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东风长安重组,新集团要怎么搞?

东风长安重组,新集团要怎么搞?

天天汽车 2400浏览 2025-02-11 IP属地: 未知

春节过后,重磅消息不断,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或将进行重组。

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其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通知,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同时东风科技也发布公告称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知,东风汽车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东风长安重组,新集团要怎么搞?

结合多方消息,二者合并重组的消息基本已经确认,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其他汽车业务重组,合并成一个全新汽车集团。

#东风和长安到底想干啥?#

此前,关于一汽、东风、长安三个国家队车企重新整合的消息早已经在坊间流传,如今后两者率先动作。那么此时就有几个关键问题摆在眼前,为什么要将两个央企重组?二者的重组基于什么样的模式?重组之后能够带来什么?

1、为什么东风会和长安整合?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整合是二者各取所需,近几年时间东风的转型目标其实很坚决,但是转型的速度和质量相对于目前的头部企业还略显逊色;而长安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完成了布局,不管是新能源技术品类的落地,还是智能化北头天枢的落地,都算是目前国内车企的佼佼者,但是产品种类目前重叠较多。

目前,二者的业绩表现大差不差,2024年,东风汽车的销量为248万辆,长安汽车为268万辆,在合资品牌逐渐在市场占比减少的当下,未来也更倚重自主品牌的发展,此时二者结合算是一种互补。

东风长安重组,新集团要怎么搞?

此外,从国家层面,国有车企“大而不强”的现状急需改变。在2024年全国人大会议当中,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曾有这样一个发言:“就新能源汽车领域,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够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亚迪,国资委将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考核项目包括技术、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

这毫无疑问是对三个国家队车企的喊话,面对现在以快制快的市场打发,国企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和快速发展的新势力与民企去抗衡,并且面对内卷的现状更容易被逐个击破,国资委牵头重组也是旨在通过资源集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以应对市场变化,也算是对于此次整合的预示。

2、二者的重组基于什么模式?

此次合作可能有人会联想到前一段时间的本田和日产,但是东风和长安的整合与之并无相似之处,本田和日产相对来说是一种收购模式,而东风和长安相互平等的重新组建,不同于之前的一些兼并项目。

东风长安重组,新集团要怎么搞?

据悉,两家车企在重组后的新集团不会简单的从两个现有名字之中任取其一,而是采用一个全新的命名,这也表示此次重组的目的就是优势资源整合,这其实也是当下行业的大势所趋,毕竟中国现如今依靠新能源转型确立了一些优势。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兵装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和中国长安都将和东风合并,在剥离兵装集团之后可以在汽车领域更加专注,这也是国家高层对于国企的期望。

3、重组之后能带来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梳理双方资源,并结合现阶段市场环境,来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走过了转型的摸索阶段,此时,试错的成本将会变得极高,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很可能导致全盘皆输,这就让各大车企不得不进入到淘汰赛的阶段,那么在这一时间点,除了自身实力的问题,能够帮助其留在牌桌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在市场当中的占有量。

东风长安重组,新集团要怎么搞?

谁的量做得大、谁能实现规模转化,谁就能够成为留在市场当中的那一个,前面我们提到了2024年,东风汽车的销量为248万辆,长安汽车为268万辆,那么二者重组,所带来的就是一个在500万左右的年销量,要知道在2024年销量第一的比亚迪总共卖出的数量也就是427.2万辆。

同时,整合就意味着更加聚焦,东风现阶段的优势是在与做出了一些有特色的产品,比如猛士、岚图,像岚图去年8.5万的销量同比提升70%,且今年1月开年也实现月销超8000台;而且东风在电池电驱架构等方面的研发算是比较领先;但是像纳米、奕派在市场的总量相对同类产品就较低。

而长安在技术体系上布局完整,产品线也更丰富,像2月9日发布公告这样一个敏感的时间节点上,其还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联合国内主流的AI、ICT企业、IOT生态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并且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研。

东风长安重组,新集团要怎么搞?

结合国情,智能化的发展已是必然,但随之发展也将带来一些数据安全方面的新问题,未来电子信息数据安全等领域的主体国家层面必然会希望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么作为国企来牵头智能领域的建设规划,从大方向上来说,也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由国家牵头的整合可能会在整个行业当中作为示例,在中国汽车市场无序扩张之后,收拢聚焦已是发展的必然,在国家队带头整合之下,不同车企之间的整合可能会在2025年持续扩大。

#2025年,大重组时代来了吗?#

时间来到2025年,经过近几年新能源在转型与智能化布局,此次汽车工业的革命即将到来一个关键节点,我们可以称其为转折点,也可以将其定义为淘汰点。

在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当中,恰逢中国汽车品牌的快速扩张,但是扩张的初期必然会经历无序的过程,那么在此阶段市场当中充斥了太多品牌、技术以及产品,但是市场承载力有显,饱和的状态必须得到释放。

那么此时就需要将资源向优势集群靠拢,去年吉利已经对其自身体系进行了梳理与整合,极氪与领克的合并、几何与银河的合并,无非是希望让产品矩阵更加专注,并且让品牌自身减负,集中核心力量向市场发力,并减少资源与成本的浪费。

与此同时整个市场的品牌也需要从分散再到聚集,向如今新能源市场当中我们会在不同品牌上发现很多共同点,甚至是一些国家队品牌的不同产品线当中,比如都采用相同的供应链,例如宁德时代、华为,当这些核心部件相同之时,对于两个品牌之间就淡化了差异,但不同的品牌、外部包装、销售渠道又平添了诸多无意义的成本。

从国家层面来说,这相当于一个资源的浪费,而且归于高层来说,中国想要在全球拥有竞争力,靠的不是单一品牌,而是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之前一汽、东风、长安做过资源整个的计划,但是并没有后文,在促进汽车工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当下,整合到了加速的时候。

所以整合是未来时间段的一个趋势,我们可能会看到品牌自身内部得整合,可以看到民企之间的报团取暖,也可以看到央企之间整合资源发力全行业的充足,这是时代的必然,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像大众、斯特兰蒂斯等体量更加庞大的汽车集团。【iDailycar】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天天汽车 6粉丝    433作品 关注 车主的汽车美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