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三个半小时直播,应该让不少定了基础版的人后悔了。
小米SU7 Pro版的首发,是通过直播的形式来展示的,重点不是这台车,而是续航最终达成率、能耗表现以及城区NOA功能的实测。最后的结果,就是小米SU7 Pro版本的直播没翻车,挺顺利的。
路线是上海-杭州交付中心,全程三个半小时左右;而实际行驶大概177km,期间实测了高速NOA和城区NOA,功能完成度挺高的,这也是没翻车的最大因素。然后,电池出发状态是98%电量,预估可以行使638km,最后消耗24.5度电量表显里程掉了214km左右,所以最后的达成率大概在83%。
那么,这次的直播过程中,还有什么细节值得我们注意的?
这次小米SU7 Pro版的直播测试,城区NOA路段的挑战是集中在了上海城区的早高峰时间段,行驶路线是会经过很多繁华路段以及一些普通的居住区,这相对来说,是增加了小米SU7 Pro版的城区NOA功能挑战难度。不过,最后的测试结果,还不错。
智能感知硬件,已经到顶了。
这是对硬件的一个客观评判,小米SU7 Pro版的智能驾驶硬件,用的都是好东西,而且都是目前这个价位以及这个级别中能拿到的最好的方案。有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综合算力508TOPS,3颗毫米波雷达、11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1颗128线激光雷达。那么,拿着不错的硬件,做出来的城区NOA表现到底怎么样,这才应该是用户关注的点。毕竟这钱花了,如果体验不好的话,硬件用的再顶也没用。
看完整个城区+高速NOA的功能测试之后,对于功能的实现,我的感觉是整体偏向保守的策略,来确保可以减少接管率和顺畅的完成从A到B点的驾驶体验。
首先,在基本功能方面,小米的城区NOA能识别的模型还算比较广泛,除了常见的家用车、货车之外,对自行车以及电动摩托车等,都有了相应的模型,这就给智能驾驶系统的判断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然后,通过直播的测试过程,也能感受的出来小米的城区NOA对于识别横穿马路的自行车、突然掉头的车辆,都能做到精准识别,并且可以采取具有“防御性”的制动操作,例如与前车保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来。而且,直播画面在制动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剧烈抖动的情况发生,这个细节可以透露出一个细节,就是车辆制动的过程是比较细腻的,而不是那种一脚刹车踩到底让车停下来。
直播的另一个画面,是卢伟冰驾驶的小米使用城区NOA时,被接管了两次。而在我看来,应该是保守的驾驶策略,让这些接管出现的。第一种情况,是城区NOA系统识别出了可能有危险情况发生,然后减速,但这种减速情况过于保守,被接管;第二种情况,是智能驾驶规划路径,和驾驶员意图不一致等。这些看来都不算硬伤,可能城区NOA的驾驶风格和驾驶员的驾驶风格不一致导致的。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点,是这次城区NOA并没有对乡间小道、复杂且道路标志线不清晰的路段进行测试;所以,在我们能看到的宽阔城市道路中的小米城区NOA表现确实“没翻车”。
再之后,是在高速NOA工况下被别车。从直播画面来看,小米的高速NOA整体逻辑,是以限定速度在左侧车道行驶,遇前方车辆的速度比较慢时会从右侧超车,然后再回归到左侧车道,临近下匝道前再往右变道。而且,整体的高速NOA策略,和城区NOA相反,是比较激进的那种风格。
而被别车的时候,车辆处于长实线车道内,所以站在正常行驶角度,小米SU7 Pro版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站在正常驾驶操作来看,无非就两种选择,减速让出白车超车空间;提速通过,给白车留出超车空间。但智能驾驶对于这种意图上,还不太能区分出相邻车道内的车辆是否想要超车。
所以,个人感觉这次“被别车”并不能说明高速NOA功能做的不好,反而在前车并线进来之后,在采取制动之后车辆没有明显的点头、刹停等情况的发生,其实这也说明了在某种程度上,高速NOA功能细节上的处理不错。
关于这次直播,雷军大概想秀的,续航里程都是次要的,而最主要的还是高速+城区NOA功能,结果是好的,顺利完成了,而且功能实现度挺高的,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功能起码在交车的时候稳住了。
然后,咱们聊聊直播之外的事情,关于电池。
小米SU7 Pro版本,用的也是磷酸铁锂电池包,电池容量94.3kWh,续航里程830km;而入门版,用的是73.6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包。但充电速度上,Pro版本的电池包充电速度更慢,同样快充工况,94.3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包需要0.5h(30分钟)而73.6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包,需要0.42h(25分钟左右)。大电池包充到80%的话,会比小电池包慢5分钟左右。可能有人会觉得,无所谓就慢5分钟,同样也挺快的了。
但是,这个充电速度不合理。
快充需要0.5h的充电时间,也就意味着这台车的充电级别只有2C的等级,而用着刀片电池的入门版,要是再细致一点的话,充电级别可以达到2.4C(当然,这种分级普遍还是取整数来划分的)。而这也就意味着,小米SU7 Pro版用的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并不是完全体,而是在快充能力上做了一些调整。
作为参考,同样使用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的极氪001的快充时间,仅仅只有0.19h,大概是11.4分钟左右。而这种表现,是符合4C级充电的表现的。究其原因,差在了高压平台上;极氪001使用神行电池的车型,用的是800V高压,所以它的最大充电功率表现更好达到546kW左右,做到4C级别的充电能力,相对来说就更简单一些。
但是,小米SU7 Pro版本用的依旧还是400V高压系统,所以它所使用的神行电池,并没有达到4C的级别,应该是由于整车电压架构导致的。
为什么用神行电池,却不用800V架构,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量。而用400V之后,可能会给电池包的散热、热管理等层面,进行一些调整,来释放更多的成本。这么来看,Pro版和入门版,在电池上的差异,无非就是前者的容量更大,但充电速度却更低了,如果站在充电速度的层面来看,2C级别的充电能力,不太Pro。
OMEN暗影精灵 11 游戏笔记本(后简称暗影精灵11)可以说是近期关注度比较高的游戏本,硬件规格主流,性能释放不低,关键是价格太香了,国补后RTX 5060版本最低也就6000多一点,RTX 5070版本国补后最低甚至低于7000元,性价比放在一线品牌中十分突出。今天我拿到了暗......
今年中国618购物节提前至5月13日鸣锣开市,各大电商平台试图通过拉长战线刺激消费。Tech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 尽管此举带动平台总成交额(GMV)实现增长,但智能手机市场却呈现出复杂图景:销量整体持平,销售额却因零售价格普降而遭遇下滑。
容声冰箱携“寻鲜之旅”养鲜答卷鲜耀南博会!
炎炎夏日,当城市在热浪中喘息,无数家庭的厨房正化身“高温孤岛”。这种困境催生了一个新兴市场:厨房空调。然而,一面是高速增长,一面是家庭渗透率仍不足1%的现实,这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究竟是真正的生活刚需,还是企业炒作的精致鸡肋?
这几年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表现可以说是又便宜又好用,消费者们也习惯了国产高品质新能源车带来的优秀用车体验,甚至经常在系统UI好不好看这种细节问题上给产品挑刺。
发动机质量日系遥遥领先,但要说技术还得是德系!
日前,多个招聘平台的招聘信息显示,潮玩巨头泡泡玛特正在招募小家电研发工程师、工业设计师等专业人才,月薪在1.5万-2.5万元,岗位职责明确指向复古小冰箱、咖啡机、早餐机的开发流程,甚至要求十年以上家电行业经验。这家以盲盒玩偶风靡全球的企业,正在向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伸出触角——......
想让迷你主机更流畅?金百达DDR5 5600笔记本内存提升的不是一点点
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正迎来中韩巨头深度较量的关键时期。一边是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巨头,凭借深厚的显示技术底蕴和品牌积淀强势布局;另一边则是以TCL、海信为首的中国军团,以极具性价比的创新技术与灵活策略发起冲击。这场交锋的核心焦点,已鲜明地聚焦于新型显示技术路线的争夺:......
当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结束一天忙碌的人们总会期待一场舒适的沐浴 —— 它不仅是身体的清洁仪式,更承载着卸下疲惫、焕活身心的期待。然而,传统热水器长期困于 “恒温”“节能” 的功能内卷,让沐浴体验停留在 “有热水用” 的基础层面。
挂耳式耳机什么牌子好?怎么选?开放式耳机测评推荐
好开 够稳 更聪明 | iCAR V23以全能实力燃爆昆仑决世界格斗冠军赛104
在生物柴油上涨的推动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随之修复。
罗姆宣布,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8003”。
“一家在海外市场已经很有知名度的中国电视品牌,利用其现有渠道转做空调,但其净利润率仅为3%。”2025年6月底,深圳“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的发言引发关注。
智能驾驶当下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从L2级别辅助驾驶向L3级别自动驾驶迈进,另一个就是实现算力硬件的自研,比如说小鹏即将在G7上首发上车的自研图灵AI芯片。哪怕是财务状况一直紧张的蔚来,也在不遗余力推动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的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激烈角逐中,“打死不做增程” 的呼声背后,是对更优技术方案的探寻。长城汽车的 Hi4 技术应运而生,以破局者之姿,重新定义混动四驱新标准,尤其是在与增程技术的对比中,优势尽显。
强到没朋友,指纹加密+100W快充,这款至高8T硬盘盒颠覆我的体验
全新荣耀一步不退!“V587”AI全家桶以自研技术重构终端生态
中国车企自动驾驶正经历量产普及、技术跨越、生态输出的三阶跃迁,2025年也将是针对L3级自动驾驶量产的爆发元年,中国车企需把握数据主权与技术普惠双轮驱动,构建全球智能汽车新秩序。我们在家“坐等”新车上门的时代,也许就在不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