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压缩成本,继续打价格战,车企要对底盘和橡胶件动手了?

压缩成本,继续打价格战,车企要对底盘和橡胶件动手了?

路咖汽车 1378浏览 2025-02-07 IP属地: 未知


别考虑价格战会停下来,因为车企总能想到更多办法。

“橡胶件的采购价格要继续下探,已经开始和我们聊了”,2025年1月,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业员工,给到了我们新的汽车趋势性变化信息。这并不难理解,因为2024年年末,汽车企业和供应商谈判,尝试采购价格继续下探10%一度霸榜,且后续进一步发酵出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存现状艰难,以及不同车企的回款账期不同,让部分供应商不得不改变发展模式,来求生存等周边热门话题。

而汽车橡胶件这种底层供应,相当于是盖楼时的水泥、钢筋之类的必备材料。而且,在之前燃油车鼎盛的时代里,其实不乏有车企对橡胶件进行过操作,而因为一系列结果的发生,也让很多人明白了,悬挂生锈、底盘生锈、汽车异响等专业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至于接下来你我会遇到什么。好消息是,禁止内卷式竞争的发展方向已经落地,很多车企已经调整了2025年的竞争思路,比如不卷低价、比如向高端卷。好消息还包括,这场谈判里,尽管车企是甲方,但乙方和丙方的供应商,也未必会退让。就比如在汽车轮胎方面,车企通常会尝试以10%-20%的采购价下探目标进行沟通,但最终往往只能达到2-3%。轮胎供应商如今更多的答复是,实在不行就终止合作吧。

伸向橡胶件和底盘减配的手,并不稀奇


“去年后半年,发来的一些新车,漆面跟之前看着有点不一样”,对老百姓来说,这种变化几不可查,但梁胜却能一眼发现。他已经在汽车销售行业从业了近20年,在西南地区的业务做的有声有色。

漆面看着不一样,其实是高级感有所下降,如果从技术角度解释,要么是内部的云母片数量减少,要么是更换了相对更低规格的油漆品种。

总之,他本来以为这会是车企生产过程中可能工艺切换带来的变化。但,因为自己经营的是综合类汽车超市,有不同品牌的车型可以进行对比。这种变化,却逐渐成为了很多汽车企业所默认的新规则。即,从个案现象,变成了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合资车、国产车里,都有这么干的”,梁胜给了这样的短期结论。车价降的这么狠,车企和一级经销商(4S店)想把库存尽快的搞出去,保证自己的现金流健康度,所以给到二网的车价也是越来越低。

这中间,自然是要挤出水分的。当然,伤筋动骨的减配现在是不太有人敢做的,车企更多是考虑如何精简自己的企业机构,把大钱抠出来。而对新车产品的策略则回到了15年前的,蚊子腿也是肉,积少成多之下,把钱挤出来。

燃油车时代也一样,当年的逻辑是为了赚钱,现在的逻辑是为了省钱。2010年时,中国车市是一个神车集中崛起的场地,很多家用车的年销量都超过了20万辆。在梁胜的经历中,售价十多万的轿车,却连发动机隔音棉都没有配备,车主如果自己选装,要花几百元。

而对于汽车企业来说,100元左右的成本,乘以20万辆的基数,这显然并不算什么小数目。

而,橡胶件也是相同的逻辑。技术逻辑上,这会影响到车辆过弯的操控舒适度,影响到过减速带时的车内舒适度,且如果长期来看,这也会让部分组件的老化速度加快。

但,因为衬套、阻尼件等橡胶件基本全部属于易损件,它的老化,也一定程度上属于不好界定的模糊地带。只能等待市场的验证,与橡胶件有相同逻辑的,还包括底盘生锈等,不好被普通消费者所察觉。


好消息是,底盘减配,也许卷不了多久


也因此,验证汽车零部件中橡胶件的品质变化,其实是不容易的。

但好在于,底盘如今也处于新的迭代周期,现有的汽车底盘技术模式还能持续多久,需要打个问号。而它的持续时间,也将决定,车企从底盘和橡胶件上扣成本,性价比如何。

在2025年,关于汽车底盘与橡胶件相关的话题,大概率会发生转向。因为,智能底盘会爆发式的增长,几家头部企业之间其实在技术研发上咬得很紧。

正如之前争抢首发激光雷达、争抢首发英伟达最新芯片、高通最新座舱芯片那样,智能底盘的竞争格局也是一样,而且,少数企业身上已经出现了要换路的趋势。

所谓新的底盘,就是新的智能底盘。各家的大体出招逻辑,也已经基本明确。

蔚来已经掏出了中国第一个量产许可的线控转向技术,能带来的利好是,改变之前汽车转向的半径,能让一台大尺寸的车型,拥有紧凑级或者中级车的转弯半径。以此,形成浅层卖点,而深层卖点则会是,打通了底层之后。可以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做更多的特点更新,跟上现在的内卷。

各家的智能底盘身上,基本都会出现更新。

比如目前,极氪在2025年推出的几款新车上,分别用上了魔毯双腔空气悬架,因为融入了更多智能的能力,尤其是2025年可以被视作AI深度装备在汽车上的元年。它在年内会发布的那台最重磅车型,号称杭州湾库里南的大尺寸SUV,除了会大概率是用2.0T发动机的电混技术,以区别主流同价位车型都用1.5T之外。

底盘悬挂的技术,肯定会继续更新,比如车辆的自动驾驶感知硬件识别了路况后,能带来更特色的主动调节功能等,这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且,这其实并不特别新鲜,因为比亚迪在云辇系列悬挂上,已经发布了这样的能力,且得到的消费者反馈也是不错。

再比如,宁德时代在2024年年底已经公布了磐石智能底盘,会和阿维塔之间进行组合。这个智能平台底盘的最大特点是,进一步脱离传统汽车的布置与结构等,尽可能的提升新能源车型的安全性。比如发布会上的金句叫,重新定义120km/h时速的新能源汽车安全。

这一类的案例还会有很多,比如越来越多的智能新能源车上开始出现坦克掉头,可以跳舞,蟹行灯功能。已知的包括比亚迪、智己,另外,雷军也在官方渠道宣传过小米旗下会跳的车等等。

先不去讨论这其中能给行业带来多大的改变,毕竟坦克掉头这种功能应用在轿车上,显然意义不大。但从汽车质量和品质的角度上看,这会一定程度上改变发展轨迹。

因为,随着冰箱彩电大沙发等,已经随着理想和鸿蒙智行的崛起,逐渐的被吉利、比亚迪、长安、零跑、奇瑞们学会。也随着智能驾驶,尤其是城区NOA、端到端等,逐渐从头部新势力们,卷到了广汽丰田、上汽奥迪、一汽-奥迪、奔驰们的身上。

目前掌握在车企手里的独家武器,实际上,正是落在了智能底盘身上。而且,除了上述的几家之外,华为鸿蒙智行如果能凭借自己手里的新发力,形成销量上的爆点,还会再添一把火。

以问界M8为例,目前已经公布的信息包括,它会首引入华为途灵智能化底盘系统,同时配备空气悬架与CDC可变阻尼减振器,这并不稀奇,也业内也并不领先。但因为有着华为ADS乾崑智驾,它有着自研自产的激光雷达,有着自研的算法。所以,有着相对业内更好的路面感知系统,而感知到的信息,则可以根据路况实时调节车身姿态,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可以预见的是,余承东会在问界M8的发布会上说,这套底盘的效果遥遥领先。

所以,更重要的战略位置,也将决定,对于绝大多数带有科技身份的汽车企业来说。发布相应的底盘技术,不容有失,而这种逻辑,也将意味着扣成本的空间实际有限。

至于说换道,从理想汽车身上能够看到一定的新逻辑。

实际上就在春节假期之前,理想汽车不声不响的发布了一则新闻稿。核心内容是,其德国研发中心正式开业,涉及的研发对象包括,前瞻造型设计、功率半导体、智能底盘和电力驱动四大领域的下一代技术研究。

虽然,很多车企在自研发力,但德国这片土壤上还是有着相应的技术优势,且优势很大。

下一代功率半导体的研发优势,如今掌握在以英飞凌和博世为首的企业手中,线控底盘领域也是如此。德国的博世、大陆、采埃孚都在榜单中站在高位。

而至于为何选择德国,其实也并非是与巨头们共同研发,而是去学习巨头们的研发思路,方法论,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收集人才。

而另外,在2025年,还会有国产电磁悬挂等新技术陆续落地,比如京西磁流。

写在最后:

所以,凡事有利有弊。可预见的2025年里,会有车企继续对现有车型的成本进行打磨,对橡胶件动手是大概率事件。而对于底盘的用料、材质等,已经是业内少数车企的基操。去搜索一下电动车,底盘生锈,案例并不少。再有,小鹏靠着MONA M03、小鹏P7+这些车型,真正的通过传统汽车硬件素质的下降,把价格打了下来。并且销量数字上证明了,这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有不错的市场空间。

这类思路会不会长久,我们认为其存在时间有限。因为,随着下一轮的智能底盘等技术更新,在夺得未来市场生存权面前,远比取得销量数字的上涨,更有价值。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2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