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雷诺CEO:必须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

雷诺CEO:必须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

汽车商业评论 1984浏览 2024-02-21 IP属地: 北京

撰文:刘宝华

编辑:黄大路

来源:Le Figaro

作者:Valérie Collet,Cécile Crouzel

雷诺集团2月中旬发布2023年业绩,多个关键指标创历史新高。

集团全球销量223.5万辆,同比增长9%,欧洲市场增幅18.6%。

收入524亿欧元,同比增长13.1%,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7.9%。

营业利润率7.9%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41亿欧元,同比增长15亿欧元。

汽车营业利润率6.3%创历史新高,达到31亿欧元,同比增长16亿欧元。

净收入23亿欧元,同比增长30亿欧元。自由现金流、汽车净现金均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方面,雷诺销量名列欧洲乘用车第三,同比增长19.7%,市占率39.7%(其中纯电动汽车占 11.3%),混合动力汽车 (HEV) 销量增长62%。

2024年雷诺集团将推出10款新车,包括雷诺品牌2款全新电动车: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的风景E-TECH纯电版和雷诺5 E-TECH纯电版,新款雷诺Master将包括内燃机和纯电动版本。

2月14日,法国费加罗报对雷诺集团CEO卢卡·德·梅奥进行了独家专访,卢卡自2020年7月起担任集团CEO。他强调,在汽车行业,规模不再是成功的标准。面对需求不稳定和技术快速发展,保持敏捷和专注于创新才是关键。

欧洲电动车陷入低潮,卢卡是电动化路线支持者,他认为电动汽车市场将经历波动,但不会再回到电动车问世之前的时代,“十年前,汽车制造商因不想效仿特斯拉而遭到非议,而现在却不得不付出双倍的努力,每个厂家都在积极推出电动车型。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电动车比内燃机车有更好的环境表现。”

专访中谈到中国,卢卡认为中国的制造商非常强大,他们依靠360度战略取得了一代的领先,他对待中国企业的态度是开放的,“我认为,我们不能放弃与包括电池超级工厂、顶尖工程师以及原料精炼能力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合作的机会。”

“欧洲人应该以一种聪明的方式进行开放。我们需要与这些中国参与者达成协议,就像我们已经和吉利以及远景在电池方面所做的那样,并且思考中国能为欧洲在脱碳方面带来什么。”

他带领下的雷诺集团已经在行动。也是在2月中旬,媒体报道雷诺集团与中国吉利将在2月底敲定一家内燃机和混合动力发动机合资企业,雷诺旗下的“马牌”(Horse)和吉利汽车可能会各占这家合资公司40%股份,其余20%股份归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所有。

该合资公司的目标是年营业额达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65.5亿元),在全球22个地点雇佣19000名员工,主要分布在西班牙、罗马尼亚、土耳其、南美和中国,主要业务是研发、制造和供应先进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燃油动力总成,规划年产能500万套。

雷诺CEO:必须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

以下是部分专访实录。

问:今年年初,电动汽车销量并不强劲。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会影响您的增长以及您致力于电动和软件的子公司安培(Ampere)的增长吗?

卢卡·德·梅奥:世界对电动汽车发展有些过于急躁,分析师和媒体往往缺乏远见,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电动汽车市场将经历波动,但我们不会再回到电动车问世之前的时代。十年前,汽车制造商因不想效仿特斯拉而遭到非议,而现在却不得不付出双倍的努力,每个厂家都在积极推出电动车型。

真正需要加大力度的是其他环节: 能源行业、基础建设,以及政府部门,特别是在欧洲,它们必须以一种更加连贯和协调的方式推进工作。我们将50%到60%的研发预算用于生态转型中,着眼于交通运输中的碳中和,这对环境和我们的孩子都有好处。研究证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电动车比内燃机车有更好的环境表现。我们需要区分两个问题:一个是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一个是空气质量问题。

在城市中,为了对抗污染和减少噪音,电动车是完美的选择。 小型车和用于最后一公里的商用车正是我们的目标市场。此外,许多制造商试图用电动车复制我们在使用传统汽油车时的习惯,但达到长途行驶上的相同性能水平还需要时间。总的来说,电动车为客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新驾驶体验。

问:那么当2035年欧洲将禁止注册新的传统燃油车时,您将做好全面准备吗?

卢卡·德·梅奥:人们都在谈论2035年的紧致注册日期,但忽略了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性(CAFE)法规的严格标准。到2025年,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低于100克,到2030年则约为每公里50克。考虑到最好的混合动力燃油发动机每公里排放80克,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销售组合中卖出超过50%的电动车,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

雷诺通过Ampere项目取得了几年的领先优势,拥有欧洲最好的产品组合,并准备好在欧洲生产一百万辆电动车。考虑到2035年的截止日期,我们已经领先了四到五年。然而,我们从未放弃过燃油车,尤其是通过混合动力技术。我们的竞争对手无法提供像我们这样性能出色的“全混动”车型。当我们的车型引入了混动技术,60-80%的销量都来自这部分车型。我认为我们找到了正确的平衡。

问:您如何看待中国制造商在欧洲的突破,鉴于您将在法国电动车生产?

卢卡·德·梅奥:中国的制造商非常强大,他们依靠360度战略取得了一代的领先。整个中国生态系统都在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这使得大量企业有机会参与进来。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90%的汽车行业初创企业处在亏损状态。我认为,我们不能放弃与包括电池超级工厂、顶尖工程师以及原料精炼能力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合作的机会。

我认为,欧洲人应该以一种聪明的方式进行开放。 美国制造商在1950和1960年代来到欧洲,日本人在1980和1990年代,韩国人在1990和2000年代。他们今天总共占据了25%的欧洲市场份额,不会更多。在法国,市场有60%掌握在法国制造商手中。在欧洲,客户对品牌有着深厚的依恋,平均忠诚度大约是50%。在德国,这个数字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

问:某些中国制造商,如名爵(MG),发起的价格战,您认为它危险吗?

卢卡·德·梅奥:确实有消费者会选择最低价格。在零售业,硬折扣(hard-discount)出现于1980-1990年代,至今仍然存在,但并没有消灭大品牌。汽车行业也是一样,并非每个人都以价格为首要考量。此外,并非所有中国制造商都是一样的。名爵和蔚来的差异,就像达契亚和沃尔沃之间的差异一样。

他们也有不同的定价策略。 例如,比亚迪在欧洲的价格比我们更高。我认为我们需要与这些中国参与者达成协议,就像我们已经和吉利以及远景在电池方面所做的那样,并且思考中国能为欧洲在脱碳方面带来什么。

问:2023年雷诺销售了220万辆车辆,市值达到了110亿欧元,在整个汽车产业中,这样的规模是否显得有些小?雷诺是否可能成为中国或其他世界汽车制造商的目标?

卢卡·德·梅奥:在汽车行业,规模是一项关键要素,但我不确定在当今是否仍然是这样。只有在需求稳定或增长缓慢,以及技术成熟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才真正具有优势。在这种环境下,通过合并和利用共享平台来寻求协同效应是有意义的,正如克莱斯勒与菲亚特的合并所体现的那样。然而,在需求和市场不断波动、技术持续进步的时代,保持灵活性并专注于创新显得更为重要。这正是Ampere所做的事的核心。在内燃机领域,我们选择与吉利合作,以追求规模效应。未来,我们可能也会考虑与某些业务板块进行合并。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463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