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失去价格优势的零跑,还剩下什么?

失去价格优势的零跑,还剩下什么?

智选车 4192浏览 2024-03-08 IP属地: 上海
图片

今年的价格战来得急且猛,春节刚结束,比亚迪、小鹏、问界、吉利等就纷纷“亮剑”。

“价格战”之下,企业的利润被极度压缩,最后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此前看似经营良好的企业,也难免“露出马脚”。

图片

零跑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在价格战之下,零跑主打的性价比路线优势被削弱。比如近期上市的零跑C10、新款C01/C11等车型的售价都很难再有惊喜。

那么失去价格优势的零跑,还能剩下什么?

图片

2024年2月,零跑销量环比下滑44.9%,是当期下滑幅度最大的新势力品牌之一。

而零跑的疲态,其实早已显露。

图片

零跑2023年销量为14.42万辆,不算差,但是仅完成当年目标的72.1%,离20万辆仍有不小的差距。

从增幅来看,超29%的增长率也算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

换句话说,零跑的销量增长率没有跑赢行业大盘

零跑在去年1月、2月销量跌至1139辆、3198辆。为此,零跑不得不采取大幅降价的方式来挽救市场。

图片

去年3月,零跑对2023款车型进行大幅调价,其中C11纯电版起售价下降3万元,C01下调4.4万元。

大幅调价的确起到了效果,零跑在此后的3月、4月,销量分别增长至6172辆、8726辆。

或许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性价比的高低直接决定零跑的“生死”

零跑最新推出的中型SUV车型C10,在价格战下却很难看出它的价格优势。

图片

零跑C10纯电车型售价12.88万元起,增程车型13.58万元起。

这样的定价没有与零跑C11拉开太大差距,稍显诚意不足。并且在该价位区间,车二代、传统大厂均有布局,例如深蓝S7、起亚EV5等都给出了极富诚意的价格。那么同价位可选择的车型这么多,消费者根本没必要选零跑这种没知名度的品牌。

同时,宋PLUS DM-i荣耀版上市之后,零跑C10的性价比优势就更不明显了。零跑C10相较于比亚迪宋PLUS DM-i荣耀版,品牌力低、技术相对落后、售后也没跟上,用户选谁自然一目了然。

图片

并且不得不提的是,该价位区间是比亚迪绝对的“统治区”。

“零跑C10至少对标比亚迪唐(荣耀版起售价17.98万元)。”

以理想L7为参照物设计的C10,在零跑创始人朱江明眼中,与比亚迪唐对比似乎有些屈尊。

而前辈C11即使性价比到位,但是销量仍远小于比亚迪宋PLUS DM-i,这也预示着零跑C10也将很难与比亚迪唐相提并论。

图片

同时,新款C11的起步价只比老款下调1000元,新款C01下调9000元,也并没有友商新款上市直降上万元的价格来得有诚意。

虽然性价比只是决定销量走向的一个维度,但是零跑在品控、核心技术等方面似乎也没有太高的“护城河”。

图片

通过大规模生产来摊薄研发成本、生产成本,是价格战的底层逻辑。

2019年-2022年,零跑净亏损分别为9亿元、11亿元、28.5亿元和51.1亿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22.8亿元。

虽然在这期间零跑的销量有所增加,但是亏损额也逐年上升,意味着零跑参与“价格战”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益。

同时,低价竞争可能会不可避免地牺牲品质,零跑的品控问题也曾多次被媒体报道。

图片

早在2020年,零跑首款车S01就因动力、车机等方面的故障被消费者集体维权,杭州零跑总部直营店甚至被用户堵门。最后,该批车型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质量缺陷问题为由召回。

就算零跑S01的质量问题有代工厂的原因,那么零跑后续多款自研自产的新车品控问题也很难解释。

第三方投诉网站显示,零跑多款车型被投诉续航造假、承诺不兑现、质量缺陷等,其中不乏刚提的新车就面临自动泊车系统失灵、车身异响等问题。

图片

对于以上投诉,零跑也尚未妥善解决,以至于车主不得不在车展上进行公开维权。

“便宜没好货”“工业垃圾”等质疑声也一路伴随着零跑的发展,品牌口碑直线下滑。

目前,零跑号称全域自研,那么在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我们也很难不对其自研能力产生怀疑。

图片

全域自研,无疑是零跑最大的标签,或者说是零跑着重营销的一个点。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只有零跑一家是整个智能驾驶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全部自己研发。”

“零跑从LEAP1.0进化到LEAP3.0,八年坚持全域自研。”

图片

朱江明更是早在2019年就表示,从成立以来,零跑就一直坚持全域自研。还宣称,零跑是除特斯拉之外的第二家具备自研、自产、销售和服务一体化完整产业链闭环的新能源车企。

不过这个全域自研似乎和我们理解的有不小差距,从零跑研发投入的金额或许也能瞧出一些端倪。

图片

上市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零跑的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及7.4亿元。

换言之,在零跑密集推出新品的2021年,近一两年周期的研发投入也仅为14亿元。并且零跑到2022年,研发投入依旧紧巴,仅为14.11亿元。

作为对比,在新势力中自称“抠厂”的理想,光是2021年一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32.9亿元。理想目前已投入上百亿元,也仅实现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106.27亿元,也仅是宣传智能车身控制系统、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的全栈自研。

图片

而零跑在平台架构、电池、车机、智驾等方面统统自研,而这几项又基本是公认的“烧钱”项目,真的很难和零跑抠抠搜搜的投入资金相匹配。

那么或许就有以下可能,要么零跑自研只停留在PPT上,要么零跑在玩文字游戏,要么零跑只是“浅浅”自研了下。

我们也无法用高效率来解释,因为此前有媒体报道,零跑车辆低速跟随功能、实线变道自动扶正等功能还未上线就以“半成品”的形式出售,这也能看出零跑“画饼”不少。

同时,零跑也没能实现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类似于小鹏的XNGP智驾系统、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等。

图片

零跑的全域自研有多少只停留在PPT层面,值得思考。

而零跑的目的很好理解:要尽可能地往脸上贴金,以获得更多的融资。2023年,零跑就获得了Stellantis集团、金华市产业基金、武义县金投等多方投资。

没有核心技术,零跑显然无法实现自身“造血”。如果仅靠“输血”的话,那么很难走到最后,已经有太多的例子摆在我们的前面了。

所以失去了价格优势后,零跑还能走多远,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智选车 12.4万粉丝    5578作品 关注 资深汽车产品经理团队,帮你找到值得买的车!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