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舆论场上,蔚来永远在“倒闭”的路上,最快今年,最晚明年。尤其是今年第二周,蔚来跌出销量榜的前十,似乎更加印证了外界的预判。好在接下来的一周,蔚来周销0.28万辆回前十,但子品牌乐道却因强制员工购车,陷入舆论风波。全网都在教李斌做CEO,甚至连最好的出路都替蔚来规划好了:被收购。
在去年11月传言比亚迪收购蔚来后,前不久,某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提出2025年五大猜想,其中之一是,小米将收购蔚来。距离去年11月“比亚迪收购蔚来”的传言仅仅过去了三个月。不过,传言很快被证伪,尤其是逻辑上无法自洽的信息。
在信心是稀缺资源的时代,“脑补”的杀伤力比以往来的更加强烈,更容易人传人。有蔚来车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怕企业倒闭可劲在APP上花积分。
不同于五年前,蔚来的现金流按天计算,现在手握400多亿自由现金流的蔚来,已经走出了死亡威胁。但要面对比当时更大的挑战:舆论场正在一遍又一遍的预演蔚来的结局,似乎在等待它成真。
不听劝的蔚来
过去的2024年,倒下了高合、极越两家造车新势力。首当其冲的,除了企业员工,还有后续维修都成问题的车主们。谁会成为下一个极越?一时间,绝版车的阴影笼罩在每个新势力的上方。甚至有大V给造车新势力分出了“安全区、观察区和危险区”。
“每次听到‘蔚来会是下一个极越’的说法,我都有点紧张,毕竟我手头就有两辆蔚来。”一位蔚来车主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甚至有好心的蔚来车主,在社区里发帖,洋洋洒洒上千字,教蔚来如何自救。
或许李斌本人也想不通,一个已经跨过年销20万辆的企业,为何还是绕不开“被倒闭”、“被收购”的话题。
细数网友口中蔚来的槽点,连年亏损、不务正业、产能拉胯等,这些其他的新势力车企也都遇到过,而舆论对蔚来总是更加苛责,理想做大模型,小鹏做飞行汽车不是不务正业,但蔚来造手机是。
过去我们说竞争激烈,会用“原地踏步就是退步”来形容。但国内汽车市场的残酷远超想象,
当销量排名开始以周为单位更新,车企一刻也不得放松。尤其是销量纪录不断被新玩家刷新,“最快完成10万辆”、“最快达成50万辆”这类话术不停刺激着消费者的肾上腺素。于是,一个“进步慢了也是退步”的世界达成了。
在这么多的行业奇迹面前,人们耐心的阈值越来越低。而结果导向又是最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当理想开始盈利了,小鹏靠着mona03销量暴涨,蔚来没有达到预期的点,变得更加难以容忍。
甚至何小鹏都曾劝李斌,不要做那么多投入,钱一定要省着点花。李斌似乎没听劝,从全栈自研的研发体系、换电站的布局,再到乐道、萤火虫等新品牌的布局,哪一个都需要大手笔的投入,即便李斌解释,“我掌握的信息比你多很多,做决策时的参考不一样。”
当李想在社交平台在线教学如何避免乱花钱,“几万元的费用我都要亲自审批”,勤俭持家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当然,这本是无可厚非。极越闪崩后,外界把失败原因之一归结为夏一平乱花钱,扒出了他曾高调宣布“花3亿元改A柱倾角”的事儿,顺带踩一脚高合“花10个亿研究编程大灯”......结果导向型的评价大多是简单粗暴的,只要钱没花在看得见成效的地方 ,就通通是错误答案。
于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产生了,在社交平台乃至在现实生活中,蔚来的进店礼物、免费特饮都可以是不盈利的证据。毕竟,中国车市经过过去两年的价格战,把豪华车的溢价空间都打碎了。在一切都以功能和实用为导向的消费环境中,蔚来这些徒增成本的服务,似乎更难讲清楚价值......
蔚来的史玉柱困境
蔚来不听劝的地方有很多,最特立独行的在于,都2025年了还在坚持纯电与换电。放眼主流车企,依然坚持纯电路线的,也就特斯拉和蔚来了。其他每家几乎都有插混和增程的布局。
过去嘲笑增程是落后技术的车企,逐渐都“真香”了起来。
纯电路线的压力有多大?2024年,特斯拉交付178.92万辆新车,是2015年以来首次销量同比下滑。再加上,蔚来还背负着重资产、高投入、长周期的换电,用时髦的话说,debuff叠满。
这背后,是行业默认纯电路线已经来到了增长的瓶颈。于是,每次网络上流传爆雷的小作文,外界很容易带入蔚来,无视它已经转正的自由现金流,不断攀升的交付量等积极的信号。当零跑都开始盈利了,始终不被舆论规训的蔚来,就要一直被教做人。
即便到今天,李斌还是要不断跟外界解释,“换电不是蔚来的包袱,是‘护城河’。”前不久,奇瑞星途与蔚来合作的换电车型在网上曝光,蔚来方面表示,这不是换电联盟的第一款车。长安、吉利、广汽、一汽、路特斯、江淮等车企都加入了蔚来的换电联盟。
除此之外,蔚来的品牌忠诚度,也是核心资产。在2019年企业经营最困难的时候,有车主自发给蔚来打广告,帮蔚来卖车,这些真实案例,放在其他品牌身上,是很难想象的。
脑白金的创始人史玉柱,曾在《大败局》一书中,总结了民营企业的十三种死法,其中有多种都和舆情有关。当未经证实的传闻变成负面信息发酵,直接影响车主与潜在车主的信心。
高级的商战,往往是最朴素的方式,不管是史玉柱创业的上个世纪还是今天。在舆论场中跌倒的企业,很难再有翻盘的希望,效果好比“杀人诛心”。
从被恶意P图的理想MEGA,到谣传蔚来被收购,以玩笑乃至猜想为名的舆论,不应该成为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陷入自证逻辑的车企,无论如何辟谣,就被置于被动的局面。当中国汽车进入淘汰赛的关键阶段,与信心同样稀缺的,还有耐心。
一汽奔腾全系新能源登陆上海车展 新能源三剑客发力SUV、轿车
2025年4月26日,成功汽车以“汇聚五洲,成功领航”为主题,在贵州遵义隆重召开海外合作伙伴大会。遵义市政府领导、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合作伙伴、供应商代表及国内核心合作伙伴共300余位来宾齐聚遵义工厂,共同见证成功汽车海外战略的全面升级。此次大会不仅是对企业国际化历程......
比亚迪Q1财报亮剑:净利润翻倍背后的全球化野望与技术护城河
作为国家战略新材料,复合材料凭借其轻量化、隐身性及耐极端环境等特性,在军民航空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随着C919、C929等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加速推进,行业迎来了新的增长极,正处于重要的发展窗口期。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新福特F-150猛禽、福特烈马复古特别版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正式首发亮相,引燃车展“最野看点”。
在2025年上海车展的舞台上,东风风行星海S7增程版正式上市,新车的售价为12.99万元起。作为一款定位中大型的增程式轿车,它承载着东风风行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期望,试图在竞争白热化的增程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
引领智慧出行新时代,远峰科技“全家桶”亮相上海车展
海底24小时+钢针穿刺,L6神盾电池让2万家庭闭眼冲
4月26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称,近期,网络用户“葡萄碎碎冰”因散布与比亚迪相关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行政拘留。
汽车
4月23日-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荣威品牌以一场极具前瞻性的发布会向外界传递了其品牌焕新的核心战略。围绕“信赖、超值、体面”三大关键词,深度解析了荣威的造车理念与未来方向。
时代匠心,全球共赢
比亚迪海鸥荣获“世界城市车”李柯问鼎“世界汽车年度人物”
上海车展|Momenta亮相诠释“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
前200公里猛如虎,后面油耗8L/100km以上,增程的传统顽疾要被解决了?
比亚迪持续打击黑公关,一造谣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从喧嚣到沉淀:2025上海车展的理性回归
2025年4月27日,上海国际车展现场,上汽大通MAXUS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轻客日”活动点燃全场。
近日,全球汽车行业权威奖项“2025世界汽车大奖”(World Car Awards)在纽约国际车展举行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