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立项至少2年的特斯拉低价车型,明年量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随着德国特斯拉工厂航拍到的“新车型”的曝光,特斯拉低价格车型(暂命名Model 2),也预示了这台车已经生产出了几台测试车。而这台车停放在了一台特斯拉Model 3旁边,也给了我们这台车尺寸上的一个参考信息,大概比特斯拉Model 3短了一个车头的长度;而且,这台Model 2是被架起来的姿态,也可以合理猜测整台车高度比Model 3有所降低。
那么,这台明年就可能要量产的特斯拉Model 2,大概率会融入一些特斯拉的新技术,例如降本层面的技术,尤其会在造车平台、生产层面、三电技术层面,会比现在的特斯拉Model 3有进一步的降本优势。
而这台还在测试阶段的小车,可能都融入了哪些技术?和哪些配置?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台车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低价格走量,所以它在底层的硬件使用上,首要任务就是低成本。那么,这台车的入门车型大概率是单电机+磷酸铁锂电池,这一点上基本在Model 3和Model Y都已经印证了。
所以,这台Model 2的电池、驱动单元基本已经可以确定了。
可以先从电池聊起,动力总成的核心零部件。外媒报道这台车的一些参数已经可以确认,相比起Model 3来说,Model 2的车身长度将会缩短15%左右,而重量会减轻30%左右;另外,电池的容量小25%左右,结合现在Model 3使用的最小的60kWh电池包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个电池包的容量,可能就是50kWh到55kWh左右的范围。
所以,这台车大致的尺寸和重量,是,长度4010mm左右、重量1.2吨左右,电池包用量50kWh起。而小电池包的材料,可以肯定的化学材料就是磷酸铁锂,价格优先的底层逻辑上,这台车用三元锂电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推测出电池的使用规格后,我们还能预测出充电效率以及电机的使用方案来。
这台车,有没有可能做800V?
这对于现在国产车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25万左右价位新车必备的一个配置。特斯拉的Model 2在2025年理论上是具备使用800V系统的可能性的,但,可能真的没有这个必要。首先,小规格的电池包即便配合上现在特斯拉的V3充电桩,最高能顶到230kW的充电功率也是个不错的水平。不过,如果为了降本的话,会给这车升级,来减轻400V架构下线束的使用(主要是重量),对应的可能不会给到特别高的高压值。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会做,但不会像国产车一样给那么高的高压。
电机层面浅聊几句,用目前的信息和现有的特斯拉技术,来分析这台车的用料,有些看不透。原因在于,Model 3/Y到Model S/X甚至到电动皮卡,特斯拉在做的是技术升级和创新,而不是去考虑车型零部件成本上如何继续下探。
所以对Model 2来说,特斯拉在这台车电机上要考虑的几个点大致会是,保住性能继续要用永磁电机,那么对应的成本会拉高;同时需要电机的小型化处理(CTC电池+一体压铸可能也会有),降功率是必然的;这台车主打性价比,所以比起它的动力性能,更应该注意的是它在能耗端的新技术突破(这是特斯拉的强项)。
如果用800V架构,碳化硅用量也不会做到和Model 3一样的48颗,应该是对半砍的碳化硅用量。
结合400km左右的续航来聊的话,55kWh左右的电池包,跑车这个成绩基本上就是1kWh跑7km左右的水平,所以就不用期待这台车跑特快了。电机功率,可能只有100kW左右,主要还会优化能耗表现的,10层扁线绕组这个技术可能不会再来了,应该是往下降的绕组级别例如8层的绕组方案应用的可能性更大;毕竟绕组数量对应转速更高,高转速(还加大了散热难度)在低功率电机上出现,有这个必要吗?
以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效率和成本来看,只要特斯拉新款的低价车型售价在18万上下,是可以具备不错吸引力的。而特斯拉除了在软件、三电技术的优势之外,在生产工艺环节,也有创新的能力,这里要说的是大型一体压铸零部件。
注意两个细节,宏图第三篇章里指出过,一台紧凑型车型的终极销量目标是4200万辆(全球);第二个细节,这台车有SUV和轿跑两个版本,同平台生产。既然如此,那我们可以合理的猜测,这台车的一体压铸零部件可能是特斯拉全系车型中最大的。
在生产Model Y的时候,上海工厂的一体压铸件吨位是6000吨;在生产Cybertruck的时候,得州工厂有一台9000吨一体压铸机(压铸车底零部件与车身用)。然后,特斯拉从2023年开始就一直在找一个16000吨的一体压铸机。
其实以上几个信息组合起来看,需要大批量、大规模的生产,双车同平台生产有很大一部分零部件是通用的尤其是底盘零部件。所以,特斯拉需要一个可以整个压铸底盘的压铸机,而且也需要一个良品率较高的机器来解决这个问题。而16000吨的压铸机,锁模力是压铸机保持模具闭合的力;如果锁模力不足,铸件就会出现沙眼、硬度不够等缺陷。
由于车身长度的缩短,底盘可能缩短到4000mm以内的长度,底盘零部件或许有两种拼接方案,一种是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案整体压出来,底盘做一体化的设计;第二种保持和现款Model Y一样前、后底板压铸,来拼接中间车身(包括CTC电池在内)。但,我个人其实更倾向于第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案,不然说不通16000吨压铸机出现的理由。
用大面积的压铸件之后,减重、降成本是最直观的体现,到消费者角度来说,更轻的车重会带来更好的能耗表现,同时也可以让电池用量有所下降达到50kWh左右。但可能需要面对的,是比Model Y更贵的维修费用。
这么一台奔着低价格、走量去的产品,不用在三电技术和动力性能上抱有太多的期待,尤其是它的上限能力,而是应该大概清楚这台车的下限在哪里。50kWh左右的电池包,需要面对真实续航可能也就400km左右,需要面对小电池包散热的局限性导致充电速度慢的问题,充电速度看齐Model 3的1小时就是不错的表现,但目前可以预测的是这台车为了降低电池的散热难题,50kWh电池包快充可能要保持在1h左右,这么来看,比现有Model 3降低了17%左右的充电速度。
然后,这台车的优势目前可以看见的,是CTC带来的空间上的优势,尤其是这种小车还要塞下50kWh左右的电池包,底盘空间是非常局促的,用CTC一体化电池的话,起码能保持一个车内座舱地板的平整性和纵向空间的得到一定的释放。关于座舱的配置等,现在不确定性太大,没有更多的车内照片做支撑,现阶段很难给一个参考。
5月8日,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其首款液晶调光膜“墨影瞬光”的全球首车上市媒体沟通会,正式向大家介绍海优威汽车事业部及其液晶调光膜产品和POE皮革产品。在4月18日上汽智己的全新L6预售会和近期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智己用首发位置重点介绍了其瞬感天幕,并介绍其为“防晒......
日前,理想汽车针对旗下L系列车型发布了智能焕新版,价格不变,主要对智驾和配置进行了升级。在购车权益方面,L系列车型均有3年0利息金融方案,理想L9定金5000元抵扣1.5万元,其他车型则是定金5000元抵扣1万元。
但有些车型虽然尺寸大但转弯半径小,开起来也能做到小型车一样灵活,所以买中大型SUV要看转弯半径。比如腾势 N9, 其搭载了易三方技术,通过后轮与前轮反向偏转,融合后双电机差动控制实现了最小转弯半径 4.65m , 是同级 SUV 转弯半径最小车了,开起来也远比同级大型 SUV 灵......
户外LED广告屏高清防水LED大屏幕【联诚发】
沃尔沃发布SMA超混架构,全新XC70正式亮相
夏日还未真正到来,小米汽车却已经进入多事之秋,5月的开始,站在流量高点的小米汽车成为了舆论的中心。 而事情的开始,正是小米汽车高速扩张下埋下的隐患。
比亚迪4月销量破38万:辉煌背后,挑战几何?
头部是玩家,剩下是玩具。
辅助驾驶芯片进一步升级
问界 M8 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赛力斯和问界在今年一季度以来的被动局面。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各大车企第一季度财报也相继出炉。 旷日持久的价格战终于在财报营收上体现出负面影响,包括上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在内的多家中国车企集体下滑,仅比亚迪一家营收保持正增长。 国外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特斯拉、奔驰、宝马、法拉利、福特绝大多数企业的......
岚图琥珀电池:首批获得动力电池新国标认证,不起火不爆炸
在西安,美女小姐姐带你一起抢先试驾东风奕派2025款eπ007,颜值更高,操控更好,都说它是圈粉新一派年轻人
问界M8在4月20号开启交付之后,在网络上看到了不少发提车的,简直看得我们心痒痒,今天终于让我们等到了,我们的问界M8终于可以提车了。今天一起来看一下问界M8提车的服务究竟是怎样的。
小米智驾更换马甲,雷军认怂了?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发布 辅助驾驶芯片升级,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底盘、豪华配置再升级
交付量喜人,腾势N9产品力被认可,转弯半径比A0级车都小?
海狮07DM-i正式上市:超百项全系标配,16.98万元起售
特技表演意外翻车,网友排队求事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