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德车企发声反对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德车企发声反对

买车网 1276浏览 2024-06-14 IP属地: 北京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靴子落地!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方案将于7月4日起实施。

具体来看,三家被抽样的企业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欧盟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对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平均加征21%的反补贴税;未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被加征38.1%的反补贴税。

据了解,目前欧盟对所有进口车征收10%的关税。以此计算,方案实施后,比亚迪出口欧洲需要缴纳27.4%的关税、吉利汽车为30%、上汽集团则高达48.1%。

除上述三家车企外,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企业还包括:爱驰、江淮宝马奇瑞一汽、长安、东风、长城、零跑、南京金龙、蔚来和小鹏,需额外缴纳21%关税。此外,特斯拉则通过理由充分的申请,为其在中国生产并出口到欧洲的电动汽车争取到了单独计算的税率。

消息一出,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事实上,此次欧盟委员会征收的反补贴税,税率之高超出了外界预期。欧洲专业机构Rhodium曾预计,欧盟将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不会超过19%,因为全球对发现有补贴的行业的平均惩罚性关税均为19%。

有分析指出,欧盟大幅提升关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外界对于中国电动汽车低成本的过度解读。据悉,欧盟委员会初步得出结论,中国电动汽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补贴”,并宣布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符合欧盟利益。“大量以人为低价进口的中国补贴产品涌入欧盟,对欧盟工业构成了明显可预见且迫在眉睫的损害威胁。”

商务部等多方回应:反对、敦促与维护

在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后,多方已经明确了对此事的态度。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强烈反对,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强烈不满,中国产业界对此深感失望、坚决反对。

在此,中方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这起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的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的利益。

“保护主义没有前途,开放合作才是正道。”林剑表示,我们敦促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布消息称,希望欧盟委员会不要将当前产业发展必经的阶段性整车贸易现象视为长远的威胁,更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要避免损害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维护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针对部分西方国家指责中国政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大量补贴,导致中国“廉价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到全球市场,造成市场扭曲。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这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严重曲解。”

付炳锋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的成绩是源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和充分的市场竞争,而不是依靠政府补贴。

除此之外,此事也在欧洲内部呈现两极分化。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临时征收高达38.1%的附加关税,进一步背离了全球合作,增加了全球贸易冲突的风险,无益于增强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也明确,挪威不会加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的行列。欧盟中国商会也对欧盟委员会的做法表示非常失望和强烈不满。

欧盟中国商会认为,该措施不仅将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扭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

上汽、宝马、奔驰带头“反对”

除国家层面以及行业组织外,车企也“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表达了对加征关税的不满。

其中,受波及最大的上汽集团发布《关于欧盟委员会反补贴税决定的公开声明》称,“对这一决定深表关切和遗憾”。上汽集团表示:“未来,上汽集团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保持并放的沟通和合作。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而另外被抽查到的车企中,比亚迪表示,“不予置评”。吉利方面表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蔚来汽车则表示,强烈反对用增收关税这样的方式阻止全球电动车的正常贸易,这对于全球的环保、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阻碍而非促进。

“蔚来不会因保护主义而动摇我们在全球市场长远发展的决心。对于欧盟的政策,我们将持续关注、评估,并根据进展调整商业计划。在调查的最终结论宣布之前,我们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仍然抱有希望。”蔚来官方指出。

除中国车企外,德国车企也在一片“反对”声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声明中表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在他看来,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

梅赛德斯-奔驰也表示反对,“我们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

此外,大众集团则认为,自由、公平的贸易以及开放的市场是全球繁荣发展、保障就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长远来看,施加反补贴税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我们反对这一决定。德国和欧洲当前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乏力。欧盟委员会做出这一决定的时机并不恰当。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决定弊大于利。”

大众集团称,欧洲所需要的是促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气候中和转型的监管环境。“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和创新能力充满信心。集团积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也包括中国市场的竞争。竞争将成为促进发展的机遇,并将使我们的客户受益。”

损失或达数十亿元,加速推动车企欧洲建厂

在业内反对声音一片时,欧盟这一举措将产生怎样的结果也引发广泛关注。

欧盟中国商会调研显示,对大多数中国车企而言,欧盟加征10%以上关税即为高位区间,将给对欧出口带来直接负面影响。当前17.4%到38.1%的临时关税区间意味着严峻的市场准入障碍。

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估计,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平均加征20%左右的关税,可能导致进口量减少四分之一约12.5万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损失40亿美元左右。同时,一旦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价格将受到显著影响,导致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大幅上涨,更高的价格可能会阻碍欧盟向电动汽车的转型。

除经济损失外,业内普遍认为,高额关税的到来也将进一步推进车企在欧洲的布局。

当前,我国汽车出口蓬勃发展,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达491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中国车企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增量明显,特别是在欧洲市场,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的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例已经从2018年的5.7%升至了39.1%,超过了亚洲和北美市场。

咨询公司伊诺韦夫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欧洲市场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中国品牌占据8%,自2021年起以每年2%的增幅向外推进。预计到2030年,中国品牌将占欧洲电动车汽车市场的12.5%至20%,销量在72.5万辆至116万辆之间。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不会延缓中国车企在欧洲投资的计划。中国企业需要融入欧洲本土,在欧洲建设电动汽车产业链,为欧洲带来更多就业,推动整个中国产业链在欧洲获得更加持续稳定发展。

光大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头部自主新能源车企有望通过供应链降本、与经销商成本分摊等方式部分消化关税影响。预计有望通过与欧洲当地车企合作、东南亚等海外生产基地生产销售+出口、以及欧洲当地建厂等方式规避潜在风险。

据悉,目前,比亚迪已在匈牙利建立欧洲第一家工厂;西班牙也已获得奇瑞的投资,奇瑞计划与当地一家公司合作,于2024年四季度在巴塞罗那的前日产工厂投产。此外,还有不少欧洲国家以不同的激励计划和优惠政策吸引中国车企在当地建厂,上汽、长安等自主品牌也都在筹划欧洲建厂。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买车网 9065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买车网,您的贴心购车顾问!
推荐作者
车市随笔 关注
随手写写关于汽车的那些事儿。
在远方的阿伦 关注
用文字和影像记录独自旅途上的山河湖海和大国小民
Auto说客 关注
汽车自媒体,专注于汽车最新资讯,汽车导购,欢迎关注。
答答买车 关注
传递更有价值的汽车资讯。
竹杖芒鞋车胜马 关注
合资车型的新车上市信息 国产车型的最新资讯以及用车的一些好习
秋小晨开测 关注
玩车小仙女,爱车不如爱秋晨
老车主说车 关注
老车主说车成立于2015年,是你忠实的汽车生活好朋友!
房车记 关注
房车记:广交天下车友,共享旅居生活!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