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E汽车】当卷成为行业常态,关于卷的争论还有哪些

【E汽车】当卷成为行业常态,关于卷的争论还有哪些

e汽车 3139浏览 2024-06-17 IP属地: 福建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关停在华合资业务,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到了最终决战的猎杀时刻。

近年来,本土新兴车企借着电动化转型的契机,向外资品牌发起了全面的围剿,使得合资品牌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建立起来的稳固秩序逐渐崩塌。

被迫退让者,不甘于沉寂;既得利益者,乘胜追击。当旧的品牌被淘汰,新的游戏规则正在诞生,中国汽车市场的混战愈演愈烈。

然而,只用“卷”字来囊括这一切,其背后所掩盖的问题,终将被忽视。

【E汽车】当卷成为行业常态,关于卷的争论还有哪些


1

卷的争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在上周结束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汽车行业“内卷”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

其中主要有两个争论点。其一是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关于“价格战”的发言——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没有企业能亏几百亿,被断章取义,从而被谴责、被网暴;其二是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与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新闻发言人杨学良的“针锋相对”,被广泛地扩散传播。

事实上,前者的发言是围绕“长期主义与行业未来”的主题,共计分为四个核心观点。

关于长期主义,在核心价值的创造过程中拒绝零和博弈、零和游戏;关于行业未来,呼吁油电同权,均衡新能源与燃油车发展节奏;关于价格战,广汽不反对价格战,也不怕打价格战,但是要有理性和有底线,不能过度;关于卷流量,曾庆洪再次强调,只要不抹黑别人、不损害第三方,自己怎么卷都行,且必须合法合规。

每一个观点拎出来都没有问题,但也许是因为广汽集团当下的发展困境,使得曾庆洪的发言被曲解为广汽集团的破罐子破摔与强人所难,更逼得广汽集团一再为发文,为老板澄清,以正视听。

【E汽车】当卷成为行业常态,关于卷的争论还有哪些


而后者也不是简单关于“价格战”的交锋,更是比亚迪和吉利的策略与观念之争论,也是当下本土品牌之间不可调和之矛盾。

要知道,自从抢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地以后,比亚迪便开始奉行激进的市场策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竞争才能产生繁荣,只有积极拥抱、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

而吉利则更主张“徐徐图之”,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健康的竞争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其看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价格战一浪高于一浪,举世无双。然而,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随后,杨学良的发言也是对老板的观念补充。他表示:“不能简单的打价格战,要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尤其是企业的道德战。”

而李云飞则直接点名驳斥杨学良,并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说:“以前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电动汽车跟着涨价。现在电池原材料降价了,降幅超过80%,如果电动汽车还不降价,对消费者来说不道德。价格战要量力而为,能跟就跟,不能跟就过,推出下一期产品。要良性健康的竞争,不要置气,不要掀桌子。就像大家玩牌局一样,这一局不行,还有下一局。这才是长期主义,才是对消费者好,对行业健康发展好。”

【E汽车】当卷成为行业常态,关于卷的争论还有哪些


他们两派的观点各有支持者。而《E汽车》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的争论,其实并不在同一个维度。以李云飞为代表的比亚迪,是以市场论价格,大有一骑绝尘领先者的姿态;而以杨学良为代表的吉利,则是以未来论当下,他们担忧过度内卷催生恶性竞争。

要知道,在比亚迪完全成长起来之前,吉利也曾是扛过大旗的自主一哥。在持续不断的排位赛中,没有永坐钓鱼台,只有风水轮流转。中国汽车产业想要长远的发展,必须建立良序竞争的秩序。

2

卷的形态:不断进化!

以上因为“卷”而产生舆论的交锋,并不是这个月的第一次。

6月1日,在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被问及对行业价格战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他坦言:“现在智能电动网联汽车中,全世界第一的卷王应该是比亚迪,因为比亚迪有超低的成本。”

随后,李云飞在6月5日BOSS直测的视频直播中,对这一言论进行回应。

“技术好、产品好,价格又好,消费者是受益的,这才叫好价值。”他表示,“客观地讲,华为过去一两年也降了几次价,华为汽车也降了几次价,幅度还很大,这也是卷价格。”

另外,李云飞还表示:“我们也欢迎其他品牌,把车开到我们的展台上,浮浮水,上个大坡,上个小坡,把刹车和转向去掉试试。这都是同台竞技,台都搭好了,欢迎大家来。”

但是,这一场隔空交锋,并没有像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那样的当面辩论一样,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而比较关注汽车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前两年,汽车行业的卷,大部分都还是卷技术、卷价值、卷智能、卷安全、卷豪华、卷服务,即便是卷价格,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小调整。

但是,这两年的卷,却开始逐渐走向离谱。卷舆论,卷领导,万物皆可卷,尤其是在价格方面。19万的路虎发现(参数|询价)、17万的宝马3系(参数|询价)、10万的大众ID.3(参数|询价)、以及9.98万元、甚至是7.98万元的比亚迪多款产品,持续地刷新着消费者的认知。

短期来看,用户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还不错的产品,当然是值得开心的。但是,嗅觉灵敏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甚至是用“末路狂欢”来形容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

3

卷的最终形态:一定是健康地卷!

毫无疑问,这一次关于“卷”的争端,起源于价格战,导致的企业利润收缩,甚至是亏损,而造成的不可持续发展。这不是一家之难,更是行业之艰。

所以,在这里不得不问一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如今的格局,我们渴望它走向何方?是齐头并进,还是像现在这样疯狂厮杀?

《E汽车》认为,如果站在让中国汽车做大做强的广阔视角里,停战找出路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不卷那是不可能的,具体要看怎么卷。以中国汽车品牌向上为例,担负这一使命的并非一家企业,而是所有的中国汽车品牌。要知道,在中国汽车出海的过程中,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在这个全民维艰且走向不乐观的时刻,必须要做些什么了。当率先看到这一行业发展困境的企业领导人们,站出来呼吁理性竞争、健康地卷的时候,他们的勇气是值得点赞的。因为他们清楚,想要继续留在牌桌上,必须身体力行地践行长期主义精神,在这一次行业变革的风暴之中站稳脚跟。

【E汽车】当卷成为行业常态,关于卷的争论还有哪些


还有熟悉全球汽车发展史的朋友,将这一争论,与2012年时任菲亚特·克莱斯勒CEO的马尔乔内炮轰大众做了“价格屠夫”的故事,放在一起比较。

然而,那时候,被“千夫所指”的大众,如今已经成为欧洲唯一一个上桌新能源的主流汽车品牌。

而这一次被指摘做了“价格屠夫”的比亚迪,能不能笑到最后,还有待时间的验证。更别忘了,最先站出来呼吁“在一起”的可是比亚迪。

【E汽车】当卷成为行业常态,关于卷的争论还有哪些


另外,《E汽车》需要提醒各企业与广大用户注意的是,跟卷比起来,还有许多更加值得关注的事。比如,这几年,为了追平互联网的快节奏,全行业都在疯狂地往前赶进度,大幅度压缩车型开发时间和试验的日程,导致验证时间不足。这种模式,迟早会爆大雷,就看先踩雷的是谁了。

 
相关推荐
e汽车 1106粉丝    4965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独家解读,行业内幕深度挖掘,产品信息抢先预报。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乐得平 关注
一入车行深似海,从此露露是路人
电动GO 关注
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电动车信息咨询,疑难解答的平台
火花塞说车 关注
怕买错车,怕买贵,火哥帮你避坑 ?作V:lijiaxiangaa(非本人)
鬼斗车 关注
汽车咨询,车展,车模,新车上市,汽车导购,测评,车型对比
用车日记2019 关注
专注于汽车行业以及消费者关心的汽车资讯,打造汽车行业的信息网
汽车品论家 关注
带你看最新最近汽车资讯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