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这世界不可能再有TGT了

这世界不可能再有TGT了

驾仕派 2755浏览 2024-09-22 IP属地: 四川
这世界不可能再有TGT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TGT最终还是走向终结,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有种的节目。

这个世界上有种的节目会越来越少,有种的一切都会越来越少。

个人而言,我并不喜欢克拉克森,对他的很多行为和言论甚至是厌恶的——但我绝对、绝对钦佩他作为创作者的姿态。

最后一集印象最深的是这两幕:

这世界不可能再有TGT了
这世界不可能再有TGT了

▲上面两张截图均来自TGT津巴布韦特辑,分别是克拉克森和詹姆斯·梅对EV的评价。

牛,太牛了。而且只要是看过足够多TG或TGT的观众都会知道,他们对EV始终是这个态度,而并不是因为节目最后一期无所顾虑才这么说。

他们从始至终,一直都这么说。

到这里,我们再一次谈谈这个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TG或TGT?

TGT的前身TG是BBC的节目,而BBC制作的节目很多人知道,就像日本的NHK,也很像法国和艺术电影,所有给那些节目和电影的投资,对收益率的考量是非常非常次要的。英国对待BBC、日本对待NHK、法国对待艺术电影,本质态度基本一致:当作国家文化的门面来经营。

因此三贱客实际上就像古早时代的巴赫或柴可夫斯基们一样,有很强的「被包养」的性质,只是那种「包养」的条件更为宽松,金主希望ta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

当三贱客不得不离开BBC转投亚马逊的时候,情况就变了。后者花掉任何一笔钱都要严格考量投入与产出。于是三季过后观看量较低的棚拍节目首先被砍掉了,只保留观看量更高的特辑,但三个人年龄都大了,折腾不动了,这从最后的津巴布韦特辑就很明显看得出来,三个人每夜都睡在五星级度假酒店里。

更深刻的矛盾在于,当今的世界,BBC、NHK、法国艺术电影这样的创作对流行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低。当今世界的流行文化属于网飞、亚马逊、迪士尼们。然而它们生产的是些什么东西呢,网飞会投资制作世界各地的影视剧,但那些影视剧只是换了物理背景的模板化好莱坞电影,迪士尼则全是超英超英、大IP大IP。

那些当今流行文化领域的巨头们,根本不会给还没出名时的三贱客们投资;那些有种的创作者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生存空间。

这世界不可能再有TGT了

▲截图自TGT津巴布韦特辑

国内同样如此,甚至更为严重。大家一定都发现了一个现象,如今国内的文体内容,越来越多地要求创作者本人参与。

最直观的,电影会要求植入,网剧在植入之外,有些还会要求演员以剧中形象来做广告,更有代表性的是体育比赛评论员,詹俊、苏东们在ESPN时只需要解说比赛就可以,广告是在比赛中插播的,但是现在:

所有体育评论员必须口播广告。

再到视频网站以及播客节目,都是一样。up主和主播接广告不可以简单在视频或音频里插播广告片,必须要ta们亲自口播,必须要按照广告主的要求写文案,把每一条产品传播点都说清楚。并且如果转化率不够好的话,还要给补上一条动态或转发之类的内容,那条内容同样要按照广告主的要求写。

创作者要赚钱,这无可厚非。但是,创作者必须按照广告主的要求,做广告主的木偶,按要求摆好姿势,按要求说话,创作者只要这样赚一次钱,ta的人格就要被摧毁一点,直至最后失去作为创作者所必需的独立性。直至沦为赚钱的工具。

这就和打工一样。打工者会摸鱼,这不仅仅是偷懒,不仅仅是歇口气,摸鱼是打工人独立人格的最后底线。因为打工是我在用自己的劳动换回应得的报酬,而绝不可以是你付我钱、所以你让我怎样就怎样——摸鱼,就是「我不是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证明。否则打工人就真的成了奴隶,真的成了奴才。

而对于当下的创作环境来说,接商单几乎是唯一的赚钱方式,而只要接商单,就不可避免地要在那一单里,只能广告主让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创作者就是这样被摧毁的。

这就是中国为什么没有TGT,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再也不可能有TGT。

(这当然不是绝对的,我毫无疑问希望自己错了,但情况显然很不乐观。)

中国没有TGT不仅仅是大环境的问题,因为很多创作者本身也不行。10年前国内新能源转型进入热潮期。当时汽车舆论场里有旗帜鲜明的两派,新能源派和燃油车派。

最开始后一派人数更多,当中更是有不少人张嘴闭嘴阴阳怪气。今天再去看看那些人,全部完成了丝滑转型,成了新能源汽车媒体人。

无奈转型者很多,行业现状摆在这里,ta们的选择的确无可厚非。

但那些曾经对新能源汽车阴阳怪气的,把自己装扮成燃油车捍卫者的人呢?ta们可有一个哪怕做到了克拉克森或詹姆斯·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吗?

9年前克拉克森因为殴打TG工作人员被停职的时候,有记者采访詹姆斯·梅,问到「你觉得谁有可能接替克拉克森?你有没有想要与其合作的人?」詹姆斯·梅回答说:「尽管我觉得他是个XX,我还是很想和克拉克森共事。」

(原文为「As much as I think he is a knob, I quite like work with Jeremy.」「knob」一词在英国俚语中指的是男性xx。)

谁会不想有詹姆斯·梅这样的朋友呢。他承认克拉克森做错了,也承认BBC解雇克拉克森没问题,但他仍然放弃BBC的合同,选择跟克拉克森同进退。哈蒙德和制作人威尔曼同样如此。

最后用徐浩峰《师父》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因为和资方的矛盾,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新片上映了。

那句话是这么说的:

「生命如此无聊,令每个人都变得下贱。林希文也二十六岁,还未见过—个高贵的人。督军不是,师父也不是——

他俩是强者和聪明人。 」

(END)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078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