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3.15特别报道:2025年的奥迪,想说爱你不容易!

3.15特别报道:2025年的奥迪,想说爱你不容易!

车小帝AUTO 2029浏览 2025-02-06 IP属地: 未知

讲真,BBA虽然还称得上是一线豪华品牌。但如果你要出手,还是劝你三思。尤其是奥迪品牌,今非昔比,和咱们国产新能源豪华品牌相比,似乎没什么优势了!

众所周知,在国内豪华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奥迪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其发展态势却面临诸多挑战,在销量、品牌、产品向上及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均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销量:增长乏力与市场份额流失

曾经,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一路高歌猛进,但如今却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奥迪销量却未能随之水涨船高。部分年份甚至出现下滑,这与竞争对手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形成鲜明对比。

从全球范围来看,2024 年奥迪的销量为 1671218 台,同比下滑 11.8%。这一数据表明,奥迪在全球汽车市场中遭遇了不小的阻力。

中国市场一直是奥迪重要的销售阵地,但在 2024 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样出现了下滑,达到 10.9%,销量为 649,434 辆。从一汽奥迪的终端销量数据来看,2024 年为 61.11 万辆,不仅与自身过往成绩相比有所逊色,与竞争对手奔驰和宝马相比,差距也进一步拉大。同期奔驰和宝马双双实现了销量破 71 万辆,10 万台左右的销量差距,对一汽奥迪而言不容小觑。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竞争加剧。豪华品牌不断涌入,诸如奔驰、宝马等传统对手推陈出新,凭借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抢夺份额。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高端化进程加快,新能源汽车品牌崛起,特斯拉、蔚来、理想、问界等以创新科技和性价比优势,吸引了大量原本可能选择奥迪的消费者。奥迪在市场策略调整上相对滞后,未能及时应对这些变化,导致销量受挫。

品牌:形象固化与价值稀释

奥迪进入中国市场较早,长期以来形成了相对固化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它可能与公务用车联系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品牌形象向更年轻、更具活力方向拓展。如今,年轻消费者成为购车主力军,他们更追求个性化、科技感与品牌独特内涵,奥迪原有的品牌形象难以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

此外,奥迪为追求销量,频繁进行大幅度价格促销。虽然短期内销量可能有所提升,但长期来看,过度降价严重稀释了品牌价值,让消费者对其高端定位产生质疑,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尊贵感和稀缺性大打折扣。

具体来看,从 2023 年到 2024 年,奥迪的降价现象较为明显。2023 年,在国内市场的价格战中,奥迪的折扣力度较大,品牌加权折扣率达 20.28% ,且这一高折扣率从当年 3 月持续到 7 月。在

众多车型中,奥迪 A4L 的降价幅度尤为突出。2023 款奥迪 A4L 在春节前最高优惠可达 10.18 万元,2024 款奥迪 A4L 在 2024 年上市后,经销商报价就比指导价低了 8 万至 9 万元。奥迪 A6L 最高降价达 14 万元,Q5L 最高降价 12 万元 ,A3、Q3 最高降价 7 万元,A5 最高降价 10 万元,E-tron 最高降价 24 万元。其中,新能源车型和 2023 款车型的降幅最为显著。

2023 年 1 月初,上汽奥迪掀起降价潮,奥迪 A7L 45TFSI 除 45TFSI S-line 筑梦新生版流晶套装外,其它车型均降价 1.3 万元,奥迪 Q5 e-tron 部分车型降价,奥迪 Q6 的 40TFSI quattro 观云型、4TFSI quattro 齐云型等几款车型均降价 1.2 万元。而在 2022 年底,上汽奥迪也曾对 A7L 部分车型进行降价,甚至出现 A7L 和奥迪 A6L 价格倒挂的情况。

奥迪在 2024 年依然延续了降价策略。2025 年 1 月 29 日至 2 月 4 日的促销活动中,奥迪 S8 最高让利 41.58 万 。在这几年里,奥迪旗下多款车型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价格,部分入门级车型如奥迪 A3、奥迪 Q2L 的起售价更是跌破 20 万元大关。

产品:创新不足与竞争力下滑

从产品层面看,奥迪产品更新换代节奏相对较慢,创新力度不足。在科技配置上,相比竞争对手,其车机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交互体验不够流畅和丰富。在外观设计上,虽有经典元素,但部分车型设计语言过于保守,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难以满足当下消费者对高颜值汽车的需求。

同时,在产品质量方面,奥迪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车型被曝光存在发动机烧机油、电子系统故障等质量缺陷,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也对品牌口碑造成了负面影响,削弱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销量结构方面来看,在新能源车型方面,奥迪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即便相对卖得较好的奥迪 Q4 e-tron,2024 年全年累计销量才 1.5 万辆,而奥迪 Q2L e-tron 和奥迪 e-tron 等车型的销量更是惨淡。这反映出奥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相比之下,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奥迪还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一汽奥迪凭借国产燃油车的表现,获得了 “国产燃油豪华车市场销量份额 NO.1” 的成绩 。其中,A6L 作为商务轿车的代表,全年销量达到 17.7 万台,刷新了豪华中大型轿车销量纪录。Q5L 在 SUV 市场也表现不俗,全年销售 14.9 万台。A 级燃油车系列 A3 和 Q3 也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共交出了 9.9 万台的成绩单。

电动化转型:步伐迟缓与市场适应难题

奥迪虽以科技立足,但在智能化时代,其设计风格相对稳健,未能完全跟上潮流。与特斯拉、蔚来等品牌相比,奥迪的智能驾驶和用户体验存在明显差距。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奥迪的功能不够完善,例如在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功能的精准度和智能化程度上,落后于竞争对手。在用户体验上,其车内智能交互系统不够便捷和人性化,无法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科技感和智能化的追求,这大大降低了奥迪品牌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

产品方面,缺乏真正具备竞争力的智能化车型,使得奥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中处于被动地位。在电动汽车领域,奥迪的 MEB 平台在电池容量、总功率、驱动电压、数字化和联网能力等方面存在上限,限制了车型的智能化发展。而 PPE 平台推出节奏偏慢,首款基于 PPE 平台的纯电车型 Q6 e-tron 本应早两年问世,但因新冠疫情和软件困局导致开发进度滞后,使得奥迪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慢人一步,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压力,奥迪在智能化转型策略的调整上相对缓慢。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今天,奥迪未能及时做出有效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升级。例如,在与科技企业合作方面,奥迪的动作不够迅速,没有像一些竞争对手那样,积极与科技巨头合作,引入先进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导致其智能化转型步伐落后于行业发展速度。

而且,奥迪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传统燃油车思维的束缚。从销售渠道到售后服务,未能完全适应电动汽车市场的特点。例如,在充电桩布局上,远不及一些新能源品牌完善,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使用不便,进一步阻碍了其电动化产品的市场推广。

很负责任的说,奥迪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问题重重,若想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快解决这些问题,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技术水平,调整市场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写在后面:

奥迪在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这些问题,需要其从战略高度进行全面审视和调整。只有加快产品创新、重塑品牌形象、提升销量以及加速电动化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夺回优势地位。不过,综合来看,2025年的奥迪,想说爱你不容易!

那么问题又来了,大家觉得2025年,奥迪还有戏吗?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车小帝AUTO 285粉丝    468作品 关注 车界小帝,客观犀利。全心全意,聚焦车市!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