的不仅仅是销量数据,更有销量背后中国汽车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实打实的认可,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扎实过硬的产品技术。
而今比亚迪云辇的推出,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国汽车品牌身上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刻中国品牌汽车稳了!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