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法规日益严苛和用车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造车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似乎正在逐渐走向主导地位,尤其是诸如本田i-MMD、丰田THS、吉利雷神、比亚迪DM-i等各类混动技术,它们的确能够降低不小的用车成本,但由于厂商制造成本和驱动形式的制约,再从购车、养车、用车多角度整体分析,就会发现如今主流的混动技术相比较传统的两驱燃油系统并没有什么质的提升。如果想要切实满足如今多种多样的实际需求,消费者反而还需要在购车预算、后期维保、四驱系统等方面付出更多成本。
所以当下混动技术的最优形态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来自长城的Hi4智控四驱电混技术架构,或许能给此问题一个相对完美的答案。
全新构型,混动四驱破界而行
Hi4,H(Hybrid)代表混动,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驱系统,顾名思义便可以看出Hi4架构与一般混动系统最大的区别就是增加了四驱功能,前轴由1.5L/1.5T高功率混动专用发动机+发电驱动一体电机+多挡混动专用变速器共同发力;后轴动力由一台高效驱动电机提供,无需依赖传统的机械传动轴等硬件,通过动力源双轴分布的混动全新构型,即实现了串并联四驱的电混架构。
四驱的益处显而易见,不仅能够在雨雪等极端天气的湿滑路面中获得更稳定的行驶体验,也能够在郊野等非铺装路面拥有远超两驱的通过性,况且Hi4架构能够在不受机械结构制约的情况下实现四驱功能,再配合电混系统先天的经济性优势,便可以更低的门槛大大拓宽生活半径,让每一次出行都能拥有自由自信的驾驶体验。
3擎9模,经济高效一省到底
Hi4架构以“全工况出行”为理念,提供纯电两驱、纯电四驱、串联模式、动力挡直驱,经济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9种不同的工作模式。行驶时通过对实时路况的监测和精准识别,智能切换不同模式,低速时采用更高效的纯电或串联模式,避开发动机的低效区域;中高速时采用传递链更短的发动机直驱;再配合多挡变速器,便可使发动机直驱介入的阈值更低,工作点直接落到高效工作区间,避免低效行为。同时在保持行驶平稳舒适的前提下最大化能量回收效率,大大节省能耗,真正做到了全工况效率最优,全场景驾驶无忧。
与此同时,Hi4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统还可通过对驾驶风格、环境温度、坡度、动力需求、行驶状态、雷达数据、导航数据及路况等数据分析,形成能量管理依据,控制智能SOC管理、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等六大系统协同运行,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率,相较传统混动系统的能量管理,Hi4架构下整车能效可提升约8%,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
精细调控,智控动力驾控随心
得益于前后轴双电机以及混动专用发动机的动力布局,和电机可控性极强的输出特性,Hi4架构还可以通过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实时分析驾驶员操作及车辆状态信息,再融合摄像头、雷达获取路况信息,智能识别不同的行驶场景,进而对前后轴的动力输出进行更为精细的控制,从而实现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及操控性的完美平衡。
电混四驱,配合iTVC极为精细的动力调控与分配,就意味着整车将拥有对不同驾驶场景和不同路况极强的适应能力,通过每秒百余次的路面实时反馈,毫秒级频次快速对前后轴扭矩进行分配及动态调节,即可有效抑制低附路面的打滑以及过弯时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趋势,全面覆盖日常出行场景,大大提升操控稳定性和驾驶安全性。
写在最后:
Hi4以经济性和四驱共生的全新面貌进入市场,以两驱的价格和能耗,实现了四驱的性能和体验,相比主流的两驱混动架构,这也是目前更加先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由此看来,Hi4不仅能够轻松满足如今多元化且快速发展的用车需求,同时也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混动架构发展方向的先驱性参考。Hi4带来的益处不单单在于让用户“买得起,开得爽、用得省、跑得远”;以技术革新等价平替两驱,推动进入全民电四驱时代,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根据搜狐汽车今年5月的报道,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已提升至20%,正式迈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城配物流这个占城市碳排的关键领域,正迎来从政策倒逼到价值自觉的历史性转折。
bZ5新车进化下线!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汽车行业的新规,好像从来没针对过合资大厂。
智能辅助驾驶险来了!到底靠不靠谱呢
蔚来广东实现换电网络全覆盖,全国布局加速
泰国罗勇工厂投产,长安汽车加速“三步走”,开创海外出口新范本
当夜幕降临,强光眩目、雨雾笼罩、行人突然横穿等风险如影随形,传统车灯仅能照亮前方百米,而视野之外的隐患却难以察觉。
尊界对江淮汽车有哪些意义?
长安启源Q07:15万级家庭SUV的全能担当,重新定义品质出行
当引擎的轰鸣与非遗的低语在时光中相遇,书写着属于汽车工业的文化自觉。
在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充电速度始终是人们关注焦点。今天,我们齐聚比亚迪兆瓦闪充体验活动现场。曾几何时,充电慢束缚着电动出行脚步,如今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强势来袭,改写格局。此刻,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项前沿科技的神秘面纱 。
何小鹏暗讽“蔚理华”,小鹏高管暗讽日产N7,小鹏飘了?
极氪私有化退市,吉利加速资源整合
20万公里无衰减,“开不坏的大马力E混动”真实车主的靠谱推荐
【中国杭州,2025年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投诉量激增,中消协点名行业三大痛点
在古今对话中,宝马要创造更负责任的未来。
5月12日,开阳实验室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安徽芜湖签约,标志着奇瑞全球开源计划首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地。南洋理工大学是享誉全球的创新研究先锋,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走在前沿。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如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产业集群方面及相关领域人才培......
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争议,工信部启动强制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