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事说】车企们纷纷“来电”了,为哪般?

【车事说】车企们纷纷“来电”了,为哪般?

今日车事 4937浏览 2023-12-09 IP属地: 福建

近一两周,真可谓车界的“七夕周”啊。从11月26日开始,几乎,车界每天轮番上演着因“电”生“爱”的“恋爱”“联姻”大戏。

11月26日消息,长安汽车发与华为牵手了!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二者就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产业展开战略合作。

(长安官微图)

11月28日,余承东在智界S7及华为全场景发布会上表示,新公司已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发出股权开放邀请,并希望一汽集团加入。也就是在同一天,中国一汽与深圳政府签约,双方将共建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和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第二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一汽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趣的是,引发人们对一汽与华为合作前兆的遐想。尽管至今一汽尚未回应,但选择南下,并在华为总部腹地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又为合作多了几分猜想!

11月29日,吉利与蔚来在杭州签署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而就在不久前的11月21日,长安汽车也与蔚来在重庆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

(蔚来官微图)

11月30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目前,该合资公司的成立和运营有待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宝马官微图)

12月1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华为的“爱之家”队伍逐步在壮大中。

如此密集的“联姻”大戏,足以把眼下中国新能源车市的痛点和趋势一目了然。

首先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间的“新老合作”已成新常态。长安、吉利与蔚来在换电业务上的合作,江淮与华为在电动车制造上的合作、华为“集龙珠”式的造车联盟,都是汽车行业为适应潮流变革而采取的战略举措。

细致一看,目前,华为与车企们合作模式有三种:零部件供应模式,为车企主要提供标准化模块;HI模式(Huawei Inside,解决方案模式),将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运用到产品上面,产品定义、技术、部件选择等均由车厂主导,阿维塔、极狐是该模式代表;再有就是智选车模式,鸿蒙智行是其升级版,该模式华为与车企绑定最深,除了深度参与车企产品的各个环节,华为还依托自身渠道销售,问界、智界就是这个模式。有消息称,该模式是目前盈利模式。而这次携手长安,实际上是为华为车BU(即车联网业务)独立发展,找到了新的出口。根据双方的备忘录,长安会是第一家入股的车企,但股东绝对不会只有一家车企。更重要的是,双方新公司不包括智选车模式,不会影响到智选车的销售模式。车BU迄今仍难见盈利希望,尽管“鸿蒙智行”新车市场表现有所改善。要在2025年实现车BU业务盈利的目标,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拆分并独立车BU或是优解。

江淮与华为的合作将科技公司的先进电子和软件技术与汽车制造的经验相结合。华为专长可助江淮快速提升其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水平,这一点对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至关重要。

其次,从长安、吉利与蔚来的合作来看,换电模式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解决方案,旨在解决电动车用户和新能源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续航焦虑。有人领先一步,有人渴求新突破,就有了一拍即合的默契!通过快速换电站,消费者可在几分钟内完成电池的更换,这与传统的加油体验相似,极大地提高了电车便利性。

(蔚来官网 资料图 )

而宝马与奔驰在超级充电网络上的联手则是另一种策略,它既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侧面看到传统豪华品牌在华携手合作,可谓别开“生”面,抱团取暖的“无奈”与势在必行的“觉醒”。这对分分合合的,其实,早在2019年7月双方签署自动驾驶长期合作协议。不到一年,2020年6月19日,两人官宣“分手”。据说,成本原因是取消合作的原因。“柴米油盐”不就是“婚姻”里的难以忽视的问题嘛!

(资料图)

奔驰和宝马此前自动驾驶联盟的解体,这次“来电”又“复合”联姻,步伐如此一致,只因都被新势力甩在身后了。他们需要足够的底气,通过共同努力,共享资源,加快充电网络的布局,以及为来年后续上新更多的纯电产品铺路,为豪车品牌消费者提供更快速、更方便的充电服务。

“充换电联盟”也可能吸引其他制造商的加入,队伍也将会不断扩大,也将不断推动行业走向更加开放和协同的未来。

无论是蔚来与长安、吉利达成换电合作,还是奔驰宝马宣布共建超充网络,核心有两个——一个是抱团,一个是生态。

总体来看,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和新兴的科技公司都在寻求通过合作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并抢占技术制高点。

然而,这联姻也面临着挑战。例如,如何在维持各自品牌特色的同时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如何设定和遵循行业标准,以及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保护。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再如,华为如何协调好合作的车型,全面发展,这将是其未来需要着重考虑的事情。

未来,我们可以预期看到更多的跨界合作、期待一个全新时代,这不仅是新能源汽车技术推广的催化剂,也是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可持续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今日车事 6086粉丝    6232作品 关注 车市前沿/热腾腾的鲜活NEWS,关注今日车事,看懂天下车事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