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车市“黑马”到销量、口碑双遇挫,深蓝汽车怎么了?

从车市“黑马”到销量、口碑双遇挫,深蓝汽车怎么了?

车圈能见度 7028浏览 2024-06-03 IP属地: 重庆

从车市“黑马”到销量、口碑双遇挫,深蓝汽车怎么了?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11月摄于上海车展

从新能源“新生”到车市“黑马”再到“马失前蹄”,背靠长安汽车的深蓝品牌走出了一条迅速冲高又回落的跌宕之路。

数据显示,今年4月,深蓝汽车销量为1.27万辆,前4个月的累计销量为5.28万辆。月均超1万辆的数字看上去还可以,但深蓝汽车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28万辆,目前仅完成了18.87%左右。

并且,深蓝汽车当下共有深蓝SL03和深蓝S7两款车型在售,其中首款车型深蓝SL03曾创造上市第5个月单月交付即破万的神话,如今两款车型单月销量相加才破万,怎么不算退步明显?

不光是销量增长碰壁,《车圈能见度》注意到,有关深蓝汽车的质量投诉也一直居高不下。全国汽车消费者投诉受理处置服务平台《车质网》显示,2023年,针对深蓝SL03的投诉量有532起,排在自主车系的第11位。

与此同时,与“同门兄弟”阿维塔一样,深蓝汽车仍处于“赔钱赚吆喝”的阶段。根据长安汽车2023年年报,去年深蓝汽车营收为258.83亿元,净亏损为29.99亿元。由此看来,曾多次加入“降价大军”的深蓝汽车,进一步以价换量的空间已十分有限。

按照官方回应的话说,深蓝汽车正处于战略投入期。只是在销量和口碑的双重考验下,深蓝汽车还需要多久才能带来利润?

1

昙花一现?●

作为长安新能源持续向上的重中之重,深蓝品牌诞生于2022年4月,彼时长安汽车发布了最新企业发展战略,重点聚焦在新能源领域,对外正式发布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介绍,深蓝品牌是为Z世代的新能源用户而来,象征着探索、生命、科技、未来。

从入局的时间点看,长安深蓝显然是姗姗来迟。那会其他自主品牌早已在亲民和高端新能源领域完成布局,就算是和同门的阿维塔相比,其也是足足晚到了三年多。市场普遍认为,长安深蓝要杀出重围,难度颇高。

令人意外的是,长安深蓝起步就是冲刺。2022年7月25日,长安深蓝首款战略车型SL03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纯电版、增程版、氢电版三种能源形式、4款配置版本的车型,官方指导价16.89万-69.99万元。上市当晚,33分钟订单量即突破1万辆。

相当于长安深蓝SL03刚上市就火爆“出圈”,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还只是开始。到了2022年12月,长安深蓝SL03的交付量直接秒杀当时的“蔚小理”,终端交付量达1.17万辆,环比增长42%,成为国内最快实现交付破万的新能源品牌。

不仅如此,在乘联会发布的2022年12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上,长安深蓝SL03还没有一点点防备地冲上第九名的位置,此后2023年1月又升至第八名,可谓是“快准狠”。

也因此,长安深蓝不仅获得了车市“黑马”之称,还在去年3月得到了更加聚焦发展的机会,正式更名为“深蓝汽车”,目标是未来十年,成为世界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

遗憾的是,高光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匹“黑马”在向前奔跑的过程中却渐渐慢下了速度。就在更名之后的两个月,也就是2023年5月,深蓝SL03的交付量已经从超万辆下滑至7021辆。

2023年6月底,深蓝汽车第二款车型深蓝S7正式上市交付,新车是深蓝汽车的首款中型SUV车型,共推出5款不同配置,增程式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4.99万-16.99万元,纯电版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8.99万-20.29万元。

本以为有两款车助阵,深蓝汽车的销量将再一次迎来爆发,并越发稳定。结果深蓝S7似乎走上了深蓝SL03的老路,交付第二个月便达成破万高度,后续却渐渐乏力。今年1-4月,两款车合计交付量分别为1.7万辆、9994辆、1.3万辆和1.27万辆。

意味着现在深蓝汽车两款车合计销量,也就比2022年底深蓝SL03一款车的销量多一点。另据懂车帝数据,今年1月,深蓝S7销量尚有9109辆,4月只有5492辆,下滑明显。而深蓝SL03去年10-12月销量基本能保持在6000多辆,今年4月已经下滑至4524辆。

所谓的车市“黑马”,似乎只是昙花一现。

2

口碑重创●

在《车圈能见度》看来,深蓝汽车之所以爆发力难以持久,首先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有关;其次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也让包括深蓝汽车在内的品牌乱了阵脚,不断陷入背刺“老车主”的舆论争议中;更重要的是,其品控问题亦愈发凸显。

比如深蓝汽车就几度遭到车主们的集体投诉。先是2022年11月,全国综合性质检宣传网络媒体《中国质量新闻网》曾公开报道,多达40位深蓝SL03车主投诉称,购买的长安深蓝SL03车内摄像头等处存在电流噪音的现象,严重影响驾驶状态和情绪。

根据当时报道,有车主表示,长时间处于电流噪音的情况下,会出现耳鸣的情况,十分刺激精神状态且心情比较烦躁。并且屡次到店维修后中控屏幕噪音仍无法消除,增程版车型同样无法避免。

进入2023年,315前夕,长安深蓝SL03车主集体向长安汽车公开发出维权信,反映深蓝SL03涉嫌虚假宣传、故障频发、恶意降价等行为。从声明中可以看出,参与维权的车主们普遍认为,深蓝汽车面对车辆故障不予妥善解决,致使他们已对品牌及车型品控丧失信心。

甚至这些车主质疑深蓝团队通过招募大量水军及合作公安公司,在各平台打压车主投稿行为,干扰车主对车辆问题的正常反馈,要求团队在主流媒体刊登正式的问题解决措施及权益发布公告。

这还没完,到了去年11月左右,网络上出现了一封疑似深蓝老车主联名签署的《致深蓝汽车CEO邓承浩的一封信》。信中,深蓝老车主针对深蓝汽车发布深蓝S7i和深蓝SL03i两款智驾车型表达了不满。

不满原因在于深蓝S7i和深蓝SL03i的发布让老车主们措手不及,他们中很多人购车才一两个月,甚至还有刚下订还没提车的,在新车型发布之前完全没有任何消息流出。

此外,这些老车主还表示:“表面上同配置的智驾版比普通版贵1.5万元,但是智驾版送保险以及上牌费,算上权益,智驾版比普通版仅贵了1万元。”这让他们感觉到了“背刺”,希望能够得到原价置换智驾版的服务。

车主们在购买某个品牌某款车型之初,肯定是抱着信任品牌的态度去的,在一次次的故障和“背刺”过后,信任度被消磨、口碑遭到重创,自然不利于品牌的长久发展。

《车圈能见度》统计发现,在《车质网》平台,2023年,针对深蓝SL03的投诉量有532起,排在自主车系的第11位。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与宣传不符、车内异响、影音系统故障、座椅故障等。

销量、口碑双下滑,恐怕会让深蓝汽车接下来的路走得没有那么顺利。今年,深蓝汽车的销量目标是28万辆,要想完成没那么容易。

3

何以翻盘?●

不仅仅是销量和口碑的问题,与很多新势力一样,深蓝汽车目前还没能摆脱亏损困境,需要长安汽车的持续“输血”。

今年4月17日,长安汽车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512.98亿元,同比增长2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27亿元,同比增长45.25%。

而这里面,深蓝汽车算是一大“亏损包袱”。2023年深蓝汽车营收258.83亿元,净亏损为29.99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是31.9亿元。

对此,长安汽车方面的解释是,报告期内,深蓝汽车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丰富深蓝品牌产品线,加大研发投入,导致亏损。但还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深蓝汽车到底是哪方面导致亏损的?长安汽车方面并未直接回答,只表示,报告期内深蓝汽车处于战略投入期。

其实对于一个成立刚两年的汽车品牌,我们要求其盈利有些过于“强人所难”了。比较让人担忧的是,一边是被价格战裹挟而不得不薄利多销,一边是降价促销也难以提高销量规模,这样的情况下,深蓝汽车何时才能实现盈利?

就拿今年来说,2月13日,深蓝汽车宣布旗下的深蓝S7纯电动版售价下调1万元,经过此次降价之后,深蓝S7纯电动版新的指导价区间为16.99万-19.29万元。

2月20日,深蓝汽车又宣布旗下SL03全新纯电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5.69万-17.39万元,相比原纯电版,新车起售价降幅达2.7万元。

2月28日,深蓝汽车再次宣布推出SL03/S7荣耀版车型,限时现金优惠1万元。优惠后,深蓝SL03荣耀版起售价13.99万元,深蓝S7荣耀版起售价14.99万元。

牺牲了利润,但最后从销量数据看,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提振销量成了深蓝汽车的当务之急,但如果以价换量都难以奏效,只能寄希望于新车型的发布了。

有消息称,深蓝汽车首款中大型SUV G318车型预计将于近期上市。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发文预热称,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时代变了,燃油硬派的时代结束了,深蓝G318在空间利用率、座椅舒适性、底盘调校、隔音降噪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

不过,硬派越野车本身受众相对较小,能否为深蓝汽车贡献大规模的销量首先是个问题。其次在这一领域,深蓝汽车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也众多,像是比亚迪的方程豹和仰望、吉利的雷达、东风的猛士等,深蓝G318要从中分一杯羹亦有压力。

不可否认,背靠长安汽车和凭借优越的性价比,深蓝汽车有着不错的开局。但造车是一场“马拉松”,比的不光有爆发力,还有耐力,要跑到最后才算赢家。

作者 | 柏源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圈能见度 8752粉丝    1049作品 关注 带你看最清晰的汽车圈。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