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在深圳举行。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首次讲述了比亚迪30年创业经历,并向游戏科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交付了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Z9。
王传福向《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交付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Z9。企业供图
从30年前小厂房里20人的创业团队,蜕变成如今近百万名员工的世界级企业,比亚迪凭着“敢想、敢干、敢坚持”的工程师精神,用技术定战略,逐步将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敢想敢干,“敢”的精神贯穿于比亚迪的发展
比亚迪的追梦之旅始于深圳。
1994年,王传福在深圳龙岗区布吉镇创业,从手机电池起步,抓住移动通讯设备风行于世的趋势。仅过了七年,敢闯敢试的比亚迪就成为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全球通讯设备巨头的电池供应商。
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后,比亚迪开始思考更长远的未来,并开启第二次创业。
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西安秦川,踏上了筑梦汽车的道路。
彼时,比亚迪汽车创业不被外界看好。不仅是因为比亚迪从未卖过车、造过车,更因为200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完全由外资品牌、合资企业占主导。
当时有基金经理甚至放出狠话,“若比亚迪不放弃收购,就抛售所有所持股票”。即便这样,也未能动摇王传福造车的决心,并定下“为地球降温1℃”的愿景。
王传福发表演讲。企业供图
多年的未雨绸缪,比亚迪用技术定战略,看准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相信中国消费者对自主创新的接受能力,更有把握抓住新能源汽车重新定义汽车核心技术的历史机遇。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01年,比亚迪开始着手研究新能源汽车的路线。2002年起,比亚迪大力投入动力电池技术,从电池做起,逐渐打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05年,比亚迪首款量产车F3下线,上市后一炮而红,14个月总销量就达10万辆。到2008年,比亚迪又先后推出了F6、F0等畅销车型;同年,全球第一款量产上市的插电混动轿车F3DM在深圳上市。
2010年,比亚迪e6纯电动车上市,并交付深圳出租车行业正式上路运营,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市场化运营的纯电动车。
自此,比亚迪追逐的新能源汽车梦开始显露雏形,也强力回应了外界所有质疑。也是在这一时期,比亚迪提出了三大绿色梦想,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到应用,用太阳能、储能电站和电动车,打造一条完整的绿色链路。
坚持技术,刷新汽车行业“中国加速度”
2020年左右,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变革加速。在节能减排的迫切压力下,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陆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推广力度。
看准全球汽车工业百年变革机遇,比亚迪不仅为前人不敢为,更敢为自己未曾为,在2022年4月率先停产燃油车,彻底转型,成为全球第一家宣布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的车企。
直面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比亚迪坚持新能源的路线不动摇,坚持技术创新的理念不动摇。这样“敢”的底气是技术,技术的背后是工程师文化。
王传福说“工程师之魂就是比亚迪之魂”。企业供图
王传福说,“工程师之魂就是比亚迪之魂。即便我们所有财产,包括厂房、专利、股票全部消失,只要工程师还在,就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11万名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元,过去有13年的研发投入都高出其净利润。
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天神之眼、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易三方、璇玑架构等颠覆性技术构建起比亚迪强大的技术“护城河”。
这背后,是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
2020年其推出的刀片电池,背后是坚持了18年的磷酸铁锂技术路线;2021年其推出的DM-i超级混动,背后是坚持了17年的插混技术路线;2021年推出的e平台 3.0,背后是坚持了11年的电动车平台化路线;2023年推出的易四方,实现了比亚迪19年前的四电机创想。
可以说,技术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厚积厚发,才让比亚迪迎来了市场的拐点,迈向技术和产品双向爆发的新时代。
2019年至2023年,比亚迪销量从45万辆增至302万辆,并在去年首次跻身全球畅销汽车品牌榜前十,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七十年以来,首个入围前十的中国汽车品牌。
市场的认可是对先行者最好的称赞,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最好证明。
从首辆新能源汽车到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用了整整15年;而从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0万辆,比亚迪仅用了15个月,再次刷新了全球汽车产业的“中国加速度”,也再次验证了比亚迪坚持新能源路线、坚持技术创新的正确性。
企业担当,设立30亿元教育慈善基金
成立30年来,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比亚迪始终怀揣产业报国情怀。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所做的事业已不再是基础的企业积累和规模扩大,而是出于更高的社会价值和企业责任,希望用极致的技术、产品和体验,持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30周年发布会上,比亚迪分别拿出60台和30台的新车使用权感谢用户和员工。
同时,王传福宣布比亚迪设立30亿慈善基金计划,聚焦教育慈善,在全国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并向全国中职以上的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捐赠新能源解剖车作为科普展具,激发学生们对汽车技术和工业智造的兴趣,助力培养更多卓越的工程师。
比亚迪设立30亿慈善基金计划。企业供图
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还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赢得未来的技术话语权。
30年前,比亚迪带着梦想开始创业,经历了突破与转型,创新与成长,领先到领跑,从一家电池制造商蜕变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
如今,站在达成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新起点上,比亚迪以“Build Your Dreams(成就梦想)”的初心继续践行“先行者承诺”,助力“汽车强国梦”。
随着比亚迪夏的上市,曾经热销的传统燃油MPV们会遭受更猛烈的冲击。
小米武汉超级工厂终于要来了。
临近春节,开长途回家过年,确实会很累,如果是智驾车型,那还能轻松一些,而说起智驾,最近比亚迪天神之眼挑战长江五千里全程智驾,从上海跑到宜宾,看了后我都觉得这智驾水平,不愧是第一梯队。特别是重庆这一站,我觉得太牛了,还真是那句话全国都能开,有路都好开。
2025年的春运,出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有关部门预测,这次节假日期间自驾出行人次预计会达到72亿人次。之所以自驾出行的人数暴增,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今年我们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暖冬气候,这样的天气对自驾出行、南北迁徙是再合适不过了。
央视《对话》|醇氢电动:新能源,新选择
大人,时代变了。
开春,驾驶启源Q07去露营 #启源伴你回家一路长安 #长安启源Q07
以往Giulia是我们成为阿罗车主最触手可及的选择,现在Tonale成为最佳替补,以不到20万的身价,让我们跟意大利车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次,你会愿意成为阿罗车主吗?是Tonale还是坚守原味Giulia?
新能源渗透率跌回50%,中国车市会走回头路吗?
长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内蒙古牙克石极寒挑战展现王炸实力。
没苦硬吃?春节前开比亚迪海豹跑800公里高速回家
2024年,何小鹏带领小鹏汽车完成了一场堪称翻身的逆袭。
1月22日小年夜,捷途汽车在北京以一场“心所向 自纵横”为主题的发布会,正式揭开了全新豪华电混越野产品序列,捷途纵横的神秘面纱。这不仅是一次全新产品序列的发布,更是一场关于中国品牌向上突围的宣言,标志着捷途纵横开启豪华越野市场的全新征程。
北纬50°,东经122°,地处大兴安岭中脊中段,具有“冰雪之都”美誉的牙克石,以极寒环境成为了汽车高寒性能测试的绝佳试炼场。
“上汽尚界”商标流出,上汽也要“拥抱”华为了?
猛士科技x博纳影业,掀起中国汽车与中国电影跨界合作新风潮
交付仅9个月,超3万辆小米SU7召回。
机场偶遇无人驾驶,自动开到指定位置接人,一路跟随,这车还真挺聪明!
东风纳米情满旅途为爱发电 哇,回家路上偶遇“显眼包” “纳”样温暖的陪伴 服务显眼包-包你好运
2024年,何小鹏带领小鹏汽车完成了一场堪称翻身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