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鹏汽车公布2023年Q4及全年财报,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这三家曾被称为“蔚小理”的传统头部新势力过去一年的财务表现和业务发展情况都已完成披露。
不过曾经的格局早已改变,三者中最年轻的理想成为“带头大哥”,并且在2023年将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全年凭借超千亿的营收以及超百亿的净利润,成为首个“上岸”的造车新势力。在此之前,全球新能源车企中只有特斯拉、比亚迪两家能够做到全年盈利。
而蔚来和小鹏财报各有各的突出问题,其中蔚来去年亏损持续扩大,距离盈利似乎越来越远;小鹏虽然去年成功实现减亏,但全年毛利率同比下滑10个百分点也令人对其盈利前景更加担忧。
01
理想已上岸,蔚来、小鹏还在渡河
先从收入端的财务数据来看,显而易见,理想是“蔚小理”三家中最会“赚钱”的,也是首个实现年度盈利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仅Q4一个季度,理想净利润就达到了恐怖的57.5亿,同比暴增超20倍,带动全年净利润破百亿,首次全年扭亏为盈。
此外理想财报中更亮眼的是毛利率表现——Q4及全年毛利率均超过20%,这一水平不仅甩开蔚来、小鹏,也远高于中国汽车行业10%左右的平均水平,反映出其拥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和成本控制能力。
再看蔚来这边,全年营收创新高,达到556.179亿元,同比增长12.9%,但亏损同样创下新高,超过200亿元。其中Q4净亏损高达53.677亿,同比减亏7.2%,环比增亏17.8%,全年累计200多亿,同比增加43.5%。
相当于蔚来去年每个季度平均都亏了超过50亿,这个数额远远高于其他两家。
与此同时蔚来的毛利率表现也令人担忧,其中Q4毛利率7.5%,相较于2022年Q4的3.9%和2023年Q3的8.0%,分别增长了3.6个百分点和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全年毛利率为5.5%,相较于上一年度的10.4%,下降了4.9个百分点。
对此蔚来解释,毛利率较2023年Q3有所下降,主要由于随能源网络扩张而带来的提供能源解决方案的毛利率下降,但部分被汽车毛利率上升所抵消。作为参考,其Q4毛利率为11.9%,相比2022年同期的6.8%增长了5.1个百分点,与2023年Q3的11.0%相比略有增长。
小鹏方面,和蔚来是相似的情况,全年总营收为306.8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4.2%,但亏损也达到了103.8亿元,同比增加13.57%。
不过好在小鹏在去年Q4就已经出现好转,亏损为13.5亿元,与2022年同期23.6亿元相比减亏42.8%,与2023年Q3的净亏损38.9亿元相比减少了65.3%。这种变化得益于小鹏毛利率的提升,其Q4毛利率为6.2%,相比前一季度的-2.7%有显著提升。
尽管Q4毛利率有所提升,但公司全年毛利率相比行业平均水平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状态。2023年小鹏全年毛利率为1.5%,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而且汽车利润率为负1.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对此小鹏的解释是“促销活动增加和新能源汽车补贴到期,以及与G3i和现有车型升级相关的库存准备和采购承诺损失,对本财年的车辆利润率产生2.4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除前述项外,车辆利润率为正0.8%。”
此外,小鹏毛利率在“蔚小理”中最低也与其单车均价低有关。
去年小鹏单车均价为19.8万,相比蔚来的30.8万以及理想的32万都相差10万以上。而小鹏单车均价低,则与去年上市的小鹏G6在定价上回归务实路线有关,将起步价控制在了20万元左右,上市后对销量的提升立竿见影。
只不过这种状况并不持久,随着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加剧,日前,小鹏又宣布对G6全系车型将进行价格调整,降幅高达2.0万元,意味着该车起售价降至18.99万元。此举或将导致小鹏毛利率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02
要想盈利,降低费用率是关键
“蔚小理”中最晚成立的理想,却最先实现盈利,这是为何?
从支出端的财务数据来看,理想的费用率相比其他两家明显低很多,这或许是它能够盈利的关键。具体来看,理想在2023年Q4及全年的费用率都不到8%,而蔚来Q4及全年的费用率都超过了23%,小鹏Q4费用率13.49%、全年费用率21.38%,这表明理想在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更强,花钱效率更高。
除了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车企另外一项非常大的固定开支是研发。
过去理想给人的印象是不舍得在研发上投入,研发支出长期在“蔚小理”中垫底,但这个“洗脑包”从现在开始就要丢掉了。因为过去一年理想的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其中Q4达到34.9亿元,同比增长68.6%;全年达到105.9亿元,同比增加56.1%。这个水平已经逼近蔚来,并远远甩开小鹏了。
理想在其财报中也给出了研发投入大增的解释:主要由于雇员数量增加导致雇员薪酬的增加,以及支持扩展的产品组合及技术的费用增加。
作为参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想研发人员数量为6726人。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研发人员数量为4838人,一年增加了1888人。参考光大证券数据,理想研发人员2022 年底人均工资为 785854元,理想过去一年仅研发人员薪酬成本就增加了超过14亿。
此外,2024年是理想史无前例的产品大年,3月已经带来了理想MEGA的发布和交付,同月还会开启2024款理想L7、理想L8和理想L9大规模的用户交付。此外全新产品理想L6也将在2024年发布。考虑到研发周期,这些新产品的研发投入都是在上一年就开始了。
不过尽管理想在快速追赶,但蔚来依旧是三家中最舍得在研发上下血本的,其Q4研发投入达39.721亿元,同比虽然下降了0.2%,但连续五个季度突破30亿元,保持行业领先;全年研发投入达到134.314亿元,比第二位的理想高出了28.414亿元,同比增长23.9%。
小鹏虽然在三家中的研发投入是最少的,但去年仍保持增长,其中Q4研发投入为13.1亿元,同比增长6.3%,全年研发投入为52.8亿元,同比微增1.2%。
综合而言,蔚来在三家中的固定成本是最高的,Q4仅研发、销售和管理就要将近80亿,占营收比重近一半,全年更是超过250亿的天文数字,是导致其盈利之路仍然任重道远的重要原因。
03
谁的预期更乐观?
在披露去年各项财务指标的同时,三家也对2024年Q1业绩进行了简单展望:其中理想预计2024年Q1车辆交付量为100000至103000辆,同比增长90.2%至95.9%;营收预计为312.5亿-321.9亿,同比增长66.3-71.3%。
蔚来预计2024年Q1汽车交付量在31000辆至33000辆,同比增加约6.3%。收入总额预计104.99亿元至110.87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3.8%。
小鹏预计2024年Q1交付量预计为21000至22500辆,同比增加约15.2%至23.4%,总收入预计介于58亿元至62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43.8%至53.7%。
从对今年Q1业绩的预期同比增幅来看,理想对于市场前景的信心最足,小鹏次之,蔚来最差。
除了交付量,现金和负债也是一家企业预期的重要参考。
截至2023年年末,蔚来现金储备达到573亿元,但负债总额高达877.9亿,资产负债率为75%,是“蔚小理”中唯一一家现金储备无法覆盖负债的车企。
反观理想,虽然负债总额也超过了800亿,但1036.7亿元的现金储备完全能覆盖其负债,资产负债率为58%。
小鹏的现金储备是三家中最少的,只有457亿,但相对的负债总额也最低,只有310.6亿,资产负债率为59%,和理想基本持平。
对于需要持续烧钱的造车新势力,现金储备往往被用来评价公司能否维系下去的关键指标。此前面对市场上的关注和质疑,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就曾在直播间回应称,蔚来汽车现在还有几百亿资金,可以放心。
但现金储备也不是绝对的,面对居高不下的亏损和费用率,蔚来的当务之急是优化成本管理。蔚来首席财务官奉玮在财报中明确表示:“展望2024年,我们将专注于业务高优先级目标,提高体系能力,并进一步优化成本管理效率。”
事实上,蔚来的降本增效行动已经开始。去年年底,有外媒爆料蔚来为了降低成本、争取尽快实现盈利,正计划分拆电池制造业务为单独新公司并对外进行融资。李斌也在同月的Q3财报会议上透露,电池自制项目被评估为三年内无法改善毛利率,因此已经做出调整,由蔚来自己研发电池包、电芯、材料,委托他人生产。
其实蔚来的单车均价并不低,证明其高端品牌形象塑造得很成功,但问题在于其维系高端化的高质量服务标准,导致其费用率一直居高不下,之前规模小还好,随着交付量的提升压力会越来越大。
于是一方面蔚来开始通过调整免费换电权益等方式降低服务成本,另一方面推出定位更低的新品牌,希望提高销量来形成规模效应。日前蔚来公布第二品牌“乐道汽车”的命名和规划,新品牌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发布,首款车型命名为“乐道L60”,价位预计会在20-30万元之间,计划在第三季度发布,并于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交付。此举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有望帮助蔚来拓宽销路,实现规模效应,进而扭亏。但最后市场和用户会不会买单,目前还是未知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是三家中唯一一家披露自由现金流的车企,其中Q4自由现金流为145.4亿元,创季度新高,全年自由现金流达到441.9亿元,这表明企业回报股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因为自由现金流是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
04
驾仕结语
总体来看,理想这份“历史最佳财务业绩”的确很有含金量,各项财务指标都明显优于蔚来和小鹏,成为中国新势力车企第一梯队的唯一“大哥”。
蔚来和小鹏各有优劣。小鹏的劣势是体量在三家中最小,需要尽快想办法提升销量,同时从毛利率、单车均价、现金储备等核心财务指标来看,也都不如蔚来,但相较于蔚来的优势是亏损更少,负债压力也没有那么大,这方面蔚来的问题要更严峻一些。
(END)
5月12日,“全家所享超越你想——长安启源Q07全家欢乐体验营“活动在郑州江南春·山湖野奢露营地成功举办。
裸车12万多起 领克家族曾经的“销量担当” 领克01现在适合抄底吗?
启源Q07新增145尊耀型/尊荣型,售价12.98/13.98万,值不值?
长安启源Q07 145尊耀型/尊荣型上市,还是12.98万元起
过“限速带”真的不用减速|特斯拉新Model Y焕新版
总的来说,通过这一次的体验,我觉得风云T8无论是空间表现,还是科技配置,以及动力性能等方面,它都要比同级主流车型更加的出色,并且这款车还有着不错的优惠政策,说实话,十万元左右的购车预算,如果你想买一款综合实力出色的家用插混SUV,那风云T8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
10万级纯电市场简直杀疯了,各路车型轮番内卷,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性价比之王?今天我们来探店一款宝藏车型,最大功率70kW,最大扭矩160N·m,续航430km。
零百1秒级(最快)!真风道!腾势Z
一口价上再加码?北京现代掀桌子了,值得买吗?
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多家车企都推出了全新产品。其中,长安启源Q07凭借更大的越级空间、更长的双倍续航、更新的智能辅助一跃成为车展焦点。近日,这款上市首月订单就达31057辆的新车还玩起了新加量不加价,正式发布长安启源Q07长续航145尊耀型、145尊荣型两款升级产品。结合至高......
极狐阿尔法T5:以“全能实力”征服318天路,诠释新能源硬核挑战
长安启源Q07新增双车型,大家看下怎么样呢?
商场天幕LED屏天花板LED显示屏吊顶LED屏幕【联诚发】
半个“萤火虫”买的T03,四年后我仍然更推荐它
“国民冠军家轿”吉利帝豪第400万辆整车下线
近日,上市首月订单就达31057的长安启源Q07荣耀上新,正式发布长安启源Q07长续航145尊耀型、145尊荣型两款升级产品。相比原车型,此次新车不仅仅是车型名称的改变,更通过免费升配+7重好礼,为消费者带来远超期待的价值体验,助力消费者轻松拥抱高品质出行。
六维进化的旗舰SUV!领克900首批用户开启交付
岚图FREE+武汉首秀! 岚图汽车携手武汉三镇闪耀华中国际汽车展览会
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汽车品牌榜TOP10,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B级车市场中,消费者往往需要在动力性能、设计美学、安全品质以及性价比之间做出权衡。福特蒙迪欧2025款2.0T EcoBoost 豪华型(以下简称蒙迪欧)与丰田亚洲龙2024款2.0L进取版(以下简称亚洲龙),作为两款指导价和终端价格均较为相近的合资车型,展现了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