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晰的记得,在2018年底时,广汽本田对外公开说2019年将推出改款缤智和上新奥德赛锐·混动两款新车,可就在今年第三季度,一款神秘的SUV揭开了面纱,从谍照曝光、到定名皓影、到预售价发布,广汽本田仅仅用了3个月,不出意外的话,皓影将会在2019年底正式上市,并成为同级市场中的终极大Boss,因为它找到了友商的痛点——不够高级。
我们在分析汽车市场时,往往喜欢强调先行者优势,毕竟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可能会成为规则制定者,但是,皓影的到来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迟到的王者”。
作为一款紧凑级SUV,皓影在进入市场前已经对竞争对手做足了分析,比如在外观设计上,皓影强调的高级感是同级不常见的,锐利鲜明的线条,羽翼式LED远近光灯都在体现它的高阶和精致。看看同级的RAV4荣放,走硬派设计路线,同门兄弟CR-V,属时尚简约风格,而奇骏的设计,实在是有点保守……
广汽本田将皓影定位为首款中级SUV,但从车身尺寸来看(长宽高分别为4634mm/1855mm/1679mm,轴距为2661mm),它在车市中更应该列入紧凑级SUV行列,不过,在经过一天的试驾后,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皓影将自己定位成中级SUV没有任何问题,它在动力表现和空间表现绝对有越级的实力。
在本次试驾中,我们分别体验了汽油版(锐·T动)和混动版(锐·混动),汽油版车型采用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42kW,峰值扭矩243N·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CVT变速箱;而混动车型采用的是2.0L发动机+电机的组合,综合最大功率158kW,峰值扭矩315牛·米,与发动机匹配的是E-CVT换挡机构。关于驾驶表现,我们先说汽油版车型。
从数据上来看,汽油版车型142kW的最大功率十分抢眼,甚至已经超过一些2.0T低功率发动机了,而在实际驾驶中,1.5T发动机的动力表现也比较充沛。起步阶段,皓影的行使感受比较厚重,这是强调高级感的做法,值得称赞的是,当你快速起步深踩油门后,车辆提速反应很快,但加速感并不会让你觉得强劲突兀,再配合上CVT变速箱先天平顺的优势,皓影加速时的从容感是同级少有的。
中高速阶段,即便皓影汽油版车型只采用1.5T发动机,但它的动力储备良好,当我们在高速上80km/h巡航时瞬间踩下油门后,车辆提速的反馈还算不错,但并没有出现较强的“推背感”,如果你仔细观察时速表,可以明显看到车辆加速过程并不慢,只是被调校的很稳。
而关于转向方面,皓影的方向盘手感适中,不轻不沉,指向性在同级属于上等水平,方向盘基本没有虚位,完全可以称得上“指哪打哪”。而关于悬架调校,皓影采用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在经过连续减速带时,车辆吸收震动的能力良好,而且没有出现跳动,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
从皓影汽油版车型的表现来看,它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家用需求,即便发动机的排量只有1.5T,但你完全不会觉得它动力疲软,这种表现其实和几年前上市的冠道1.5T车型非常相似,当所有人都认为小排量发动机无法满足冠道时,本田用大功率征服了消费者。不过,如果你希望皓影能带来更多的驾驶乐趣,那么不妨考虑一下混动车型。
混动版皓影采用的是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相比上一代“产品”,它最高热效率大幅提升,在保证动力的前提下提升了燃油经济性。而在工作模式上,它分为EV模式、混合动力行驶、发动机行驶三种。起步阶段,电机的加持使皓影的提速非常快,如果深踩油门,内燃机会快速介入工作,在这过程中没有任何顿挫,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
而在中高速巡航时,电机同样占主导,不过当你快速踩下油门后,发动机会替代电机工作。我们同样是在80km/h时深踩油门,车辆的提速反应非常快,直至120km/h依然能保持较强的动力输出。整体来看,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还是比较智能的,它能精准的判断车辆行驶状态,电机和内燃机在行车电脑的“指挥”下发挥着最佳效能。
接下来是很多消费者最为看重的驾驶乐趣一项。
首先要说明的是,皓影的混动版比汽油版动力输出更为直接,尤其是在中低速加速时,电机“零延迟”的输出直接果断,其次是操控方面,混动版皓影的转向手感更沉一些,有一点点性能车的感觉。另外在指向性方面,混动版皓影同样表现出色,在山路上高速过弯时,手感偏沉且精准的转向能进一步提升驾驶乐趣。最后是悬架表现,同样是在高速过弯,我能明显感觉到它的支撑性良好,弯道中基本上没有出现侧倾,这对于一台SUV来说实属不易。
整体来看,无论是汽油版皓影还是混动版皓影,都在驾驶方面表现良好,但由于两者所面对的人群不同,所以调校风格还是有差异的,汽油版负责吸引务实的人,而混动版照顾了想要驾驶乐趣的消费者,如果一定要在两者之间做选择,我个人更偏向混动版。
在文章结束前,我必须说明下——皓影的空间表现有些逆天了!皓影的轴距只有2661mm,但本田在空间利用上是行业顶尖水平,我们的试驾教练身高183cm,后排乘客185cm、体重110kg,不夸张的说,后排乘客可以随意找到舒适的坐姿,这是本田的一贯优势,但同时是这个级别产品的重要卖点。
另外还有一点要说的是,皓影还具备一些商务属性,后排扶手上装配了车辆控制系统,它能控制天窗、多媒体娱乐系统等,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冠道在上市时提出的“请重要的人一起乘坐后排”的理念,当你的后排足够大和舒适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豪华和越级,从这方面来看,皓影和冠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写在最后:
一天的试驾虽然短暂,但皓影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高级感是目前同级合资SUV中少有的,这将成为它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想要在未来市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非易事,皓影在产品上已经足够出色,接下来就是价格了,从目前给出的18万元起售的预售价来看,皓影已经让很多友商有危机感了。
每逢五一黄金周,是中国家庭出行的高峰期。
买中大型SUV要看转弯半径,问界M9、理想L9、腾势N9、奔驰GLS和揽胜,究竟谁能更胜一筹?腾势N9凭借着“易三方技术 ”黑科技和大角度的后轮转向,没有压到边框,对比其他几款车型,腾势N9画出一个最小的8字,这也意味 N9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狭窄极限场景,也能更加轻松地通过......
热销大型SUV里,哪款操控更灵、转弯半径更小? 为直观呈现,用问界M9、理想L9、腾势N9、奔驰GLS、揽胜这五款车型,固定方框画8字挑战,比拼转弯半径与灵活性。 测试中,搭载“易三方技术”与后轮转向的腾势N9表现惊艳,全程未压边框,轻松画出完美8字,确实是“大车身,小车感”。
现在不少家庭买车都爱选大型SUV,但开过的人都知道,车越大 麻烦越多。特别遇到出地库、窄路掉头这些日常场景,方向盘都快搓出火星子了,还得来回倒好几把方向,搞不好就蹭马路牙子。 最近有媒体做了个有意思的测试:把问界M9、理想L9、腾势N9、奔驰GLS和路虎揽胜这五台车长超5米的大......
近日,2025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完美收官,中国骑手表现亮眼。
比亚迪天神之眼C驾驶辅助实际体验比想象的还好用?全场景实测后揭晓答案!
销量超1.5万台 十万出头可入手 星瑞东方曜今朝版值得考虑吗?
大型SUV车身长度一般都超过5米,车辆的转弯半径通常比较大,导致驾驶难度高、灵活性较差,开起来非常笨重。在面对出地库、窄路掉头等日常场景,都要反复倒车调整,还很容易剐蹭,对新手小白很不友好,所以买大型SUV一定要看转弯半径。 热销的大型SUV哪个操控更灵活,转弯半径最小?为了更直......
开大车的朋友肯定懂这种痛:地库拐弯倒三把,窄路掉头急一身汗,侧方停车恨不得下抬着车走…所以!买中大型SUV一定一定要看转弯半径!!毕竟车身超过5米,灵活性差真的分分钟让你崩溃。
在5月4日的直播活动中
热销的大型SUV哪个操控更灵活,转弯半径最小?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大型SUV的转弯半径和灵活性,挑选了市场上热销的五款大型SUV(问界M9、理想L9、腾势N9、奔驰GLS和揽胜),挑战固定方框内绕行画8字,横向对比五车的转弯半径及灵活性。
在以往MPV的传统印象中
入门裸车不到20万起 空间大可选性高 日产探陆能否平替汉兰达?
阿维塔07纯电探索版开了1000km,分享真实体验
50多万的车,仪式感肯定是要拉满的。
#大型豪华SUV画8字横评# 买中大型SUV要看转弯半径,一个视频带你直观感受5台豪华SUV转弯表现:问界M9、理想L9、腾势N9、奔驰GLS和路虎揽胜画8字横评
买中大型SUV要看转弯半径,腾势N9转弯半径遥遥领先
之前拍了几期理想MEGA的视频了,但是一直都没看到他的底盘,今天我们把它抬起来,看看MEGA的驾乘下限究竟如何?
其实最近各家都在逐渐更改智驾信息,但小米这回把官网和车型身上所有“智驾”标识都替换成了“辅助驾驶”却获得了很大的关注,毕竟这也代表了对汽车工业和流量文化的一种反思。
长安星卡加长版仅售3.99万元起,相比同级竞品拥有更大装载能力和高效发动机,称得上是一台致富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