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路咖汽车 3782浏览 2024-02-26 IP属地: 北京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国产新能源车的售价新高度,定在了168万元,和保时捷911同价位。

仰望U9的上市,给国产新能源汽车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算上10万元的选装件,那么仰望U9的满配裸车价格,直接来到了178万元。不用关心它的受众群体是谁,我们普通消费者需要关注的点,是这台车上都有什么新技术。

为什么需要关注这台车上的技术?

电动超跑的技术含量,应该不会低,肯定会有顶级技术的应用。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我们还要看仰望U9这台车,有什么技术能够下放。

其次,仰望U8和仰望U9,除了充当比亚迪集团的高端产品之外,其实也是一种比亚迪集团最好的技术展示平台。而其中的绝大多数新技术,都会得到下放,来应用到集团内其他子品牌的产品上,就好比云辇系统的下放与普及。

仰望U9身上,有什么狠技术?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对国内车企来说,近几年出的每一台电动超跑,都是每个车企们的“第一次”,或者对全球汽车品牌来说,也都是第一次。毕竟在这之前,没人造过电动超跑。所以,我们这次看仰望U9的时候,要优先看它的新技术应用。

仰望U9用到的易四方、云辇-X、超级碳舱、第二代CTB电池等,都是比亚迪集团最新的技术成果。而凭借这些技术的应用,仰望U9的动力达到了1306匹马力,0-100km/h的加速时间,来到了2.36秒(比售价208万的迈凯伦GT快了0.9秒左右),极速接近了310km/h。而这台车,在上海赛车场的圈速是2分17秒65。

超跑比拼的核心,是性能;性能的背后,是技术研发。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对于电车来说,动力性能的前提,只能是高压平台以及电机性能。这次仰望U9继续使用易四方电机,尺寸更紧凑、重心更低,功率调的比U8高一些,对应车型使用工况来看,合理。然后,仰望U9这套电机,还设计了大、中、小循环3套热管理系统,前后轴双电机均配备双电子油泵,实现智能控制冷却油量,对于这种高功率输出的电机来说,油冷的散热效果能让它输出更持久而且性能衰减更少。还有,整车有一整套800V高压系统的应用,确保了提速快、优化续航表现(80kWh磷酸铁锂电池包,最大续航450km)。

动力前提有了,然后就是减重。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重量对于超跑来说,无论电动车还是燃油车,都相当敏感,但电动车有一个先天弊端,电池自重给车身重量拉跨了。与仰望U9尺寸接近的迈凯伦GT,整车重量1530kg,而仰望U9的重量是2625kg,重了1095kg。所以在节省空间以及材料上的选用,格外重要。

在能减重的地方减重,是电动超跑必须做的事。仰望U9车身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大面积的碳纤维材料,占比达到了白车身的30.1%,大概重量是76.23kg。而且这些材料应用部位,都集中在了座舱区域,所以被官方称之为“碳舱”,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减重。然后,我们在白车身上我们还发现了,前柱、后柱区域都用了铝铸件,来提供更好的支撑性和刚度,对于超跑来讲更有助于操控性的发挥,也能提升驾驶质感。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而在U9身上实现了迭代的CTB电池技术,在化学配方上没有变化,而是又在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优化。优化结果,是减少了8mm的Z向空间,尽可能的又压低了车身高度同时也压低了车辆重心,也能有一些减重作用,至少是两根座椅横梁的重量。从而带来的提升,是提升整车刚度与底盘的稳定性。

仰望U9的车身机构,是在保证性能前提下,采用碳纤维壳体座舱和钢铝混合的车身结构,对车身减重和整体强度都有帮助。这套车身结构,是保证性能的基础,通过采用碳纤维单体壳座舱和钢铝混合而成的超混车身结构,仰望U9既实现了车身减重,又提升了整体强度。

三电系统上的新技术,以及车身结构上的技术,就挖这么多。然后讲讲,看过实车之后的一些细节。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整车的姿态很薄,是我们一直熟悉的那种跑车形态,归功于前悬挂一套低位双叉臂的应用,也归功于电池的垂直空间的优化,挺难得能够把电车做薄;给这台车用上碳陶刹车,成本考虑角度,是一套比较合适的硬件方案,够用了;舱体的碳纤维都是各个零部件拼接起来,做工方面不错,纹路对齐了,而且外观观感不错。

暂时没有动态体验这台车的操控质感以及加速性能,不做评价,至少技术水平看起来对得起168万的价格。

定位理解,够不够激进?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在性能和技术之外,仰望U9的产品定位,我们应该要重新理解一下,这台车的定位似乎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超跑。在性能为前提得情况下,还兼顾了城市驾驶的舒适性以及一点可玩性;不再是像燃油超跑那样,为了性能去做各种妥协,从而进行极致的减重。

开过、坐过超跑或者高性能车的人,应该都能理解,那种舒适程度不能和轿车平起平坐,开起来除了性能好、操控好之外,舒适度几乎为零。这就是之前我们认知当中的性能车带给我们的体验感。

但,仰望U9所采用了云辇-X全主动悬架技术,装配预瞄系统,可通过摄像头提前感知路面的起伏变化,预先调整悬架性能。确实是可以降低仰望U9在城市道路行驶中的颠簸感,提升车内的乘坐舒适性。不过,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摘了这套云辇-X悬挂系统,这台车的极致性能会不会更好一些?其实,也可以出一个没有云辇悬挂系统的版本,来走极致性能路线。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之后就是一些智能化的配置,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DiPilot、自动泊车、易四方坦克转弯,在仰望U9上也都有。

最后两个小提升方向,一个是车身重量,一个是后电机功率(480kW和前电机一样);减重和增加后电机功率,这台车会更强。

下放技术,或许只有两个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关于技术的下放,我们从仰望U9这台车中挖到的,包括碳纤维座舱、钢铝混合车身结构、油冷散热以及二代CTB电池技术,这些理论上都是可能下放的技术。推测一个优先级的话,二代CTB>钢铝混合结构=油冷散热>碳纤维座舱。

二代CTB电池,优化方向是砍了车内底盘的两根座椅横梁,把座椅直接安在电池上底板上,减重、降本、加车底盘刚性等好处。其实对于走量产品来说,像给比亚迪系列这种量产车使用的话,尤其是轿车,车内纵向空间的提升会很明显,而且低重心的优势会进一步扩大;再加上后排座椅的横梁,也可以安装在电池包上,从而减重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所以,这对于之后的技术下放,大概率会排在第一位。

仰望U9加速2秒级,全碳座舱值得吹,但真有用的是CTB?


之后钢铝混合车身结构,也大概率会提上日程,这对于之后的轿车产品以及集团下其他的性能、轿跑车型来说,是可以借鉴的,虽然结构件得重新开模,但制造工艺下放不是难题。两个技术,一个能降本一个能改善驾驶体验,直接影响到最后产品的成本以及产品质感,两个技术的下放,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而碳纤维舱体这种需要价格溢价做支撑的技术,有没有下放需求还是两说。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