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听惯了“一分钱一分货”这句金句,如今这句话又有了一个新的说法,那就是“贵的东西除了价钱贵之外,哪都好”;总之这句话总是让我们穷人陷入深深地沉思,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然而在汽车市场上是不是这样呢?二十多万的车就一定哪儿都比十多万的车好吗?非也,至少在质量一项上,咱们十万级小车车主可以挺起腰杆。
根据车质网今年1-9月的投诉排行榜来看,投诉数量前20名的车型中有13款均为10万出头的车型,而12款均为合资紧凑型轿车。不过综合同期销量来看,反而是其它5款价格超过20万的车型的销量投诉比更加高。而且根据汽车之家2018年年度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的数据来看,分级别市场整体PPH表现中紧凑型车和小型车的排名也高于紧凑型SUV和小型SUV和中型SUV,虽然不见得说十万块的车质量一定优于二十万的车,但是二十多万的车质量比十多万的车更好这个说法也不能成立。
图片来自汽车之家,感谢原作者
为什么会出现高价位车型质量却不会更出色的现象呢?
一、高低价位车型研发团队和产品思路相同
虽然产品定价定位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同品牌车型基本上研发团队和产品思路比较一致,比如说丰田车型大多都具有可靠耐用的特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丰田车型在二手车市场的热度也非常高。
不管是十多万的紧凑型车还是二十多万的中型车,它们的设计师是同一批人,结构工程师也是相同的人,在车辆的设计上大多数是比较相近,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出现设计问题结构缺陷的话,往往高低价位的车型都无法幸免,不会因为车型定位低就设计得更马虎。
在质量把控方面也是如此,高低价位的车型在出厂检测时程序也比较一致,不会因为产品定位更低而变得马虎,所以在我们看来十万块的车和二十万的车是属于不同档次的产品,而在车企看来它们在质量方面并无差别,都是追求尽量低故障率以达到更高的产品好评率,提升用户口碑积累品牌美誉度。
二、高端车型电气设备更加复杂
虽然厂家努力追求低故障率,但是会不会出现故障往往不是厂商能控制的,尤其是在供应商配件质量方面更难把控,毕竟供应商的产品是由它人生产,车企只是负责检查合格上线装配而已。
而产品越是高端,车价越是高昂,也就意味着车辆需要用到更多的电气设备,而电子产品的寿命少则几年多则十年左右,越是配置丰富的车在电气设备方面出现问题的几率就越大,这也是高端车的劣势所在。
近些年由于供应商问题而导致的召回事件就不胜枚举了,而且严重的甚至还有导致断轴的。
即使抛开供应商问题不谈,更加庞大的尺寸和更复杂的车身结构也更容易出现问题,而且高配置也意味着需要更复杂的布线和结构设计;举个例子,笔者撰写一篇5000字的文章和一篇2000字的文章,虽然5000字的文章可以写的更加详尽更有深度,但是字数太多也更容易出现错字,无解。
三、高价位车型技术含量更高
如果只是出现电气设备问题的话似乎还能让人接受,然而高端车型在前沿技术的使用上也更加激进,毕竟买家花了大价钱当然要求先享受科技成果。
虽然尖端技术带来了更好的产品体验,但是故障率也会随之提升,比如说某日系车企前阵子涡轮增压发动机出现的机油增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没有经过长时间市场考验的产品并不能让人放心,买家始终会有当小白鼠的嫌疑。
举一个很实在的例子,硬派越野车上是不会使用太多先进技术的,传统AT变速箱、老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机械式的四驱系统都是常见的配置,哪怕价格百万的高端越野车型,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就在于这些成熟技术更加可靠,对于要千里穿越跋山涉水干粗活的越野车来说,可靠性很重要。
而咱们十万出头的经济型车型受限于成本,使用的也是一些成熟技术,虽然不如高价位车型那么有噱头那么炫酷,但是也间接提升了可靠性,毕竟咱什么高端技术都没有,能出什么问题呢?
总结
相比较二十万的车型来说,十多万的经济型车往往使用的技术更加成熟,配置也比较基础,车辆的结构也更加简单,因此出现问题的几率反而不那么高,尤其是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中更能体现出质量优势,所以说配置低其实未必是一件坏事,咱们经济型车的买家看中的不就是一个经济实用嘛。
质量省心、油耗更低动力系统更成熟,这么一想,咱们十多万的车比起高端车型还是有不少优势的,你认为呢?
随着我国城乡基建项目加速落地,工程车辆正面临更严苛的效率与性能考验。而自卸车是土方砂石运输的核心装备,在工程建设中承担着关键运输任务,其性能表现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运营效益。作为诚信央企东风集团商用车核心业务板块,东风柳汽推出的乘龙M3 6×2R提升桥自卸车,以动力足、承载高、驾乘......
2025年5月7日,理想汽车开启“理想AI Talk第二季——理想VLA司机大模型,从动物进化到人类”活动,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分享了诸多关于人工智能及VLA司机大模型的见解,为智能驾驶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方向。
合资车企势头刚起,何以“喊打喊杀”不绝?
探秘重庆地下秘密隧道!铂智 3X 是否能行?
买中大型SUV要看转弯半径?五款中大型SUV“8”字测试,看看谁的转弯半径小?谁转弯半径大?
魔鬼断头车位!?有铂智 3X ,助你轻松入位~
5月6日,“超聪明的油车”途观L Pro 2025款全新上市。新车全系升级搭载380TSI高功率动力,澎湃输出尽显性能本色。
继4月15日青岛融星林肯中心开业后,林肯中国星火燎原计划再展宏图
前不久,捷途汽车旗下捷途旅行者加长版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17.99万元和18.99万元,新车以5米级车身、7座布局、硬核越野性能与智能化配置,重新定义了“可颜、可悦、可城、可野”的全场景出行理念。不仅延续了捷途品牌的“方盒子”设计基因,更通过细......
阿维塔12 2025款焕新升舱,26.99万元起售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
吉利银河星耀8 EM-i官方油耗3.36升,还是太保守了。
途岳新锐5万公里长测!首战挑战宜良68道拐
探店|上汽大通G50混动 10万级家用MPV新潮流
被冷落的美系车!全系2.0T高功+8AT,跌至18.88万起,月销仅785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不少的年轻人都想要入手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能源C级车。其中,阿维塔12与小米SU7凭借超高的颜值和出色的智能化,成为年轻人购车清单上的热门选项。那么,这两款车究竟该如何抉择?来看看它们的对比分析。
在十年前,15万的预算大概只能买到一台紧凑型入门轿车,而如今,这个价位不仅能买到一台大空间的纯电运动型轿车,最关键的是,它的用料和配置竟然突破想象的好!
今天给大家带来是我身边的这一款比亚迪的秦L EV,并且它也是带智能辅助驾驶的版本,那今天测试它的一个智能辅助驾驶之前,先和大家过一遍它的外观。
家庭旗舰SUV又又又上新,奶爸体验传祺向往S9
东风日产N7虽火,想买它我劝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