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乘用车新能源产品销量占比超过48.5%,在研新产品中新能源产品占比达到100%,自主商用车国内首款燃料电池货车接获全球首个批量化订单……2023年,北汽集团加快全面新能源化战略落地步伐,以“纯电+混动”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为根基,推动新能源化战略在技术、产品、供应链等全价值链落地。
“新能源化战略已成为全体北汽人的共识,战略落地的成效也在经营业绩中得到了充分释放。2023年北汽集团营收和利润双双同比增长,整车生产超165万辆、同比增长超14%,整车销量超170万辆、同比增长超17%”,北汽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判断,2024年新能源化战略在北汽经营业绩端的转化效率和质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北汽与国汽直联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持续巩固核心技术优势,擦亮新能源化战略底色
“北汽电车的续航特别扎实,能当油车开”,这是很多北汽用户的共识。看似一个小小的使用场景,却展现了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能力——新能源动力技术。
无论是2020年北汽的电动汽车三电技术和氢燃料电池客车关键技术双双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是2021年EEA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首个向海外授权的自主知识技术专利,北汽在加快新能源转型的步伐过程中,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底色,并逐步在三电及氢燃料电池等自身优势领域全面搭建了“专利护城河”。
2023年,北汽自主商用车“换电重型商用车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自主乘用车“车用动力电池服役性能、寿命和安全测试与评价技术”再次双双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月底,自主完成了高压电驱系统产业化开发和行业首款半刀片尺寸三元快充电芯的开发,成功建立电池的核心部位——电芯的材料评价、设计开发、工艺开发、测试评估、质量管控等关键能力。全自研800V高压平台下的 4C 超充动力电池,形成智能温控系统、云端全时监控等20余项技术群,在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维度处于行业一流水平,实现10min充电280km,20min冬季(0℃)充电50%,将进一步为北汽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充电体验。
北汽双双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自2003年开始,北汽躬身入局带动了中国汽车新能源技术创新的崛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也为行业培养了大量新能源技术人才。” 北汽研究总院相关负责人指出。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化战略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北汽还将投入超过500亿打造科技北汽,加大针对科技人才、科技带头人等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建设,以保持新能源优势技术的持续领先。
加强新能源产品设计,持续提升消费者认可
技术是根本,产品是表现。在新能源技术持续迭代升级背景下,北汽加快产品架构调整及执行落地。2023年北汽市场在售自主乘用车新能源产品占比已超过46%,据了解2025年这一比重将达到60%,2030年将上升至85%。
而汽车作为长达2至3年开发周期的产品,除独有的越野车型和国际市场需求外,早在2020年,北汽在研车型新能源车型占比已首次超过50%,2023年在研新产品的新能源车型则达到了100%。
北汽的新能源产品族谱也在产品架构的快速调整中逐步清晰。
截至目前,北汽已拥有7款纯电产品及1款混动产品,阿尔法S、阿尔法T、阿尔法S森林版、阿尔法T森林版、阿尔法S的HI先行版、阿尔法T5、考拉,北京EU及北京BJ等,构成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纯电动为主、混合动力为辅的新能源化产品体系,助推北汽集团向全面新能源化发展转型。
“全能六边形战上”北汽极狐T5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北汽新能源车型除了在动力技术迭代外,还不断探索消费需求,发布了多种细分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突围破圈产品。
首创母婴级健康座舱,配备的病毒消杀空调,全电控儿童座椅、儿童位专属监测摄像头、小桌板等人性化配置深受宝妈喜爱。首创家用车型六边形新标准,以产品空间利用率、安全防护、健康标准、风阻系数等多维度的要求,刷新家庭用车的新标准……
产品好不好,市场是唯一评判标准。
“我的小E开了8年十几万公里,没出过问题。前几天有新势力品牌销售给我打电话,我说等等,我得看看北汽出什么车型。”10年前的首批EV150电动车主无一例外再次选择北汽的新能源产品。
同比增长60%、同比增长138%、同比增长36%,这是2023年北汽北京、北汽极狐、北汽福田新能源产品的同比增长速度,也是北汽新能源产品给市场和用户交出的答卷,为国造好车的初心和使命一以贯之的在全面新能源化战略深处扎根。
加大产业链布局广度,带动上下游企业健康发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坚定推动新能源化战略落地的同时,北汽始终以负责任的“链长”姿态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全产业链的良性健康发展,通过专业的资本运作盘活产业链资源,加深与上下游龙头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以全生命周期式的协同赋能助力创新企业成长。
“我们在大算力芯片、线控制动、功率器件等战略意义重大的领域加大投资布局,就是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上下游企业,实现共赢。”北汽产投相关负责人说道。
2023年,北汽海纳川与Hofer成立海纳川浩夫尔(北京)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加强电驱系统产品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北汽产投完成了对电池领域龙头企业战略投资,不仅保障了北汽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供应和维持技术先进性,更为合作伙伴加大高精尖技术研发提供了有效支撑。
身处首都北京,北汽借助地区资源优势,深化产政学研合作,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通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21-2023年,累计申报成功各类政府科技项目21个。其中,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等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管理及储能安全问题,验证动力电池健康评估和安全预警方法的有效性。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完成了氢燃料内燃机技术预研,并计划进一步推动氢氨内燃机的技术研究,助力北汽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储备……
技术为根,产品为本,创新共赢。
自2003年北汽开启低碳发展拓荒之旅,至今已整整20年个年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30%,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发展的快速通道。北汽集团正以全面新能源化作为迈入竞争性增长的核心动能,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红利,为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北汽方案”。
统一“下一代”高标准冷却液全新发布!开启核心流体时代
小米YU7再遇劲敌,25万级华为最强纯电SUV全新岚图知音登场
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单月 38.3 万辆的集团销量,把第二名甩开近 3 万辆;上半年更是冲过 214 万辆,成了唯一破 200 万的玩家,旗下王朝和海洋系列加起来快摸到 200 万门槛了。
统一瓶中树的绿色征途,万千生灵的共同守望!
高速爆胎失控化险为夷 星途凌云用实力定义保命车标准
小米汽车充电桩选购安装全攻略
7月12日,上汽通用汽车28周年庆盛大启幕。以“潮向新生”为主题,这场为期两天的庆生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汽通用汽车今年的盈利和销量都已经稳住。随着下半年基于全新逍遥架构的更多新车以及别克新能源高端子品牌至境的陆续到来,这家合资大厂将再次焕发青春活力。
陈默:人性之花的书写者
7 月 9 日,比亚迪官宣将启动 “天神之眼” 史上最大规模智驾 OTA 升级,此次升级覆盖旗下四大品牌,涉及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的十余项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比亚迪郑重承诺,为所有搭载 “天神之眼” 系统车辆的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而秦 L 作为本次 OTA 升级......
炎炎夏日,何处觅清凉?在一起,去远方——星途星纪元草原粉丝节在张家口空中草原盛大举行
7月12日,全新岚图知音在2025岚图用户之夜上惊艳亮相,宣告“华为系首款家用纯电SUV”的正式到来。
比亚迪这波操作挺让人感慨的。上周刚说要继续支持孙继海的海选未来,转头又和中国足球小将牵手了,都是实打实给民间青训添力,与足球少年赴梦世界舞台。
德科康载誉前行,引领家居板材新潮流
统一润滑油:蔚蓝守护,重塑海洋生机!
7月12日,以“悦享万家 意启新程”为主题,“悦意一夏·奔腾粉丝纳凉节暨奔腾悦意双子星万台交车”活动在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A1馆举行。
沃尔沃850于1991年6月在欧洲首次亮相,作为1992年款车型正式上市,这款车型标志着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公司在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重大突破。该车型的开发始于1978年,被称为银河计划(Project Galaxy),历时十多年的研发过程耗费了瑞典历史上单个工业项目的最高投......
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油耗控制技术的进化始终是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从早期机械优化到新能源技术爆发,每一次突破都推动着汽车能耗降低。透过 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既能回望百年技术变迁,更能见证比亚迪 DM 技术如何改写行业标准。
为智能泊车兜底,比亚迪实现L4级泊车保障,出事我全赔!
从“第一车”到“新标杆”,跟着红旗汽车感受新国潮。#红旗开启长春包场模式、#在长春看最全红旗老爷车#孙颖莎喊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