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迩言
编辑 | 志豪
卷上天的汽车行业,“汽车人”们也正迎来变动潮,半年间已经超过100名汽车行业高管或职位变动,或离开原公司。
8月9日,上汽通用官宣人事大变动,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卢晓接替庄菁雄,担任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现任执委会成员薛海涛则担任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一职。
……
7月10日,上汽集团董事会公告称:选举王晓秋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聘任贾健旭担任公司总裁,原董事长陈虹由于到龄退休,辞去董事长及其他职务。
目前,上汽集团正在迎来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潮,半年来上演5轮高管集体换防,涵盖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合资公司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等集团各大重要板块,速度极为迅猛。
据车东西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汇总,今年2月份以来,车圈高层变动就从未停歇。
半年近30家车企中,超100名高管换人,副总及以上级别高管有77名,占据近8成,10位车企CEO被换,北汽、上汽两大国资企业还更换了一把手。
这其中包括零跑、小鹏、蔚来、极越4家本土新势力车企,其中当属蔚来、小鹏高管出走最为密集。
同时,这些车企中还有上汽、一汽、北汽、长安、东风等老牌国企和央企,长城、吉利、奇瑞等民营巨头,也有上汽通用、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郑州日产、一汽大众等合资企业。
可见在近半年的车市洗牌战局下,大多车企难以独善其身。
而百名高管辞职、转岗、跳槽、晋升的繁杂现状也反映出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的深刻变革,体现了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迫切,合资车加码本土化、冲刺销量的紧张和新造车竞争激烈、KPI压力大的焦灼。
车圈内卷不休,人事换防不停。
据统计,近半年本土车企中,国有车企人事变动相对较多。
包含上汽、一汽、北汽、长安、东风在内的5大国有车企共计发生了27起高管岗位调整事件,涉及一把手和二把手,规模不小。
▲近半年国有车企高管变动一览
这其中不乏有一把手到龄退休带来的领导干部团队调整,而随之呈现的则是国有车企一把手年轻化趋势。
就在上月,1978年出生、今年才46岁的贾健旭刚从王晓秋手里接过重担,担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而王晓秋则接替退休的陈虹担任董事长。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贾健旭
再往前看,今年3月,三大国有车企集团集体换帅,一大批70后,或者说是“泛70后”走向台前。
3月中旬,刘亦功晋升为一汽集团新任总经理,为1968年生人。
▲一汽集团新任总经理刘亦功
3月底新任北汽集团董事长的张建勇生于1976年,升任东风汽车总经理的周治平1971年出生,现担任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的陈彬出生于1976年。
▲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彬
多家案例证明,当下国有车企逐渐尝试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由年轻的领导干部扛起大旗,转型诉求愈发明晰。
有意思的是,国有车企的新晋高管出身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仅仅从内部提拔,也存在多家国有企业互相输送人才的案例。
例如“老东风人”前神龙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党委书记陈彬,在东风工作26年,如今升任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在北汽体系工作接近20年的张建勇,就任北京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不过两年时间,就接棒姜德义担任北汽集团董事长。还有媒体报道,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京现代董事长巩月琼加盟了奇瑞汽车。
▲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
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推动下,国有企业正在紧跟市场趋势,持续优化干部团队,积极变革,高层人事变动或将会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推动国有车企的持续健康发展。
除了国有车企外,在华合资车企也发生了多起高管变动,上汽通用、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郑州日产、一汽大众这5家合资车企均在进行人事调整。
▲近半年合资车企高管变动一览
整体上看,合资车的人员变动呈现趋势较为统一,技术专家、营销高管走向台前,这一特点在上汽通用的人员调整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8月9日,上汽系高管再传大变动,这已经是上汽系近半年来第八起人事调整。
上汽通用汽车宣布:经上汽集团党委会决定,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卢晓接替庄菁雄,担任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
▲前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庄菁雄
而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一职则由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现任执委会成员薛海涛出任,由他负责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
新晋总经理卢晓是一位有着20余年经验的技术专家,于1997年加入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历任中型车平台总工程师、项目管理执行总监、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和执行副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他也主导过别克君威、君越,以及雪佛兰迈锐宝等重要车型的研发,是通用全球平台里第一位中国籍总工程师。
而与他相配合的薛海涛是一位80后营销骨干,担任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已有8年之久,一手打造了宏光MINIEV、五菱缤果等爆款车型和品牌,还在持续推动通用五菱的海外业务拓展。
▲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
面对下半年的竞争,上汽通用把技术+营销方面的专家大牛推到台前,这对新组合也将成为上汽通用积极变革中的关键角色。
而除了上述人员外,调任一汽集团品牌公关部主持工作的胡绍航、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的张强也都是营销老将。
▲调任一汽集团品牌公关部主持工作的胡绍航
在价格战的冲击下,合资车企普遍陷入销量萎靡的困境,甚至通过大降价尝试自救。面对当下难题,合资车企通过内部改革和组织优化,发力营销,力求在现阶段实现全面突破。
不仅国内合资卷疯了,国外车企也卷起来了。
近半年,海外车企11家车企爆发了40起高管变动事件,由此看来,在现阶段大背景下,海外车企也难逃高管流失。而经历人事变动后,重新组合而成的新的领导团体也有望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活力。
▲近半年海外车企高管变动情况
在近半年人事变动案例中,民营造车企业变动相对较少,不过也集中在了长城、吉利这两家车企。
▲近半年本土民营车企高管变动情况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长城再失核心项目一把手。
长城汽车的AI技术大佬,即构建全链路AI技术体系的技术中台——AI Lab的负责人杨继峰离职。
▲前长城AI Lab的负责人杨继峰
根据公开报道,杨继峰是在2021年加入长城汽车,担任智能化研发平台总监,负责沙龙品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的研发业务。
此前,杨继峰也曾加入一汽大众奥迪研发ADAS,以及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创新中心工作。
目前,杨继峰以合伙人身份加盟了一家工程解决方案公司Caresoft Global。
而前哈弗营销执行副总裁乔心昱也被确认了新去向,这位也是长城汽车的老将,在长城5年时间,担任产品策划部总监、魏牌CMO、副总经理、哈弗营销执行副总裁等岗位。
▲路特斯市场负责人乔心昱
今年年初乔心昱离开了长城汽车,现今确认已加盟路特斯,担任“市场负责人”。
在此之前,他曾先后就职于奔驰、大众和长城汽车,曾担任在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任职销售大区主管、大众中国辉腾市场经理、区域营销负责人、品牌高级经理。
杨继峰、乔心昱这两位高管的出走也反映出了长城汽车外聘高管流动率高的现状。
2019年开始长城汽车外聘高管离职潮就一直没有休止过,这些高管履职长城汽车时间稍微长一点的也不过5年,短的只有3个月。
特别是长城旗下品牌魏牌面临着极大的销量压力,自成立8年以来9次易帅,经历了严思、柳燕、张洪汉、余飞、乔心昱、陈思英等一众外来高管。
▲ 陈思英
不过与长城汽车高管跳槽不同的是,近半年吉利高管变动现象还是偏向内部调整,而发力点则是星纪魅族与极星成立的合资公司极星科技。
沈子瑜、钦培吉两位吉利系高管都加入了极星,分别上任董事长兼CEO和新一任首席运营官。
▲ 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沈子瑜
关于高管变动的背景,吉利和长城有几分相似,都是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销量承压。
作为吉利集团和沃尔沃集团共同成立的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星汽车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
7月3日,极星汽车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一季度极星汽车交付量仅为7200辆,同比下降了40%,这一数字远低于市场预期。
▲极星汽车一季度财报
而极星汽车今年一季度收入为3.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同比下滑了36%。此外,极星一季度净亏损达到2.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同比扩大了近7倍。
并且,今年一季度极星汽车的毛利率由正变负,降至-8.9%,去年同期毛利率还为4.3%。
▲极星汽车门店
虽然吉利系高管的加入,代表了极星科技转型的迫切决心,但极星的销量之战仍是路漫漫兮,还需上下求索。
传统车企高管频频换阵,新势力车企这边也不容乐观。
零跑、小鹏、蔚来、极越等品牌都发生了高管出走事件,数量达到16起。
▲近半年新造车高管变动一览
据悉,零跑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张韦力已跳槽吉利品牌传播中心担任CBO。
小鹏技术中心组织负责人矫青春、小鹏智驾北美负责人林一树也都相继离职。
同样情况的还有蔚来首席财务官奉玮、数字座舱软件开发副总裁张磊、极越营销端负责人杨振。
▲蔚来首席财务官奉玮
整体上看,新势力车企中的人员变动集中到蔚来、小鹏两家,频繁的人事调动给小鹏、蔚来带来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不过在蔚小理之间,小鹏面临的销量压力最大。
今年截止到7月31日,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6.31万台,同比增长20%,但距离28万辆的年销目标来说,仅完成23%。
而蔚来共交付新车10.79万台,同比增长43.85%,距离23万辆年销目标来说,仅完成47%。
今年前7个月,小鹏、蔚来都未跑到全年销量目标的半程,下半年还是承担着极大的销量压力。
▲车企2024年销量及年销目标完成情况
不过,今年下半年,小鹏和蔚来两家的新车MONA M03、乐道L60也要逐步上市,在下半年新车销售旺季,两家销量能否实现进一步突破,只能年末见分晓。
半年来,29家车企爆发了超百起高管易位事件,事件之纷杂、时间之紧密,也体现了上半年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价格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大多数车企都陷入销量萎靡的困境。
合资销量不振,本土传统车企转型难,新势力车企洗牌加剧,不少车企开启自救模式,刀口向内调整对组织架构,以便应对下半年更卷的车市。不过,更换一把手和二把手到底能否起到效果还有待观察。
赵心童与腾势携手向前,欧洲任我闯荡!
以做大规模为目标,增程已被多个车企验证为有效。从 X9 到 G7 再到 MONA系列,小鹏会在增程领域完成从高到低的布局。
我跟你讲那辆腾势Z9GT底盘被磕到,电池包整个都漏出来 天啊,也太严重了吧,人没事吧? 人没事啊,已经出来拍照发朋友圈了……
前段时间我们做过一期关于比亚迪汉L以及兆瓦闪充技术的视频,当时评论区就有朋友质疑说这都是噱头。新技术嘛,有质疑都是正常的。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战胜恐惧的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比亚迪这回就选择直面质疑,让我们亲身体验兆瓦闪充技术
价格战打到今天,新势力活到现在的,其实拼的就是“护城河”。说直接点就是:如果你没有别人难以复制的商业壁垒,将会活得越来越难。从6月新势力们的销量表现来看,“护城河”之争开始在销量数据上直观显示出来。
试驾2025款钇为3:10万内纯电质感天花板
25款腾势D9迎来重磅OTA升级,新增云辇预瞄、AR脚踩感应开启滑门背门、无麦K歌等功能,并优化部分手机NFC车钥匙刷卡性能和音响音效,为用户持续创造新价值。
新能源车长得都差不多,搞半天是被风吹成了一个模样?
越野是“年轻、探索与热爱”的行动表达, 以音乐为媒,这种情绪将被无限放大。
不止趣玩,热爱正当夏 郑州汇嘉领克900专场活动
中国品牌海外开疆拓土窗口期其实很短,BYD巴西工厂用了15个月便完成了首车下线,看来选择在巴伊亚州,这个重要的工业、经济中心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配套和成熟港口物流设施,还是很明智的,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销量表现可见方程豹产品力与品牌力在市场的认可度,品牌势能不容小觑。
小米YU7好不好?它当然好。但你要说买它行不行?我劝你好好考虑考虑。毕竟现在订单都已经排到了一年后,买个车等一年可不是谁都能接受的。
【E汽车】奇骏·荣誉上市,限时11.98万元起
【E汽车】全新奥迪Q5L申报图曝光
提示大家:1.电池续航影响2.电池危害3.防止“滑水”4.控制车速和加速度5.维护雨刷 保持性能6.注意电控系统电脑7.主动关闭驾驶辅助8.避免下雨天雷雨天.
上半年销量377821台,同比增长16%,一汽丰田塑造“合资新力量”
10倍差距?自驾国产电车跑欧洲,充了两次电,“三观”被颠覆了
限时诚意价11.98万起 奇骏·荣誉焕新上市 携手逍客·荣誉双车出道
刚买不到一年,主包的MONA就成了老款,关键新款M03 Max就贵了1万块!那新款车到底变了哪?作为老车主的我情绪是否稳定?看完这期节目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