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路咖汽车 1265浏览 2024-10-21 IP属地: 北京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都说增程性价比高,但15万元内新能源市场,一直是插混技术的主场。如果说零跑是以新势力身份,把增程式产品杀入15万元内。那么背靠主流车企的深蓝汽车,这次更是凭借深蓝S05,直接把标准紧凑型增程式SUV的价格,稳稳落在15万元内。更重要的是,深蓝S05不仅意味着价格上的突破,在油耗方面,似乎也摘掉了增程式“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帽子。在攻克价格、油耗两个核心矛盾后,15万元内的新能源SUV市场,增程式会比插混更值得入手吗?

油耗追上主流插混,城区用增程会更省钱?

在燃油车时代,油耗就是15万元级家用经济型车的核心产品点。到了新能源时代,插混与增程,依旧在这个技术要点上角力。虽然这两条保留内燃机的新能源技术路线,在初期都免不了站在传统燃油车发动机的肩膀上进行摸索。但仍保留发动机直驱功能的插混,在适应能力上,无疑是要高过完全只充当发电机身份的增程式。这也是增程式车型,在落地初期,免不了被冠以“馈电油老虎”帽子的原因。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如今,随着技术迭代,不仅插混车型的油耗明显降低,同级别增程式的油耗表现,也开始大幅逼近插混的表现。以深蓝S05为例,其WLTC工况下的馈电油耗,仅为5.05L/100km,而车辆的整备质量则是达到1790kg。参考同级别换装第五代DM技术的比亚迪宋Pro插混,后者WLTC馈电油耗为4.9L/100km,整备质量为1765kg。至于另一个同级别主流插混SUV吉利银河L7,其现款馈电油耗为5.23L/100km,而车辆的整备质量普遍超过了1800kg。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通过以上三款在车型级别、尺寸空间、市场价格方面,都极为接近的主流新能源SUV的能耗表现,以及对应的车重数据来看。很明显,深蓝S05的馈电状态油耗,已经接近使用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产品。甚至面对尚未迭代插混技术的现款银河L7时(其搭载吉利全新插混技术的版本,已经完成申报),深蓝S05在馈电油耗上,还能有一定优势。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最新增程式技术进入15万元内价格区间时,面对同样最新的插混技术,其馈电油耗,已经不能作为短板来认知。

如果说馈电油耗的表现,是让深蓝S05等增程式车型,与其它主流插混SUV,在没电情况下的开销差不多。那么在有电的情况下,15万元内的新能源SUV,也依旧是增程式的主场。原因无它,因为增程式的电池容量,还是会更大。以深蓝S05为例,新车增程式的两个配置,统一搭载27.28kWh容量的动力电池。在W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则是能达到155km。而前面提到的同级别主流插混SUV,在同等工况条件下,纯电续航基本都只能围绕100km大关徘徊。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也就是说,在方便完成充电补能的城市工况下。即便价位来到15万元内,主流增程式SUV的用车成本,依旧是占据优势的一方。当然,高速场景的能耗方面,还是插混的主场。即便测试工况无法讲这种优势,用数字形式展现出来。但WLTC工况下的馈电油耗成绩接近,也说明综合使用场景下,增程与插混的能耗表现,逐渐接近了。

空间更占便宜的增程,底盘和操控也更好?

但前面的技术解析也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同级别、同类型产品,增程式搭载的电池容量就可以更大呢?如果插混也可以搭载大电池,岂不是也看齐了增程式的核心优势?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插混不想做大电池,而是不能做,因为发动机的差异。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插混与增程最核心的区别,其实是发动机的角色。首先,至少对绝大多数经济型车而言,无论插混还是增程,都是采用前置发动机。但需要满足发动机直驱工作的插混,其前轴部分也必然会同步保留电驱系统。比如P1+P3、或者P2单电机,核心电机的布局,总是会在“4号位”之前。简单来说,就是插混的核心动力系统是打包存在的,发动机的位置客观锁住了电机的位置。前轴有发动机和电动机,甚至可能还会存在变速箱结构等等,插混车型的前轴空间又怎么可能省下来呢。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而增程式逻辑就完全不同了,其实对增程车型来说,发动机在哪都不重要,只不过车辆前舱的空间是天然存在的,放在这里当然最轻松。即便如此,仅在前轴部分考虑问题,由于完全不操心直驱的情况,所以只要不苛求车辆的前后配重(事实上,在有大电池的情况下,前后配重也变得简单),发动机也就是增程器,还可以尽可能往前推,从而实现更为极限的短前悬效果。

于是,插混与增程在动力系统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者轴距的表现。深蓝S05在车身长度为4620mm的情况下,轴距达到了2880mm。至于此前提到的同级别主流插混车型,虽然车身长度都达到甚至超过了4.7米,但轴距则都在2.8m以内。而动力电池,很显然只能布置在两根轴之间。轴距更长的增程式,也就吃到了大电池红利。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这套技术逻辑,不仅让增程式奠定了大电池的基础,还额外“附赠”了车辆更好的底盘与操控体验。因为前轴不需要电机,那么增程式的电机也就更多布局在了后轴。就算是前后双电机车型,往往也是以后轴电机为主动力源。这也就天然构成了一套后驱架构。如果说在20万元以上的产品中,插混还有P1+P3+P4,或者P2+P2的四驱构架。在15万元以内的产品线中,插混则基本还是以前驱为主。

但想要在单电机情况下做到后轮驱动,增程式车型也必须配套足够出色的后悬架系统。因为在同级别车型中,后四连杆独立悬架是兼具成本、调校压力、舒适性等优势的存在。所以从燃油车时代开始,四连杆悬架,就逐渐成为15万元,甚至更高价位家用车的主流选择。比如大众MQB平台、丰田TNGA架构下的C和K平台等等,皆是如此。但三横一纵的四连杆悬架,也就锁死了后桥布局大马力电机的可能性。所以同级别增程式车型,只能把选择提升到标准五连杆,或者H臂多连杆方案上来,比如深蓝S05就是选择的后五连杆方案。

深蓝S05上市后,油耗看齐插混,15万内买增程SUV更省钱?


更大电池容量、更高成本的底盘结构与调校压力,这些放在20万元以上,甚至更高价位车型身上,并不会造成增程与插混车型之间,决定性的成本差异。但这也客观成为,披着高性价比外衣的增程式车型,迟迟无法进入15万元内的核心原因。如今,当深蓝S05等主流增程式SUV进入这一价位后,会有潜力撼动同价位插混车型的市场吗?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