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优视汽车 943浏览 2023-12-31 IP属地: 湖南

28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说大家要尊重一下科技。如何尊重科技?我们普通消费者唯一表示尊重的方式,也许就是用钱包。

曾经有多少人可能都在期待着,小米在进入汽车行业后能够在汽车价格上降维打击。9.9万、14.99万、19.99万的呼声一度很高。但是看完这场发布会,恐怕不会再有人对这个价格抱有期待。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毕竟,有着这么多项“国内唯一”、“全球领先”技术,能够对标保时捷、特斯拉的小米SU7,横看竖看都不可能向低价看齐。别说20多万,就是定价在30万,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这已经是以性价比杀手著称的小米能做到的极致了。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你认为小米汽车贵了?距离小米发布会的两天前,在温暖的深圳,华为正式发布了领先一代的问界M9,这款被余承东称为“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售价达到了46.98万-56.98万元。虽然华为有着顶流级别的品牌号召力,再有十大黑科技的加持,而且问界M9的大定数量依然给力,但是平心而论,问界M9的价格还是比预期中的高出了些许。至少,理想汽车应该是松了一口气。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如果你认为问界M9贵了,那么在上周五的2023 NIO Day上,蔚来ET9的“香槟塔”挑战引来现场蔚来车主们的一片惊叹和欢呼,而当李斌宣布蔚来ET9的预售价是80万元时,相信在手机屏幕前观看的很多人,心里还是会暗自嘟哝一句:“这么贵……”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如果时间线再拉长一点,能够“原地掉头”的仰望U8、搭载四电机,刷新浙赛圈速记录的极氪001FR,这些车型无一例外价格都直指甚至已经触及百万元级。

车市双面,一面是大家彼此之间的价格战已经打到刀刀见血,恨不得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另一面是当中国车企在新能源市场开始逐渐掌控产品的定义权和定价权以后,大家的价格又在努力的向上突破。让人感叹:中国车是不是已经到了高不可攀,任性定价的地步了。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眼下的价格战,虽然有厂家清库存、市场消费需求下滑等等因素的影响。但本质上讲,是现有产品无法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看看如今的燃油车市场,当初卖二十万的B级车,现在只能十二三万卖,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的燃油车,在产品力和体验上已经不可能再给消费者更多的新鲜感。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其实新能源也是如此。新能源造车的入门门槛在降低,导致众多玩家入场,新能源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各家的产品在定位和产品力方面,彼此的差异已经并不大。当动力性能、操控、续航、空间这些产品力卖点都已经变得不足为奇,司空见惯,无法刺激起消费欲望时,当然就只能在价格上做文章。

那么,下一个能够支撑汽车价格走高的是什么?其实雷军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回到开头,雷军说要尊重科技。随着汽车产品越来越消费电子化,科技就是下一个能够支撑汽车定价高低的核心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问界M9在公布价格两小时后,大定仍然能够迅速破万。不说别的,光是车内满配十块屏,自由流转各种APP应用,就足以改变我们传统的用车体验。

蔚来ET9的80万元预售价格虽然不菲,但据蔚来官方透露,这款旗舰行政轿车的预订情况,远比这家新势力造车之前的预期要好。“香槟塔”挑战的视觉效果已经足以挑动起用户消费的神经。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而当初搭载云辇平台的仰望U8和U9在现场表演“坦克掉头”、“原地跳舞”等动作时,或许我们都没有想到,U8以百万元的价格,单月能卖到400多辆,而且根据懂车帝的最新统计,12月11日至12月17日,U8的单周销量就达365辆。你还会怀疑消费力不足吗?

原因无他,科技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汽车的体验。当产品能够带给消费者足够的、新鲜的差异化体验时,价格是真的可以向上走高的。这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仅凭性能和品质的提升来实现品牌和价格的突破,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再看回小米汽车,我们姑且不说超级电机、超级大压铸、800V平台这些性能技术上的亮点,光是依靠米家生态实现的车家互联这一点,就已经可以满足很多人对未来智能座舱体验的想象。这或许也是小米汽车对比包括海外品牌在内的所有竞争对手,最为独特且难以被超越的一个特点。不要把SU7简单理解为一辆车,把它看成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再去想它应该卖多少钱。

再不努力工作,你可能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


这么多年来,中国品牌一直在试图向上突破,但直到在新能源赛道上弯道超车后,才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突破口。可以预见的是,虽然价格战还会继续打,但在中高端市场,中国品牌还会继续发力,通过对产品注入更多黑科技来实现产品价格和品牌形象的提升。而消费者对科技的需求也将会随之爆发。

所以,真的不要觉得贵。借用某琦的一句话,有时候想想自己的原因,再不努力工作,可能未来连小米汽车也买不起了。(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优视汽车 7.5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知名汽车新媒体,视频好看,文章有料。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