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首批新能源车车主正进入两难境地。
工信部等部委明确规定,自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为电池、电机等核心关键部件提供至少八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如今是2024年,正好是8年时间来临。也就是说,首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服役”期满,市场将迎来一场“换电池潮”。
而且,从今年开始,每年都将有一定数量的动力电池质保到期。上险数据显示,退役高峰下,近两年超过八年电池质保的新能源汽车将超过1950万辆。
问题的关键在于,更换老龄电池的费用甚至高于车辆本身的残值,天价账单成为不少车主的烦恼。
动辄几万、十几万的费用,让新能源车主们望而却步。但是也有好消息传来。
高盛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平均价格已从2022年的153美元/kWh降至今年年底的111美元/kWh,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下降至80美元/kWh。2030年或将降至64美元/kWh。
另外一家美国公司Recurrent预测,在材料成本降低、能量密度提高和电池回收产业发展等多个利好因素的影响下,电动汽车预计在2030年实现与燃油车接近或更低的动力维修/更换成本。
电池成本的下降,对于众多新能源车主和新能源汽车的流通无疑是利好消息。
电池成本大幅下降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正在成为一个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原材料价格的大幅跳水。碳酸锂是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其2022年一吨碳酸锂的价格一度超过60万元,达到了价格顶峰;
如今,一吨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跌落至7.69万元(2024年12月9日价格),价格足足下降了接近9成。另外,硫酸镍、圆柱形电池液等动力电池辅助材料的价格也持续下降;锂和钴等大宗原材料的成本也在下降,2020至2023年的价格达到高点,现在逐渐下降至合理水平,预计将实现总成本下降40%以上。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技术创新。近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至少提升30%以上,使得生产制造成本变得更低。有数据显示,2022年,1kWh的动力电池成本价格在1000元上下,现如今1kWh的动力电池价格为500元左右,预测到2025年价格可能会下降到300元左右。以一台车安装100kWh的动力电池组计算,光动力电池的成本就下降了5万元左右。
高盛认为,在不依靠补贴的情况下,电动车的购车成本有望在2年内实现与燃油车持平。
另外,产能过剩也是造成价格下跌的另一个原因。数据显示,2023年前8个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419.7GWh,装车量为219.2GWh,前者差不多是后者的两倍。这就是明显的产能过剩。供需关系的失衡,导致动力电池价格呈现下降趋势,这也符合经济规律。
在这里,需要警惕的是这几年动力电池价格大起大落,周期性表现非常明显。比如猪肉市场。虽然动力电池原材料在产品标准化、开采难度上都是有规律可循,不至于会出现猪肉市场那样强烈的震荡,但是建立一套机制进行市场化干预还是有必要的。
如此对上下游供应链、对车企、对消费者都有好处。而不是像前几年,碳酸锂价格高点时,各路资本都去最上游买矿山,甚至还要被恶意卡脖子。
稳中求进,才是一个市场正常运行的状态。
市场空间正在变大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不仅能让新能源车型的价格进一步降低,还使得电池养护以及更换成本大幅降低。
以现有车型数据为例,搭载100kWh电池的车型售价大多在20万元以上。按电池成本占车辆成本的40%计算,电池成本约为8万元。然而,随着电池价格的下降,这一成本将大幅减少。业内专家表示,如果电池组价格降至每千瓦时50美元(约合人民币362元),一个100千瓦时的电池组更换成本将在4500—50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26万—3.62万元),而75千瓦时电池组的成本约为3375美元(约合人民币2.44万元)。这一成本水平与燃油发动机的更换费用(2.9万—7.24万元)相差无几。
这就与燃油车发动机更换费用相当。据J.D. Power称,四缸发动机更换费用在4000美元之间,高性能发动机更换费用在10000美元以上。
但是目前,新能源车型的电池更换以及维修成本还是居高不下。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位8年的特斯拉Model S车主,在今年9月底因故障被告知要拆电池检查,光检查费用就要七八千元,电池老化维修需要16万元,更换则要花费22万元。
根据宝马、雪佛兰、大众和日产在内的多家车企近年来的电池更换成本报告显示,经销商更换电池的每kWh成本是上游统计成本的数倍,而对于已停产的车型,报告甚至提供了22kWh电池报价超过7万美元,数十倍于当前平均价格的极端案例。
随着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会进一步降低,也将吸引更多消费者入手。当这个市场越变越大,流通越来越快,相关联的产业也将愈发成熟,比如二手动力电池回收和维护,再比如电池设计和生产标准化,还有可能会出现电池互换,如同当前的电瓶车一样方便。
必然会有更多的资源和资本进来,可以预料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养护成本将逐渐与燃油车持平,还会越来越低。
百姓评车
综上,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将对电动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不仅是在市场销量层面,还有新产业链的出现。这或许就是新生事物的威力吧,我们或许想象不出来未来的场景,但是我们正在经历。
正如10年前智能手机的出现,竟然使得手机支付大行其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已经超过了纸币。相信,当初没人能想象得到这个结果。
腾势于印度尼西亚正式发布 推出旗舰车型腾势D9 引领创新豪华格局
春节驾驶新能源返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看就懂
满格进击 拔节生长 2024东风猛士站稳中国豪华新能源越野市场
猛士917蛟龙战甲即将迎来银幕首秀
战略合作再上新台阶!江淮钇为与时代智能签署滑板底盘技术合作协议
增程+华为,国企新能源品牌的销量解药!
新能源汽车投保难等问题将得到解决,车主也需养成良好驾驶习惯
魏牌蓝山值不值买?一个视频解决你得烦恼 全新蓝山智驾版本,怎么选怎么合适?今天全面来说说,这车得配置怎么买,才是适合你自己的
年销量首次突破260万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奇瑞的新里程碑;年出口汽车1,144,588辆,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在经过了两个多月时间的反复验证后,小米终于还是决定对小米SU7进行召回了。
2025年1月,福特纵横针对新上市的全新领睿和全新领裕两款插电混动SUV,搞了个超给力的活动——“3年内最高8折置换保值回购”。这政策就像给新能源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一下子减轻了大家担心车子贬值的后顾之忧,也让消费者信心大增。
值此新春佳节,猛士917在原有车型基础上专门推出新春礼包,配备了多项用户关心的功能与配置,从视觉美学到豪华体验,多维度打造极致驾乘享受。
去年小米汽车SU7的火爆大家都见到了,首次造车、第一款、第一年销量就直接破13万辆,可见大家对于小米汽车的认可!不过,就在今天,小米汽车官方突然宣布,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小米SU7标准版召回计划,涉及车辆超过3万辆。
做成事不易,做自己更难得。释放内心的炽热,人生下半场松弛享受生活,领克Z10伴我继续奔赴山海,智驾体验广式“他条”
新春专属礼遇,只为答谢“猛士”!
仰望U8版老头乐亮相高速服务区,怎么上去的?
反击:比亚迪、吉利、上汽联手向欧盟高关税说“不”
奇家宴“硬菜”登场,奇瑞五大品牌亮出2025小目标
五大品牌齐聚,奇瑞“硬菜”登场
理想发布充电站超时占用费政策,网友:油车占位更该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