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开卷半固态电池,中高端纯电车型,价格稳定在30万以上?

开卷半固态电池,中高端纯电车型,价格稳定在30万以上?

路咖汽车 20浏览 2024-04-09 IP属地: 北京
开卷半固态电池,中高端纯电车型,价格稳定在30万以上?


智己发布了新车智己L6,最大的看点在于133kWh的固态电池,虽然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并没有在电池宣传上加上强调“半固态”,但用户们心知肚明。

昊铂官方消息,将在4月12日发布固态电池,并特意强调了“全固态”三个字。

更早的蔚来,在2022年底的NIO DAY上发布的全新ES8,称其150kWh的电池包用的是半固态电池。

此外,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长安等中国企业,都有固态电池的具体研发计划及布局,只不过,有些布局时间点,并未将相应的计划变为现实。

时间点上看,蔚来2022年表示将推出150kWh的半固态电池;此后有消息称在2022年的时候,比亚迪就表示其固态电池已经进入试验阶段,并将搭载到2023年上市的仰望车型上,但事与愿违;此前同样有消息称2023年量产固态电池的是宁德时代,但同样未能实现,取而代之的是神行电池和麒麟电池。

半固态电池落地,对电动车有什么影响?

就在月初,蔚来宣布其150kWh电池包完成测试后,正式量产下线。去年12月份,李斌曾亲自测试150kWh电池包的续航能力,最终成绩定格在1044km,电池包CLTC续航里程为1055km。

开卷半固态电池,中高端纯电车型,价格稳定在30万以上?


刚刚开启预售的上汽智己L6,其搭载的133kWh电池包,官方给出的续航数据是超过1000km,按电池包大小看,这个成绩要比蔚来更出色。

半固态上车后,CLTC续航超过1000km,将成为纯电动车的常态,即便是算上续航打折,也能保底600km到700km的续航水平。也就是说,半固态电池的实际打折后的保底续航能力,与目前主流的100kWh以内的中高端纯电车型,100%续航达成率的效果相当。

但市场效果是,半固态电池将拉高电动车售价,如蔚来150kWh电池包可能搭载的车型,ES8、ET7和ET9,其中ES8顶配100kWh车型售价已经接近60万,ET7顶配也达到了50万,ET9的80万预售价,说明了半固态电池上车后,如果其他配置不变,蔚来的顶配车型售价将进一步拉高。

开卷半固态电池,中高端纯电车型,价格稳定在30万以上?


公布预售价的智己L6,搭载半固态电池的顶配车型预售价来到33万,即使最终的售价会有微调,但能预测到还会在30万以上。

马上要推出号称是“全固态”电池的昊铂,相信其电池上车后,将与智己的套路一样,会有“固态电池板”车型,且会被定为顶配车型。目前昊铂在售的车型,除了昊铂SSR,昊铂GT和昊铂HT顶配车型售价都超过了30万。也就是说,昊铂此后的“固态电池版”车型,售价也将高于30万。

目前影响电动车售价的主要因素,此前是原材料和制造成本的下降,实现了一轮电动车降价,能拉开电动车售价的核心技术是智驾,而且只有高阶智驾车型,才能卖到较高(超过30万)的价格。而目前的趋势是,智驾的软硬件成本,也在下降,比如摄像头、激光雷达,以及去高精地图等,不久后智驾也会迎来新一轮的成本洗牌。

开卷半固态电池,中高端纯电车型,价格稳定在30万以上?


从几家车企开始卷半固态电池之后,就不难看出,下一轮电动车价格波动,会来自半固态电池。

以蔚来为例,成本上看,其采用的卫蓝新能源的半固态电池,成本达到了2000元/kWh,也就是150kWh的电池包,成本就要30万元,折一辆ET5的价格。

虽然电池原材料成本下降,但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的生产研发成本居高不下,也无法有效地令电池成本下降。也就是说,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将进一步拉高成本,再搭配高阶智驾,下一阶段的高端电动车型,必将配置这两项核心技术。相应地,液态电池的产品,随着半固态电池的普及及大规模应用,将存在进一步的降价空间。也就是说,下一阶段的纯电车型,售价区间的跨度,可能会更大,通俗来讲,搭载不同电池和不同版本智驾的同一系列车型,可能只有外观内饰相同,使用体验感完全是两款不同的产品。

半固态电池上车,离全固态不远了?日本电动车还能玩下去吗

去年年底,丰田宣布2027年全固态电池才可能落地,是不是打脸了中国固态电池产业?

几个事实,目前固态电池的专利,近一半来自日本;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问题,还没能实现突破;成本,还降不下来。

开卷半固态电池,中高端纯电车型,价格稳定在30万以上?


数据上看,中国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卫蓝新能源和清陶能源能做到360Wh/kg,这两家分别是蔚来和上汽的供应商。昊铂宣传的“全固态”,今年2月份的媒体报道中,表示其能量密度为350Wh/kg,因此昊铂的“全固态”,其实也是半固态。

以电池能量密度划分,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的能量密度普遍以350Wh/kg+、400Wh/kg+和500Wh/kg+为标准,开发难度看,业内专家表示,准固态的研发难度与半固态完全没有可比性,可以理解为,半固态如果是0到1的研发,准固态或全固态不是1到100,而是0到100。

开卷半固态电池,中高端纯电车型,价格稳定在30万以上?


丰田早在2004年就开始研发固态电池,2014年就研发出了能量密度400Wh/kg的固态电池,为何10年了,还未能商用,原因就是固态电池直到目前还有很多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包括电池衰减严重的问题,安全性问题以及商用化成本问题。包括去年丰田宣布与日本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出光兴产合作的原因,也是共同解决商用化落地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如何以更低廉的成本推出固态电池。

中国也受到同样的困扰。比如清陶能源,其早前的报告显示,已经开发出了430Wh/kg的全固态叠片电池;卫蓝新能源同样也有420Wh/kg和600Wh/kg的固态电池出现在开发报告中;中科派思目前最高的动力电池能量,已经达到705Wh/kg的水准,是业内最高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电池企业,也达到了准固态或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的标准。

虽然中国的固态电池研发速度没有日本快,但目前也有着世界级的研发水准。只是和日本一样,商业落地还需时间。

开卷半固态电池,中高端纯电车型,价格稳定在30万以上?


因此,在固态电池领域,核心点就是低成本商用,谁能在更短的时间达成,谁就能占得先机,在电动车最核心部件的终极形态上取得领先。

以目前的速度来看,360Wh/kg的电池刚刚落地,商业化应用效果还需要市场验证,且电池性能还未经过市场的大规模验证,400Wh/kg什么时候能顺利落地,以市场角度来看,还不太好说。

不过,单看电池的发展,中高端纯电动车想在价格战上更进一步,看起来有些难了。除非半固态、准固态电池的研发制造成本,能持续下降。

结语:

目前宣传自己是固态电池的,一定是半固态电池,但半固态电池的落地商用,意味着全固态电池离测试不远了,也就离落地不远了。电池的进化除了能彻底影响电动车的实际使用效果,也能在混乱的市场中稳定住中高端电动车的价格,对于用户来说是好事。

现在就要看,中国的准固态、全固态电池,能不能领先世界率先落地了。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