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路咖汽车 3665浏览 2024-07-26 IP属地: 北京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7月末,比亚迪的双宋和上一次双秦上市一样,比亚迪的宋L DM-i和宋PLUS DM-i两款车一起上市了。价格一致,都是13.58万元至17.58万元。虽然同时上市两款车,但在这之中,业界与消费者更关心的,还是价格卖进14万元的中型SUV比亚迪宋L DM-i。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之所以,比亚迪宋L DM-i能成为关心的焦点,毕竟这是一台使用着第五代DM技术的中型插混SUV。而且在上市之前,由于秦L DM-i上市后的价格太有冲击力了,于是在技术层面之外,消费者也更期待这台车的价格。

最终上市后,13.58万元的起售价,也确实没让大家失望。

3.9L油耗,意料之中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早在比亚迪宋L DM-i上市之前,我们结合比亚迪秦L DM-i的造车平台和动力总成推测过,前者的最终油耗,肯定会压缩进4L/100km的成绩。而最终的成绩也确实如此,因为宋L DM-i也使用上了第五代DM-i系统。

配合上新的P5平台之后,升级的效果就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综合续航能力。平台配的电池分别是12.9kWh、18.3kWh以及26.6kWh;之前预测过大电池包,但没想到在这个价位上,给到26.6kWh的大电池包(相对意义上的大)。目的很符合之前推测的,在有限的电池包应用量上尽可能做大,匹配发动机高热效率的优点,让综合续航更长,最终达到了1500km级。

直接看动力,DM 5.0如何更省油的。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第五代DM技术的迭代,小型化、轻量化以及模式切换的响应速度更快。比亚迪的插混发动机,从第四代DM技术到第五代DM技术,最大功率其实是有所下降的,于是我们看到秦L和宋L上面,都是最大功率74kW的发动机,功率降了7kW。

下调功率的操作,很明显,是想让这台发动机尽可能多的在舒适转速区间工作,保证在高热效率的工作区间更久,让46.06%的热效率能发挥更大优势。降低的发动机功率,只是这套系统省油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电机的功率提升,覆盖更多区间。比亚迪宋L DM-i没有参照车型可以对比,它的电机功率一上来就统一标准都是160kW最大功率。但,如果参照其他比亚迪的第四代DM技术的话,动力系统中包含了一台最大功率145kW的电机;相比之下,电机功率涨了15kW。

电机功率涨了,覆盖更多工作区间的意义是什么?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明白一个逻辑,想要电机覆盖更多的场景,只能是增加功率加大马力。在比亚迪的这套系统中,P1+P3的双电机插混系统里,P1是可以和P3电机一样实现和发动机解耦(以往P1电机作为发电机,无法与发动机解耦)。而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最大的变化,就是P1电机不仅可以发电,还实现了兼作驱动电机,类似本田i-MMD系统中的P1电机。

如此一来,第五代DM技术能实现:

  1. 低速用纯电,靠P1电机工作输出;

  2. 轻微加速依旧纯电,靠P1+P3电机协同;

  3. 中低速,发动机工作但不驱动,发动机协同P1发电、P3驱动;

  4. 中高速,发动机直驱;

  5. 急加速,发动机直驱+P3工作,或者是发动机直驱+P1和P3电机共同工作。

能明显的感觉的到,第五代DM技术,在发动机热效率更高了之后,反而更注重电能的利用,也更注重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概括下来,发动机降功率为最大程度的保持高热效率工作区间;电机涨功率,扩大电机工作覆盖面积,两个条件结合最终降低了整车油耗。所以我们能在比亚迪宋L DM-i车型上,看到3.9L/100km的亏电油耗,满状态综合续航1500km。

但,对于一台比亚迪的SUV来说,低油耗一直都是拿手戏;而官方标定的3.9L/100km油耗,如果平顺的驾驶的话,可能还会更低;根据在上市之前我们的实测,甚至跑到了3.4L/100km左右的成绩。究其原因,是电驱覆盖了更大的速域区间,只要不是急加速或者长时间的高速工况以上提到的前三点,都是使用电驱,而发动机要么不工作要么是在高燃烧效率区间去做发电。所以,理论上这台车城市通勤的油耗,肯定还会有惊喜。

这台宋L DM-i除了油耗之外,驾驶体验,表现也会很好。

悬挂优化,只为了更舒适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比亚迪宋L DM-i在底盘上的优化,其实是比较到位的,后悬挂没用扭力梁非独立式,而是用了多连杆独立悬挂,这一点和秦L DM-i是一样的配置,这也和之前预测的配置是一样的。车型定位更高级之后,除了硬件技术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外,品质上的体验也要有提升。

从扭力梁非独立悬挂,升级到多连杆后,变了啥?

首先,驾驶员和乘客在体验上和质感上会有明显的变化。因为扭力梁非独立悬挂虽然有占用空间小、刚性高的特点,但,它在操控性和稳定性上,都不如多连杆悬挂表现好。而多连杆悬挂,的连杆结构决定了它能更好的让车轮和地面垂直,比如在过弯的时候,能减少车身的倾斜,这对于操控来说改善会非常明显。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同时,多连杆悬挂能提供更好的路面反馈和操控响应,让车辆更敏捷更精准的走线;而且,车内乘员的乘坐体验,也会更稳更舒适。当然,之前推测的云辇-C系统,没能在这台车上出现,确实有点遗憾,如果能在这个级别、价位的车型上配上这套悬挂系统,在质感上绝对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当然,不配也说得过去,价位摆在面前。

然后是一个对于空间优化的点,26.6kWh的大电池包上车,也不会过于侵占车内空间。有插混专用刀片电池对车内纵向空间也是一种优化,尽可能把电池包整体做的更薄,来释放更多的车内空间(26.6kWh应该不是结构极限,而是成本极限)。

再有一个关于第五代DM技术带来的驾驶层面的优化。

比亚迪宋L DM-i,百公里油耗3.9L不惊喜,还能降0.5L?


由于比亚迪第五代MD技术,一直坚持简单、高效的单挡直驱,所以,在内燃机介入的转速,能让其保证平顺且高效,是一个逻辑上的挑战。但,在加大了电机功率之后,能降低内燃机介入的转速区间。所以,这套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点无级变速的效果,让内燃机的介入更加不明显,也算是在驾驶层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让整套动力输出更顺。

结合13.58万元的起售价格,比亚迪宋L DM-i在价格上已经建立起了优势,起码是在中型插混SUV这个细分市场,基本没什么对手能把价格压到这么极限。而且,这台车的优势不仅仅是价格,还有3.9L/100km(甚至可以更低)的油耗、更平顺舒适的驾驶体验。

现在唯一期待的,是这台车上市一个月后的销量,到底会呈现怎样的数字。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