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史无前例的人事换防,上汽新掌门王晓秋的第一把火烧向何方?

史无前例的人事换防,上汽新掌门王晓秋的第一把火烧向何方?

e汽车 4807浏览 2024-08-16 IP属地: 福建

7月王晓秋履新上汽集团董事长一个月后,集团旗下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三大业务板块也相继完成了高管调整。

除上汽之外,今年以来,一汽、东风、北汽等主要汽车集团也经历了人事变动,通过高层的组织优化和人员调整,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对于正处在汽车工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下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史无前例的人事换防,上汽新掌门王晓秋的第一把火烧向何方?


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整车上市公司,一直被视为A股市场的白马股,以业绩稳健著称。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在加快向智能电动车新赛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上汽集团销量和业绩双重承压。

如何在全新的市场形势之下寻求突破,对于步入转型关键期的上汽集团来说,此轮大规模的人事换防,可以视作王晓秋履新后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1

密集换防期

7月10日,王晓秋正式接替陈虹,担任上汽集团董事长,贾健旭担任公司总裁。随后,上汽集团开始对主要业务板块进行人事调整,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均完成了人事换防,其中:

原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海龙担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党委书记;

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原执行总监傅强担任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卢晓接替庄菁雄,担任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

上汽通用五菱执委会成员薛海涛调任上汽通用销售副总;

上汽集团总裁助理蔡宾调任上汽通用党委书记;

原上汽大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任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原上汽乘用车业务规划和项目管理部动力驱动平台执行总监祝勇任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副总经理。

史无前例的人事换防,上汽新掌门王晓秋的第一把火烧向何方?


换帅如换刀,在关键时期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王晓秋的意图很明显,希望能够借助高管团队的调整,推动新战略的实施,为各业务板块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而此轮人事调整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70后成为主力,这也是今年大型国有汽车集团高层人事变动的一个新趋势。

面对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变化,对管理层的创新思维与开放视野,以及快速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提拔一批年轻的管理者,看中的正是他们的潜力和活力。

第二个特点是一批老将回归,比如回归上汽乘用车的俞经民,曾在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的位置上耕耘过7年,成功推动了荣威、MG品牌的年轻化、国际化进程,在其任内实现了上汽乘用车销量265%的增长。

老将回归,不仅对现有业务板块更加熟悉,能以最快速度度过磨合期,推动新战略落地,同时还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第三点,则是重点提拔技术型管理人才。王晓秋本人是技术出身,曾主导上汽对罗孚全系列核心技术产品的知识产权收购,打造了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还在担任上汽集团副总裁的时候,王晓秋就曾对媒体表示,他内心最重要的一块地方就是技术,“在我所有的头衔中我最在乎的是‘技术主任’这个抬头。”

此轮主要业务板块的负责人选拔上,能看出王晓秋的整体思路就是提升自主技术话语权。从华域汽车总经理履新上汽大众总经理的陶海龙,同是技术出身,在汽车生产制造、品质控制和零部件供应链领域深耕多年,随着上汽大众从“技术引进”进入中德双方“技术共创”的合资合作全新阶段,陶海龙在技术管理领域的经验将发挥重要作用。

拥有泛亚背景的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也是技术研发出身,曾是通用全球平台里第一位中国籍总工程师,主导过别克君威、君越,以及雪佛兰迈锐宝等重要车型的研发,他的到来有望进一步强化上汽通用在后合资时代的技术竞争力。

与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搭档,担任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的祝勇,同样是一位技术型人才,一直在上汽乘用车和上汽集团的技术部门任职,对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当然,面对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以及不断增加的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全新的领导班子要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2

寻找新动力

2018年年销量达到705万辆的巅峰之后,上汽集团的销量连续五年下滑,今年前7个月,集团整车销量207万辆,同比下降15.92%。

史无前例的人事换防,上汽新掌门王晓秋的第一把火烧向何方?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渡劫,作为上汽集团昔日“三驾马车”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也未能独善其身,而新能源、自主品牌和出海作为上汽的“新三驾马车”,则面临着内卷加剧、国际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上汽这样的传统车企而言,一方面,燃油车市场份额虽然已退至50%,但依然是重要的利润来源,无法舍弃;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市场处于加速变革和创新的阶段,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以保证占领技术制高点。

如何在稳固存量市场的同时,积极争夺增量市场,考验上汽集团管理层的平衡术。在7月底上汽集团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履新后首次露面的贾健旭表示,今年下半年,上汽集团在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三条赛道上都要牢牢把握市场机遇,努力提高市占率。

具体来看,在合资业务板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战略方向都是进一步加深从研发到产品的本土化程度,更加聚焦中国客户需求,让合资品牌跑出中国速度。

上半年,上汽先后与奥迪和大众汽车签订合作协议,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新能源车型将从2025年起陆续落地,届时,上汽大众手里的牌将更多。

如何利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基本盘,同时为加速迎接智能电动化新品的落地做好准备,将是上汽大众新管理层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史无前例的人事换防,上汽新掌门王晓秋的第一把火烧向何方?


相比之下,上汽通用目前承受的压力更大,甚至一度被外媒曝出将进行裁员及业务重组。对此,通用中国已作出回应,中国业务现在和未来都是优质资产,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承诺不会改变。

经过过去一年多的调整,上汽通用在插混技术的加速落地,以及软件和数字化技术的本土化研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到2025年,上汽通用将有12款全新车型投向市场。

与此同时,更多新能源车型的到来也意味着整体盈利情况还将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如何在加速新产品和新技术落地的同时,尽快恢复盈利,将是摆在上汽通用管理层面前的一道难题。

史无前例的人事换防,上汽新掌门王晓秋的第一把火烧向何方?


而自主业务板块,作为上汽集团的发展根基,更是被集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2023年,在上汽集团502.1万辆销量中,自主品牌整车销量277.5万辆,占比达到了55.27%,超越半壁江山。

虽然自主板块凭借新能源和出口业务实现了份额的提升,但是在利润贡献方面存在感依然很低。尤其是在价格战不断升级的当下,今年上半年,上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明显。

历史的一幕总是相似,十年前,上汽乘用车也曾陷入困境,当时正是“王晓秋+俞经民”的组合带领上汽乘用车走出泥潭,创造了自主占比超50%并扭亏为盈的奇迹。

如今,改变自主板块不温不火的状态,实现逆转的重任再次交到了俞经民手中,而他急需一剂猛药。这一点上,上汽集团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给了俞经民一个有利的抓手。目前,上汽的插混系统、电动平台和智驾智舱等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合资伙伴的反向技术输出,有望改写新能源车竞争格局的全固态电池技术也已进入投产倒计时。

当然,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在品牌、营销等多个维度实现突围;处理好荣威、MG、飞凡和智己品牌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发展,这些同样考验着俞经民这个救火队长的能力。

3

写在最后

全新的领导团队到位,是开启新一轮变革的第一步,而这一系列转型举措何时奏效,尚待观察。

不过正如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曾说过的,战略转折点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可能是颠覆性的灾难,也可能是跃升至新高度的绝佳机遇,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敏锐察觉风向,并及时采取正确行动。

眼下的上汽集团,正在经历这样的战略转折点,对于一个有着超过40年历史、整车销量连续18年保持全国第一、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营收破千亿美元的中国车企来说,如何保持这艘巨轮在惊涛骇浪中又快又稳地驶向未来,考验着掌舵人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

王晓秋和贾健旭接手的上汽集团,并没有处在最好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正在经历着至暗时刻,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拐点将至,等待上汽的,也许将是一次更大的跃升。

 
相关推荐
e汽车 1117粉丝    6165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独家解读,行业内幕深度挖掘,产品信息抢先预报。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