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行业巨头,一直是风头无两的大众汽车目前正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这让车叔想到了某电视剧的经典台词:大有大的难处!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众汽车于近日拒绝了德国工会所提出采用节约成本的方式来维持运营的提议,仍坚持员工减薪10%,这意味着大众与本土工会的谈判已经宣告破裂。德国金属工业工会发言人表示,工人们将于本周开始罢工警告,每天停工几小时,罢工持续时间将取决于进一步谈判的进展情况。
这里先回顾一下大众汽车本次事件的经过,在11月初,大众要求德国员工减薪10%,称这是公司在利润跌至三年新低,工会威胁罢工之际,挽救就业并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其中主持该次谈判的大众品牌人事经理Arne Meiswinkel表示,我们迫切需要降低劳工成本,以维持我们的竞争力,这需要劳动力的贡献。而德国工会方面此前给出的方案,可接受减少工时,以保留更多工作岗位,并将部分原定增加的工人工资和奖金纳入一项未来基金,以帮助企业应对风险。根据工会方面测算,以上措施可帮助大众减少15亿欧元的人工成本。
目前大众在德国本土共经营10家工厂,共雇佣约30万名员工。本周开始的罢工行动共涉及沃尔夫斯堡,不伦瑞克,萨尔茨吉特,汉诺威等工厂以及一些子公司的约12万名员工,占据大众本土员工的1/3以上。
事实上,大众在与工会方面的裁判中表现一直十分强势,在经历三轮谈判之后仍然毫不妥协,其中在最新一轮的谈判中,大众表示虽然认同工会提出的措施可能在短期内有所帮助,但是他们在未来几年不会给大众带来任何长期的债务缓解。潜台词很明白,不同意工会的方案,仍要坚持裁员,此举无疑是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工会与工人。
降薪总是要比裁员强一些,裁员意味着很多人要就此失业,失去养家糊口的能力,而降薪则是让全体员工去拯救那些将要被裁员的员工,如此一来大家都有工作,只不过工资会降低一些,当然对于那些有能力够优秀的员工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的。劳资双方各有各的诉求,又各有不能退步的理由,如此形成了僵局,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说到这里,我们也不由得好奇,大众汽车究竟是遭遇到了什么难关,才如此的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跟工人过不去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该品牌的利润和销量都陷入到了逆向增长。
根据大众方面所发布的信息来看,在今年前三季度大众的全球累计销量为217.6万台,同比降低7.1%。不仅是销量拉胯,大众的利润更是惨不忍睹,其中前三季度大众的营业利润降至28.55亿欧元,同比下跌42%,近乎于腰斩。而且从税后利润来看,大众相比往年同期下降幅度超过了60%,其中核心品牌大众乘用车的第三季度营业能力仅为2%,只保持了挣点辛苦钱的状态。
经营上的压力是市场端承压的必然结果,其中在大众最为看重的中国汽车市场,该品牌亦承受了巨大压力。其中大众前三季度的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仅有71.15万台,同比减少15%,这一下跌幅度是大众全球水平的两倍以上。此外大众今年预计在中国市场会取得16亿欧元的营业利润,这一数字相比2023年减少了10亿欧元以上,这意味着,其营业水平已经达到了近几年的新低点。
正所谓船大难掉头,在从油向电的转型变革期,大众汽车正受困于转型的困境之中。虽然大众在2023年中取得了77.1万台的全球纯电销量,但拿这一数字对比比亚迪等国内巨头却是一点也不够看。想要继续维持住全球地位,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大众只能不断加码电动化。对此大众也是有着很多动作,比如说在合肥成立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面向中国本土市场开发入门级车型平台CMP,同时积极与小鹏,上汽集团等本土制造商合作,扩充自己的新能源阵容等等。
车叔总结
在市场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大众汽车正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营业能力的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大额投入。想要克服时艰,大众只能节约成本,而对国内的工厂及工人下手便成了无奈之举。个人认为,我们不妨用一种积极的眼光来看待大众本土的这次罢工事件,也许这不仅是一场危机,也是一次契机,毕竟卸下包袱,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当然企业不应只关注自己的利润,更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还是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协商找到一个妥善合理的解决方法。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黄金档资讯栏目《经济信息联播》,播出岚图知音入围《汽车风云盛典》快讯。该盛典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总台财经栏目中心特别策划,经过严格的市场筛选与专家评审,岚图知音脱颖而出,彰显其卓越品质与强大实力。
懂车帝做的美国“死亡公路”极限挑战赛,咱们这条视频来个省流版,把其中精彩的内容带给你。
曾经风光无限,2013至2016年连续四年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的北京现代,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却步履维艰,深陷困境。
2024年作为国内车市面向新能源和智能化加速转型的一年,吉利汽车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吉利银河作为吉利新能源的主力品牌,全年累计销量突破49万辆,同比增长80%,增长率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4.5%。
2024年日本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减少33%,降至5万9736辆,4年来首次减少。其中日系车的EV销量均出现下降,比亚迪则增长54%……
不负当下不惧未来,东风Honda 2024年“韧性”向前
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出海,打造欧亚经济新空间,中国制造梦想新启程
1月13日,深圳机场启动自主泊车代驾测试,这是华为乾崑智驾泊车代驾VPD(Valet Parking Driver)在全球首个机场的商用试点,旨在通过智能驾驶技术提升机场停车、找车效率,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出行体验。 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的泊车代驾VPD功能。车辆无需......
2024年第四季度,零跑汽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2024年零跑汽车销量表现优异,全年累计交付近30万台,第四季度连续两个月交付超4万台、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长超100%,销量排名跃居新势力前二。
宝骏悦也“刹车事件”背后,有人无法退车,有人不敢再买新车
比亚迪EV销量在日本超越丰田,2024年日本EV市场风云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红旗车!天工08:变的是体验,不变的是品质
模仿 学习 超越,是极氪007GT的来时路
【韩系动向1455】什么原因让EV3成为小型纯电SUV的标杆?
哪些燃油车新能源卷不动?油车就必须要聊那些外资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BBA里谁最好、谁最惨、谁可能是未来的黑马?听我说完,2025年你在选车的时候有个参考。
出海成功!比亚迪EV销量在日本超越丰田,中国车企“站起来”了
车烧没了,电池居然完好无损?ID.3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焕新 Model Y 上市了, 小鹏G7, 极氪007 GT 还有戏吗?
2025年1月6日-1月12日这周的销量数据如期发布,销量相比上一周有所提升,但总体依旧低迷
刚刚迈入新年,就有不少车企推出多项购车权益,试图抢先一步占领市场。上汽荣威近期推出的购车福利也是相当诱人,下面我就带大家去具体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