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谁对谁错,某某帝冬测为何会引起众车企发声?

谁对谁错,某某帝冬测为何会引起众车企发声?

车314汽车网 3985浏览 2023-12-13 IP属地: 河北

12月12日,知名汽车媒体平台某某帝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部分网络自媒体账号在未经核实、无事实依据的基础上,陆续发布涉及“冬测”相关的不实内容,使用“无底线黑手”、“黑车帝”、“敲诈勒索”等抹黑内容及谣言信息,被大量传播,严重误导用户和行业认知。该平台在声明中表示,上述言论歪曲其进行冬测的初衷,严重损害公司名誉和形象,已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要求相关自媒体账号立即删除文章停止传播,并将保留对该类账号和传播扩散行为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果你了解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你就会有一个感觉:这妥妥的就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翻版!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只准你做得,不准我说得,你算个那什么气……

谁对谁错,某某帝冬测为何会引起众车企发声?

其实,在我们看来,站在娱乐性质的角度来看的话,2023某某帝冬测确实成功了,因为它在全网引爆流量,掀起全民热议。

可若是站在专业测评角度来审视的话,其冬测在严谨性、公平性上似乎又存在明显不足,并因此引起诸多车企高管及工程师公开对其测试标准提出质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测试几近沦为网友口中“无价值博眼球”的存在,其平台评测公信力迎来空前挑战。

冬测为何惹众怒?

谁对谁错,某某帝冬测为何会引起众车企发声?

12月6日,某某帝冬测公布了19款混动车型冬测续航达成率测试结果,其中问界M7增程版成绩垫底,只有31.6%。对此,AITO问界汽车官方发布了《无惧严寒,问界系列车型冬测表现官方解读》,对车辆在测试前大量开关车门、车窗等“异常行为”提出质疑。余承东更是在社交平台直言这是“坑人测试,误导消费者,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

随后长城汽车、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公开对冬测结果发起质疑,长城将举行一场“硬刚”性质的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而杨学良也认为:“不科学不严谨的测评过程,其结论也无法令人信服,不仅误导消费者,还会伤害到自身的公信力。”

谁对谁错,某某帝冬测为何会引起众车企发声?

其实要保证测试对比的客观公平性,关键因素就是控制好变量,避免因为彼此车型间的变量波动较大而产生错误的测试结果。就像在这次续航测试中,是否所有车辆在正式测试前都进行了71分钟的空调制热,期间还伴随有频繁的开关门、开关窗增加空调能耗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严重违背了用户真实使用场景,但若是能够所有车型都保持一致性,倒也无可厚非。

此外,在续航测试开始时,车辆电量、载重、空调温度及驾驶员操作习惯等是否保持高度一致,这些也都是严重影响车辆续航真实水准的因素。

谁对谁错,某某帝冬测为何会引起众车企发声?

其实除了测试成绩“较差”的车企站出来抨击外,不少网友还发现此次冬测续航成绩拔尖的比亚迪也有明显“注水”的嫌疑——仰望U8在零下20度的极端天气下,纯电达成率竟然高达85.08%。这种测试成绩估计推翻了不少业内朋友坚信的能量守恒定律。相信稍微有点常识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电池在冬季基本都会出现10%-50%不等的续航衰减,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曾表示过仰望U8搭载的刀片电池在零下20度时,放电效率只有常温环境的90%。

所以当看到仰望U8在经过空调预热、低温衰减等各种制约因素后,依旧能跑出超80%续航达成率时,直接让不少网友原地破防。有网友调侃称:“在海南都跑不出来的成绩,没想到竟然在漠河实现了!”“比亚迪难不成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天命之子?”“物理老师看完评测数据后,骂骂咧咧地退出直播间。”

有时我都不禁在想,这份堪称不可实现的数据成绩,对比亚迪“捧杀”的成分远大于“荣誉”。要是再将这种猜测穿插些阴谋论的话,之前用180kW充电桩测试腾势N7双枪快充230kW上限的视频,或许会是个不错的佐证。

谁对谁错,某某帝冬测为何会引起众车企发声?

有意思的是,随着冬测风波愈演愈烈,一些未参与测试的车企也开始站出来发声。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在朋友圈发文称,起亚EV6电动超跑报名参加冬测却被拒绝,其猜测“可能是因为我们起亚EV6有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的严寒地区实测数据。”这句话值得细品,是因为有相关测试数据无需再测一遍,还是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缘故呢。

评测标准如何做到公平严谨?

某某帝作为一家汽车媒体平台,在评测车辆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层面,其实无法和中汽研这种评测机构相媲美,一些准备工作上的微小差距往往会导致测试数据出现较大偏差。比如在冬测爬坡环节,测试团队直接全体采用公路运动模式,各家工程师精心调校的雪地模式直接被PASS掉,给出的理由竟然是雪地模式会限制动力输出?!和性能天生要强的新能源车谈爬坡动力不足,无视爬坡能耗和效率,这真的符合人们的真实用车场景吗?难怪仰望研究院的工程师在看冬测视频时一脸懵逼加憋屈。

谁对谁错,某某帝冬测为何会引起众车企发声?

像这类夏测、冬测大横评,由于自身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很容易在消费市场引起连锁反应,所以更应该坚持客观公正、严谨科学的测试态度,为消费者带来尽可能真实的测试数据。可以请专业评测第三方机构制定测试环节和细节,制定合规合理、公开公正,能被大众和车企的测试标准。或者是请厂商专业工程师全程参与测试,有质疑可以及时解决,并通过实际行动自证。

如果觉得这样有些不妥或者操控空间受限,那么完全可以请真实车主参与实测,通过真实车主真实测试来获得最真实的测试数据,这样尽管测试结果会因操作习惯而有所偏差,但也能给人们带来宝贵的参考建议。当然,像前段时间姚姓车评人那种的极端驾驶模式除外。

上面这三种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有一个中心点,那就是某某帝要学会“放权”。autocarweekly创始人江昭融在朋友圈对该冬测做出这样的评价:“冬测的事儿说明媒体平台最好不要干媒体的活儿,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当然能挣不少钱,但这种模式听着就长不了。就算这次是误会,长远看垄断必然腐败。”

谁对谁错,某某帝冬测为何会引起众车企发声?

也许该媒体平台最初做夏测、冬测是的初心是好的,但随着各大车企的利益输送,在测试阶段必然得照顾到VIP甚至VIIP客户的诉求和利益,毕竟不能让人家几百万、上千万的赞助费白掏吧,这就很容易导致在制定测试标准或者执行标准时出现偏袒现象。然而这种“暗箱操作”一旦被曝光,往往会对自己的口碑和公信力造成毁灭性打击。评测科班出身的中保研,不就因为一次本田皓影事件而形象尽毁嘛,即便是后来对内部进行洗牌调整、测试环节优化升级,每次测试结果依旧时不时被人调侃是“五星批发部”。

202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通过对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后发现,有93.1%的账号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第三方测评具有公信力的仅不足7%。

希望该汽车媒体平台能够坚持初心,成为这7%中的一份子,而不是随大流最终泯灭于历史洪流之中。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车314汽车网 8.7万粉丝    8413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新动向,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汽车生活品质!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