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没有三菱仗义突破封锁,第一代中国自主车企无法诞生

没有三菱仗义突破封锁,第一代中国自主车企无法诞生

知嘹汽车 2730浏览 2025-01-16 IP属地: 未知

知嘹汽车/Jasper

即便燃油车已经不是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了,但回想起整个中国汽车的发展之路,我们最大的救星,竟然是三菱。

在上世纪末期,我们中国的自主车企开始投资建厂发展时,众多车企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车可以造出来,但发动机造不出来。

没有了这个关键的心脏,我们造的车根本没法跑。

届时我们的汽车工业刚刚起步,发动机只能靠采购外企的机型,愿意来中国发展的外企不少,但都对中国采取了“技术封锁”的政策,其中大众和雪铁龙是很典型的代表。

拿着市场去换技术,这是当时我们中国汽车工业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但对方有些“不讲武德”,我们市场给出去了,却没换来技术,中国境内生产的车型仍然要靠采购外企的发动机。

技术封锁只是策略,但在当时最严峻的问题却是生产的效率被发动机的进口采购数量限制,我们既没能力设计研发,生产也在受限。

还好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对中国有所封锁,三菱面对中国的汽车发展伸出了援手。在近乎所有外企都不愿透露技术和单独售卖发动机的时间里,三菱向中国提供了发动机的购买权限,并且给了足量的技术支持辅导。

在技术匮乏的年代里,三菱发动机帮助中国的各大品牌度过了难关。1997年,中国第一家发动机合资公司三菱沈航正式成立,引进技术成熟的4G6系列发动机,1998年三菱在中国成立了第二家发动机合资公司-“东安三菱”,引进了更小排量的4G1系列发动机,基于此举2000年中国第一台4G1发动机正式下线。

在三菱的帮助下,中国早期的自主品牌撑过了最难的动力系统供血问题,其中包括东南汽车、长城汽车、广汽三菱、华晨汽车、长安汽车等等企业的早期核心产品,而三菱的发动机也在中国留下了先进和可靠的美声。

虽然在当时4G6系列发动机对于三菱和世界汽车发展来说,已经是过时的产物,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三菱帮助中国汽车的发展走过了很艰难的一段时间。中国的自主车企由此开始拆解、仿制、研发,逐渐才有了自己研发生产的能力。

截至今日,有人表示当年购买的比亚迪F3,全身都是毛病,但现在发动机却仍然靠谱可用。

即便目前三菱已经在中国退市,而且我们也迎来了全面的新能源发展,但在新能源增程车型的增程器上,仍然有些许三菱的点滴技术影子。

很多人说,当年三菱愿意给卖给我们发动机完全是因为利润率的自保,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没有三菱的支持和帮助,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能会来的再晚一些。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知嘹汽车 1.6万粉丝    5696作品 关注 关注汽车企业动态和新技术
推荐作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