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首批新能源车车主正进入两难境地。
工信部等部委明确规定,自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为电池、电机等核心关键部件提供至少八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如今是2024年,正好是8年时间来临。也就是说,首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服役”期满,市场将迎来一场“换电池潮”。
而且,从今年开始,每年都将有一定数量的动力电池质保到期。上险数据显示,退役高峰下,近两年超过八年电池质保的新能源汽车将超过1950万辆。
问题的关键在于,更换老龄电池的费用甚至高于车辆本身的残值,天价账单成为不少车主的烦恼。
动辄几万、十几万的费用,让新能源车主们望而却步。但是也有好消息传来。
高盛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平均价格已从2022年的153美元/kWh降至今年年底的111美元/kWh,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下降至80美元/kWh。2030年或将降至64美元/kWh。
另外一家美国公司Recurrent预测,在材料成本降低、能量密度提高和电池回收产业发展等多个利好因素的影响下,电动汽车预计在2030年实现与燃油车接近或更低的动力维修/更换成本。
电池成本的下降,对于众多新能源车主和新能源汽车的流通无疑是利好消息。
电池成本大幅下降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正在成为一个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原材料价格的大幅跳水。碳酸锂是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其2022年一吨碳酸锂的价格一度超过60万元,达到了价格顶峰;
如今,一吨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跌落至7.69万元(2024年12月9日价格),价格足足下降了接近9成。另外,硫酸镍、圆柱形电池液等动力电池辅助材料的价格也持续下降;锂和钴等大宗原材料的成本也在下降,2020至2023年的价格达到高点,现在逐渐下降至合理水平,预计将实现总成本下降40%以上。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技术创新。近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至少提升30%以上,使得生产制造成本变得更低。有数据显示,2022年,1kWh的动力电池成本价格在1000元上下,现如今1kWh的动力电池价格为500元左右,预测到2025年价格可能会下降到300元左右。以一台车安装100kWh的动力电池组计算,光动力电池的成本就下降了5万元左右。
高盛认为,在不依靠补贴的情况下,电动车的购车成本有望在2年内实现与燃油车持平。
另外,产能过剩也是造成价格下跌的另一个原因。数据显示,2023年前8个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419.7GWh,装车量为219.2GWh,前者差不多是后者的两倍。这就是明显的产能过剩。供需关系的失衡,导致动力电池价格呈现下降趋势,这也符合经济规律。
在这里,需要警惕的是这几年动力电池价格大起大落,周期性表现非常明显。比如猪肉市场。虽然动力电池原材料在产品标准化、开采难度上都是有规律可循,不至于会出现猪肉市场那样强烈的震荡,但是建立一套机制进行市场化干预还是有必要的。
如此对上下游供应链、对车企、对消费者都有好处。而不是像前几年,碳酸锂价格高点时,各路资本都去最上游买矿山,甚至还要被恶意卡脖子。
稳中求进,才是一个市场正常运行的状态。
市场空间正在变大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不仅能让新能源车型的价格进一步降低,还使得电池养护以及更换成本大幅降低。
以现有车型数据为例,搭载100kWh电池的车型售价大多在20万元以上。按电池成本占车辆成本的40%计算,电池成本约为8万元。然而,随着电池价格的下降,这一成本将大幅减少。业内专家表示,如果电池组价格降至每千瓦时50美元(约合人民币362元),一个100千瓦时的电池组更换成本将在4500—50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26万—3.62万元),而75千瓦时电池组的成本约为3375美元(约合人民币2.44万元)。这一成本水平与燃油发动机的更换费用(2.9万—7.24万元)相差无几。
这就与燃油车发动机更换费用相当。据J.D. Power称,四缸发动机更换费用在4000美元之间,高性能发动机更换费用在10000美元以上。
但是目前,新能源车型的电池更换以及维修成本还是居高不下。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位8年的特斯拉Model S车主,在今年9月底因故障被告知要拆电池检查,光检查费用就要七八千元,电池老化维修需要16万元,更换则要花费22万元。
根据宝马、雪佛兰、大众和日产在内的多家车企近年来的电池更换成本报告显示,经销商更换电池的每kWh成本是上游统计成本的数倍,而对于已停产的车型,报告甚至提供了22kWh电池报价超过7万美元,数十倍于当前平均价格的极端案例。
随着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会进一步降低,也将吸引更多消费者入手。当这个市场越变越大,流通越来越快,相关联的产业也将愈发成熟,比如二手动力电池回收和维护,再比如电池设计和生产标准化,还有可能会出现电池互换,如同当前的电瓶车一样方便。
必然会有更多的资源和资本进来,可以预料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养护成本将逐渐与燃油车持平,还会越来越低。
百姓评车
综上,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将对电动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不仅是在市场销量层面,还有新产业链的出现。这或许就是新生事物的威力吧,我们或许想象不出来未来的场景,但是我们正在经历。
正如10年前智能手机的出现,竟然使得手机支付大行其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已经超过了纸币。相信,当初没人能想象得到这个结果。
星光730真7座大空间与品质内饰首度公开
埃安迫切需要一场营销变革,使之摆脱过往的固有认知。
9月15日,“比亚迪e-Bus平台3.0发布暨全新客车上市”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正式揭幕第三代电动客车技术平台,推出电动客车首个千伏平台,推动实现“电比油强”,并同步推出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客车C11,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
享界S9T售价30.98万元起,9月21日开启交付!
9月13日,2025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金塔分站赛暨第六届敦耐赛(以下简称:2025敦耐赛)正式开幕。作为中汽摩联认证的国家A级赛事,它以河床、戈壁与沙丘等极端地形构筑超1000km赛道,对参赛车辆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驾驶者的技术和毅力,均提出了近乎极限的考验。
AUDI首款战略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终于迎来了上市一刻。这款被上汽奥迪寄予厚望的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直到面向市场的商业政策落地,影响的绝不仅是细分市场的竞争者。对于新一代中国消费者来说,这种全新的合资合作开发模式,或为他们的消费选项提供了新思路。
售价128万元起,仰望U8L鼎世版重磅上市,安全再上新高度
体系力赋能3000万辆——让一汽-大众跑出智造加速度
9月15日,“比亚迪e-Bus平台3.0发布暨全新客车上市”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正式揭幕第三代电动客车技术平台,推出电动客车首个千伏平台,推动实现“电比油强”,并同步推出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客车C11,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e-Bus平台3.0发布是比亚迪在客车技术领域的又一突破......
9月8日,在新华社旗下《新华汽车实验室》举办的AI智控底盘舒适挑战特别节目中,荣威M7 DMH以全优成绩通过严苛测试,成功夺得行业首个AI智控底盘舒适认证。
旗舰9系巅峰力作!享界S9T售价30.98万元起,9月21日开启交付
曹东杰老兵回归东风本田,外界对他的期望很大!
一车全能,家用首选!唐DM-i 175KM版上市,置换补贴后16.98万起
享界S9T正式上市,售价30.98万元起
9月15日,“比亚迪e-Bus平台3.0发布暨全新客车上市”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正式揭幕第三代电动客车技术平台,推出电动客车首个千伏平台,推动实现“电比油强”,并同步推出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客车C11,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e-Bus平台3.0发布是比亚迪在客车技术领域的又一突破......
享6万元限时权益!享界S9T售价30.98万元起,9月21日开启交付!
提车等一年?超200人联合起诉,小米汽车又摊上事了
2025敦耐赛收官:车手魏建军顺利完赛 长城汽车问鼎T2组
你也配!有些车企哭诉“水军”,就是鳄鱼的眼泪,准备忽悠大伙了
埃安换掉肖勇,人走茶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