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4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崛起之年,那么2025年无疑是各大车企在技术和市场上展开全面角逐的关键一年。在这场“大决战”中,大电量混动和高阶智驾技术无疑将成为两大核心焦点。为何这么说?且听小编细细说来。
先说说大电量混动。在过去的一年里,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心惊肉跳”,各大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祭出降价大招。然而,到了2025年,这场价格战似乎有了新的“风向标”——大电量混动技术。想象一下,一辆既能享受纯电驾驶的静谧与环保,又没有续航焦虑的混动汽车,是不是听起来就很香?没错,这正是大电量混动车型的魅力所在。
前不久的广州车展上,比亚迪、奇瑞、长安等国产品牌纷纷亮出了自家的插混车型,而理想、问界等品牌则带来了增程车型,大电量、长续航、高性能成了标签。毕竟,对于续航焦虑来说,大电量混动技术绝对是“强心针”。大电量混动技术上的突破,让混动汽车不再是“过渡产品”。2025年的混动市场,注定是一场“电量”与“性能”的双重较量。
如果说大电量混动是2025年车市的“硬实力”比拼,那么高阶智驾技术就是各大车企的“软实力”体现。毕竟,在智能化时代,谁掌握了智能驾驶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特斯拉的FSD、小鹏的端到端大模型、蔚来的5nm智驾芯片……这些听起来就让人“不明觉厉”的技术名词,正是各大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杀手锏”。特斯拉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先行者”,其FSD技术的引入无疑将给国内车企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小鹏、蔚来等国内车企则不甘示弱,纷纷加快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步伐,试图在这场“智能化竞赛”中抢占先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上车成本的降低,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将不再只是高端汽车的专属。一些售价在10万-15万的车型也将搭载这些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捷和乐趣。可以预见,2025年的汽车市场,将是一场“全民智驾”的盛宴。
当然,在这场“大决战”中,也并非所有车企都能笑到最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车企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正如蔚来创始人李斌所言,未来两年将是蔚来的“生存之战”,对于其他三四线的边缘化品牌而言,同样如此。
此外,随着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转型加速,它们也将成为2025年车市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它们在电动化转型上相对较慢,但在智能化方面却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宝马、奔驰、广汽本田等品牌纷纷推出了搭载最新智能技术的车型,试图在智能化赛道上与自主品牌一较高下。
编后语
不难看出,2025年的车市注定是“神仙打架”。在这场“大决战”中,谁将脱颖而出,谁又会黯然离场,目前还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一定会笑到最后。毕竟,又能看大戏,又能挑选心仪爱车,难道不香吗?如果您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潘展乐成为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仰望U7车主
荣威M7 DMH首发,十几万块买劳斯莱斯的同源
【E汽车】智己汽车“超级增程”全球首发定档8月1日
巴西市长竟是比亚迪前员工!
“油电之争”仍处在非常焦灼的阶段。
比亚迪智能泊车兜底承诺,为何友商集体沉默?
2025中汽夏测:凡尔赛C5 X获双安全权威验证,燃油车安全新标杆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潘展乐成为仰望U7形象大使
期待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智驾方案
别克GL8陆尊插混谍照,纯电续航202km,还有5C超充
用一场毕业旅行,奔赴下一场山海!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潘展乐成为仰望U7形象大使
7月21日,比亚迪深汕工厂,随着仰望U7驶下生产线,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交付,比亚迪达成全新里程碑,8个月增产300万辆,从1000万到1300万的速度刷新全球纪录,较此前500万到1000万的15个月再提速近50%。
市场竞争波动,和企业之间相互的你追我赶,才是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BJ40增程销量正好,BJ40燃油又首秀惊艳,一起看!
众所周知,现在的车有很多辅助功能,向前可以辅助驾驶,向后可以自动泊车,但之所以称为辅助功能,原因就是这些驾驶辅助功能并不能代替驾驶员,并且目前驾驶辅助发生事故时,车主/驾驶者就成了第一责任人。不过驾驶辅助总是会被宣传成自动驾驶,出事的几率大大提升。今天我们讲一个很小的事故,是典型......
【E汽车】新款吉利博越官图发布
吉利银河A7对比比亚迪秦L DM,谁才是10万级“性价王”?
7月21日,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比亚迪达成全新里程碑,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高度的车企。
将法式驾控乐趣注入中国纯电SUV,示界06对标银河E5,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