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新品牌、新车标,奥迪的电动化能成吗?

新品牌、新车标,奥迪的电动化能成吗?

车圈能见度 0浏览 2024-11-14 IP属地: 重庆

新品牌、新车标,奥迪的电动化能成吗?

图片来源:度哥

前几天,奥迪发布了全新的豪华电动品牌AUDI,车标不再沿用奥迪的四环车标,改用新logo“AUDI”。同时奥迪还发布了首款量产概念车AUDI E Concept。

据悉,AUDI品牌由奥迪和上汽协同打造,专注于中国大陆纯电市场的新品牌。奥迪主要负责外观设计、底盘传动机械素质等传统优势项目,上汽则负责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的研发。

今年5月,奥迪与上汽集团、上汽大众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本土合作。奥迪将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该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车型。首批车型将是覆盖B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的三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车将于2025年上市。

牵手上汽,推出全新豪华电动车品牌,奥迪能在中国扳回一城吗?

1

“垫底”BBA●

如今的奥迪在中国面临着一定的销售困境。

今年前三季度,奥迪集团累计交付约125.14万辆,同比减少10.9%。其中向中国交付47.72万辆,同比减少8.5%。销量的下滑也影响着业绩。奥迪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63亿欧元,同比下降8.2%;营业利润约为20.88亿欧元,同比减少54.6%。

事实上,奥迪的销售颓势早有显现。1988年,一汽和大众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开始以许可证组装的形式生产奥迪100。此后,奥迪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豪华车企,也成为了中国豪车的领先者,销量一直领先于宝马、奔驰。

然而2019年,奥迪在BBA中成为了垫底的存在。这一年奥迪在中国市场全年销售69.01万辆,同比增长4.1%;宝马共交付72.37万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13.1%,成为中国销量第一高档汽车制造商;奔驰虽仅同比增长4%,但其交付量为70.21万辆,优于奥迪销量。

进入2023年,奥迪仍未夺回第一的位置。奥迪交付超72.9万辆,同比增长13.5%;宝马集团交付82.49万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4.2%;奔驰交付76.5万辆。

这种差距也来源于电动化的差距。2023年,奥迪纯电动e-tron系列车型的销量仅为3.1万辆,占总销量的4.2%;同期,宝马在中国市场交付BWM纯电动车型近10万辆,占比超过12%。

在中国的新能源浪潮下,奥迪较少的纯电车型销量占比,也反映出了奥迪的某种发展瓶颈。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曾表示,奥迪品牌在电动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是它在近几年没能转化为具体产品。同时,他还认为奥迪还面临着软件问题,从而导致其电动产品的发布计划不断推迟。奥迪目前的车型阵容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局面:不仅落后于竞争对手,更落后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奥迪也必须加快其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

2

电动化缓慢●

2018年,奥迪基于MLB evo平台推出了品牌旗下首款量产纯电动车——奥迪e-tron。资料显示,MLB evo平台原本是个油车平台,兰博基尼、宾利、保时捷品牌的SUV车型和奥迪品牌的中大型车,因此,奥迪e-tron算是一个油改电的产品。

2019年11月,奥迪e-tron和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Q2L e-tron进入中国市场。彼时,e-tron补贴后售价高达69.28万-82.86万元,不过由于是油改电的产品,电池容量较小导致实际续航仅有300多公里,还因软件问题推迟好几个月交付,后又因电池组密封出现问题而被召回。

不具价格优势的奥迪e-tron在不久后就推出了85折的优惠以提高销量。

而另一款Q2L e-tron的补贴后售价为22.68万-23.73万元,但它的续航只有265km,即使是快充,充到80%也需要50多分钟。而彼时国内的电动车续航已卷到400km以上,在配置上也不占优势。

于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首秀遭遇滑铁卢。

因此,奥迪进一步加快了其电动化转型速度,在2021年发布了“奥迪中国进取2030战略”,并聚焦三大核心:推进电动化进程,打造包含充电、自动驾驶的数字化生态系统,以及以ESG标准衡量公司业绩、推动可持续增长。

同年4月11日,国产奥迪e-tron正式上市,新车以CKD(完全散件组装)形式在一汽-大众奥迪工厂生产。其电池搭载了来自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续航提升至了500km,售价也比进口版便宜了10万元以上。

2023年时,有传闻称,一汽奥迪面向内部员工推出的国产e-tron员工活动价:全系3款车型折扣均为5折,活动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除了价格上的优惠之外,还会赠送充电桩。

尽管是面向员工的5折优惠,也难免影响了外界对国产奥迪e-tron的看法。

除了e-tron外,奥迪陆续在中国引进了多款车型。官网显示,目前奥迪在中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Q2L e-tron、A6L e-tron、Q4 e-tron、e-tron、Q5L e-tron等,但2023年,e-tron系列车型的合计销量仅为3.1万辆,显然表现不理想。

3

转型提速●

早在2021年,奥迪就宣布将停止研发汽油或者是柴油发动机,并且在10-15年后彻底转向对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

2023年,奥迪发布面向未来的生产计划,从2026年开始,奥迪面向全球市场将只推出纯电动汽车;2033年,逐步停止内燃机车型的生产,届时奥迪在全球的自有生产基地都将投入电动车生产。

这一年,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表示,“今年起,奥迪将在全球发起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这也是面向未来转型最为重要的攻势。”未来三年,奥迪将在全球推出20款车型,其中10款为纯电动车。

除了新的发展计划外,奥迪也在频繁变更管理层。

资料显示,2023年9月1日,奥迪宣布,大众集团产品和集团战略副总裁格诺特·多尔纳接替马库斯·杜斯曼出任奥迪新任首席执行官。今年1月,奥迪宣布Johannes Roscheck将出任奥迪中国总裁,统筹管理奥迪在华相关业务,该任命自4月1日起生效。现任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在任职期满2年后,将回到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总部任职。

奥迪的合资公司也有着变动。2018年,奥迪在中国启动了双合资伙伴战略,而在这之前,奥迪在中国只有一汽奥迪这一合资公司。2021年3月,奥迪、大众汽车集团及中国一汽共同宣布成立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公司;同年4月,上汽奥迪正式成立。

2023年6月,奥迪在中国的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奥迪一汽全新PPE工厂在长春正式开工,其总投资约350亿元,年产能达15万辆。该工厂将于2024年底投产,首批投产的将是奥迪Q6 e-tron和A6 e-tron。

资料显示,上汽奥迪着重新能源汽车开发,采用的是直销模式,全面朝新品牌的模式靠拢。一汽奥迪着重燃油车,采用经销商模式。不过未来随着奥迪一汽新能源新工厂的投产,一汽也会加码奥迪的新能源车开发。

与此同时,上汽奥迪也在进行着人员变动。2023年3月,杨嗣耀接替贾鸣镝担任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今年9月,又有消息称,原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副总监谢施奇将出任上汽奥迪营销事业部总经理。

而今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的全新电动车型也有了新的进度,显然,上汽奥迪也在加速推动电动化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奥迪A5L将分别在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生产,其中,一汽奥迪A5L的智驾选择了华为乾崑ADS,但上汽奥迪A5L的智驾方案还未确定。不过,上汽集团曾投资过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Momenta智驾方案已经在智己车型上量产应用。因此有观点认为,上汽奥迪A5L可能会与Moment合作。

在《车圈能见度》看来,作为传统的豪华品牌车企,电动化转型的缓慢、以及中国车企的迅猛发展的挤压下,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局面。只有加速电动化转型,才能保住其豪车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作者 | 卫河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圈能见度 8752粉丝    1049作品 关注 带你看最清晰的汽车圈。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