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在智电领域呈现的繁荣景象,与数年来政策的支持和各大车企的努力密不可分。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3.5%。毫无疑问,汽车产业的智能电动趋势已经加速到来,在这一巨大的市场红利面前,任何车企都不是局外人。除了自主车企疯狂加码智能电动领域外,合资乃至外资车企也在加快脚步,就连一向以“求稳”示人的丰田,近两年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也开启了“狂飙”模式。
坚持全方位电动化战略,加速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
面对在智能化与电动化新时代高度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今年4月,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提出丰田将继承“以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向着以研发纯电动车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公司进化。随着这一全球新体制的确立,丰田在“电动化”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全方位电动化发展路线。
一直以来,丰田秉承“环保车只有普及才能真正为环境做贡献”的理念,在全方位电动化领域为消费者提供环保且多元化的用车选择。目前,丰田在HEV、PHEV、BEV、FCEV等技术路线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混动技术方面,丰田的“智能电混双擎”已经进化到了第五代,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在三电系统的智能化方面进一步升级,通过小型化、轻量化、精密化实现了高效率的电动化,以1.8L智能电混双擎为例,其三电系统减轻13.3kg,综合功率提升12%,百公里油耗降低8.4%。目前,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已经搭载在了更多车型上,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智电体验。
其实,在混动领域,丰田一直都是“老大哥”的角色,其混动车型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2420万辆,在中国市场的用户也超过了250万。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国内混动市场迎来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遇,混合动力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丰田致力于“智能电混双擎”的研发与应用,一方面是顺应电动化时代的技术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环保且性能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另外,FCEV技术也是丰田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之一。在这方面,丰田提供了氢能应用的具体方案,包括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全周期,并通过不断扩大朋友圈,在中国市场扩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合作。去年,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丰田提供了245辆氢燃料电池车为赛事服务,在中国首次大规模成功应用。这意味着丰田的智能氢电技术在中国市场已经由技术引进走到了本土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在BEV方面,丰田bZ纯电专属系列的成员正在扩大化,继铂智4X和bZ3之后,又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展出了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bZ FlexSpace
Concept两款概念车,这两款车型都计划于明年导入中国市场。根据规划,在2025年前丰田bZ系列7款车型中将有5款导入中国,在2025年导入10款纯电产品。
在发展BEV产品的同时,丰田也在积极探索次世代动力锂电池的创新,其研发的全固态电池正在推进面向量产的研发工作,计划于2027年至2028年搭载于BEV车型上。
丰田的全方位电动化战略,无疑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丰田一直都是新能源技术的坚定践行者,在汹涌而来的电动化浪潮面前,丰田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以积极的姿态拥抱变局,加速向移动出行公司进化。
加强与本土供应链合作,实现“中国式”继承与进化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丰田打出了“继承与进化”的主题,并宣布继续秉承“中国市场最重要”的理念,以适应新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发展。无疑,中国市场智电的加速,给了丰田更多的启发,开启中国式的继承与进化,便是丰田当下在中国市场实施的主要策略。
了解并适应中国市场,最有效的法宝就是加强本土化研发与生产,同时与本土科技公司联手。事实上,丰田一直按照这一策略,稳步前行。
早在2019年,丰田就开始与小马智行展开合作,双方共同推进研发用于移动出行服务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在今年11月初举办的上海进博会上,丰田展出了其与小马智行合作推出的纯电动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概念车。这款车将搭载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以及专为Robotaxi设计的车辆控制交互系统、主要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Robotaxi概念车展出,意味着双方合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Robotaxi的商业化、规模化落地提供了支撑。
除了小马智行外,丰田还牵手比亚迪成立了纯电动车研发公司。今年8月,丰田宣布其在华最大的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同时,丰田在华的3个合资公司的研发中心工程师将并入上述研发基地所主导的项目中,以打破组织壁垒,推进本土研发。此举,被认为是丰田进行“中国式继承与进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现阶段,中国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已经走在了市场的前列。为了实现与中国用户的“同频共振”,丰田在智电领域频繁发布新技术与新产品,这一系列举措让外界打破了对丰田“技术滞后”的固有印象。中国式继承与进化迅速崛起,本土研发与生产、与本土科技公司联手等举措加快落地。
从丰田与中国合作伙伴深化合作,以及持续推进全方位电动化战略来看,丰田正坚定不移地以中国市场为基础,迎接中国智电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期,助力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