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小米与特斯拉的角力成为近期焦点。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小米 YU7 发布会上高调宣称 “Model Y 最强对手”,并直言 “敢发战书,就敢比”,其3分钟斩获20万订单的惊人表现,无疑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压力。
然而,面对这一挑战,特斯拉并未选择降价或加速产品迭代,反而逆势上调部分车型价格。这不禁让人好奇,特斯拉这种反常规操作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考量?
主力车型价格调整
7 月 1 日,特斯拉宣布对 Model 3 长续航版和 Model Y 长续航版进行升级,核心改进集中在电池技术和整车优化上。尽管电池容量未变,但通过新化学配方和系统调校,Model Y长续航版CLTC续航从719km提升至750km,Model 3长续航版则从713km增至 753km,同时 Model 3 长续航版标配加速包,百公里加速从 4.4 秒缩短至 3.8 秒,价格相应上调1万元至28.5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Model Y长续航版虽续航提升 31km,但售价维持 31.35 万元不变,延续了 “加量不加价” 的策略,并通过车主引荐计划提供免费车漆选装等福利。
这波“加价又加量”看似很有诚意,实则微妙。Model 3涨价同时,Model Y价格却按兵不动。特斯拉显然在精准排兵布阵,让Model Y作为对抗小米YU7的主力,避免价格硬碰硬,策略中透露出谨慎的防守姿态。
细察特斯拉今年价格轨迹,调整之频繁令人侧目,1月,新款Model 3后驱版上市,长续航与高性能版涨价。3月,焕新Model Y长续航版直接涨价1万元,后驱版则推出低息政策。然而,频繁的价格波动,并未带来预期的销量增长。财报显示,特斯拉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 13% 至 33.67 万辆,中国市场表现更显疲软,5 月 Model 3 销量仅 13818 辆,不足小米 SU7(28013 辆)的一半。这种高定价、微升级的策略,在小米等中国品牌的猛烈攻势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特斯拉能否扭转颓势?
车叔认为,特斯拉此番涨价,恐成点燃用户不满的导火索。当下,特斯拉的产品迭代速度明显落后于本土品牌,其中Model Y 焕新版从发布到量产耗时16个月,而小米首款 SUV 仅用 10 个月便完成从研发到交付的全流程。此外,备受争议的 FSD系统虽已在中国推送部分功能,但实际测试中频繁出现违章和导航失误,且受限于数据训练政策,短期内难以达到宣传效果,反观中国品牌的城区NOA功能已大规模落地,形成显著技术代差。当中国车企在智能赛道狂奔时,特斯拉的“挤牙膏式”创新显得格格不入。
与此同时,订单接到手软的小米已经对特斯拉产生了严重威胁,不过尽管小米 YU7 订单火爆,但其交付周期实在是令人心惊。其中标准版超 56 周,Max 版约 36 周,这已导致部分用户退订,同时也为特斯拉提供了宝贵的缓冲时间。不过,小米正加速推进二期工厂建设,预计7月投产后月产能将突破3万台,年底挑战 5 万台,产能释放后对特斯拉的冲击将更为直接。这种 “先订单后产能” 的模式,虽短期承压,但长期可能重塑市场格局。
目前来看,小米YU7的上市已引发连锁反应,智界汽车全系提供 2 万元现金补贴,极氪、蔚来等品牌甚至承诺承担用户退订小米的5000元损失。当竞品以真金白银抢夺潜在用户,特斯拉若继续“佛系”应对,市场份额恐被进一步蚕食。未来被迫加入价格战,绝非小概率事件。
我们必须承认,即便产品参数被超越,特斯拉的品牌光环仍具魔力。这种情感溢价支撑了其涨价底气,但情怀终究需要产品力托底。品牌信仰是护身符,却非永动机。当中国消费者愈发理性,仅靠“光环效应”难以维系高价壁垒!
车叔总结
总的来看,此次特斯拉的升级策略,本质上是成本控制与市场防御的平衡之举。在电池成本未增加的情况下,通过 “化学配方优化” 等微创新提升续航和性能,既维持了技术领先的表象,又为涨价提供了理由。然而,这种挤牙膏式的升级在小米等对手的饱和式堆料面前显得诚意不足,尤其在智能体验和本土化服务上,特斯拉的短板愈发明显。车叔认为,若特斯拉继续依赖品牌惯性而忽视用户需求的深刻变化,此次涨价可能成为其市场地位下滑的转折点!
吉利“弃研传统座舱”:不是噱头,而是智能汽车的“淘汰赛”哨声
之前,增程车一直被某些车企所不齿,它们认为只有技术不过关的车企才会造这种车型,并且属于“脱裤子放屁”。
从有“福”之州到胶州湾畔 奇瑞家庭开放日青岛收官
品鉴昊铂HL 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走进广汽集团
1-7月出口增长率:东风反超奇瑞比亚迪
岚图正迎来一轮重磅新品周期,以“月月有新车”的节奏全面进击主流新能源市场,而且每款都彰显出“爆款气质”。
老司机都知道,雨雪路面突然出现障碍,刹车不仅会打滑还可能侧翻。
缤果S全球首秀,预售6.88万起,孟子义现场分享美美体验
北汽蓝谷,越卖越亏?
易车实测 二代哈弗枭龙MAX,15万级家用SUV最优选,全系标配Hi4电四驱
8月22日晚,据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89.HK)发布的公告,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该消息迅速引发资本市场与汽车行业高度关注。
预售价6.88万起,五菱缤果S开启预售
星途汽车2025成都车展前瞻:重磅车型云集 科技新豪华再掀热潮
混动车不应追求综合续航里程,加大纯电续航里程对于用户更有意义
预售价6.88万元起,“高质感缤纷座驾”缤果S正式开启预售!
混动不再是“过渡”!岚海智混给出全域800V+大电池+全温域5C超充方案
8月20日,吉利正式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该系统基于5层AI座舱原生架构打造,将率先搭载于9月上市的全新车型吉利银河M9和领克10 EM-P。同时,吉利银河M9还将首次搭载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智电观察:半年装车120万辆,“全民智驾”从“尝鲜”变“常用”
2025款五菱星光S天津上市:插混纯电全都有,只有9.98万元起!
“文能放电烧电焊,武能搭绳拉卡车”。方程豹和它的车主们,用一次次硬核救援证明,越野,不只是征服,更是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