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月起,各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上一财年的财务报告,除了营收、净利润以及毛利率之外,众多投资者还关注企业的负债率,甚至有观点认为负债率高的企业风险系数会增加,但抛开行业特性谈负债率高低都是耍流氓,以汽车行业为例,因其独特的重资产经营模式,高负债已是行业常态,高负债运营模式具有深刻的产业逻辑和商业特性。
全球主流车企的负债到底怎么样,多高的负债率才能算高?本文将结合国内外主流车企财报数据,一探究竟。
海外头部车企高负债常态化
车企的负债率确实相对较高,这由汽车制造的重资产行业特征所决定。2023财年(因2024财年年报尚未发布)国内外主流车企的负债情况大致如下:
大众2023年营收25303亿元,总负债32223亿元,丰田营收21469亿元,总负债26124亿元,福特营收12751亿元,总负债16683亿元,全年营收均低于总负债,包括宝马和奔驰年营收亦低于总负债。
国内车企总负债相对较低,比亚迪和吉利两家营收分别为6023亿元和4981亿元,总负债分别为5291亿元和4517亿元,总负债均低于同期营收。
从数据不难看出,车企规模越大,负债规模越高,这一现象由行业特性决定,海外主流车企的总负债明显高于国内车企。
有息负债是重点
众所周知,一家企业的总负债包含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有息负债是指公司向金融机构借钱、以及在资本市场发行的债务,需要支付利息。无息负债是指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性负债,主要包括还没到期的供应商货款、即将支付的员工薪酬、尚未到期缴纳的税费,以及合同负债(如公司预收客户的购车款等,在产品交付后就会从负债转化为收入),没有利息成本。而有息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高低则是影响车企现金流压力的重要因素。
从全球知名车企的有息负债来看,2023年,丰田有息负债1.7万亿,在总负债占比达67%;大众集团有息负债1.1万亿,在总负债占比34%;福特有息负债约1.08万亿,在总负债占比65%,可见海外车企的有息负债处于较高水平。
在国内知名车企中,吉利控股有息负债1082亿,在总负债占比24%;上汽集团有息负债1078亿,在总负债占比16%;长城汽车有息负债225亿,在总负债占比17%。相比之下,比亚迪有息负债占比仅为6%,处于最低水平之一。
分析认为,国内车企的有息负债偏低,说明企业的还债压力较小,对其经营不构成影响,财务状况较为稳健。
应付账款的真相
相对于有息负债,真正能体现中国车企财务状况的应该是应付账款。应付账款的高低显示出车企的运营状态,车企规模越大,营业收入越高,对外采购与合作的体量也越大,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更明显。
对于车企而言,与供应商的合作状态如何,体现在财报上就是与营收相比,应付账款的比例到底如何。从数据可以看到,赛力斯应付账款占营收的比例为84%,东风为57%,长安为50%,长城为40%,上汽为36%,比亚迪为33%。2023年应付账款周期比亚迪是128天,上汽是140天,长城163天,长安185天,东风226天,赛力斯313天。
可以看到,在国内主流车企中,比亚迪庞大的供应链体系,让供应商获得大量的合作机会,但其周转天数最少,说明这家中国车企与供应商合作的体量大、付款快,这无疑是极佳的产业链合作模式。
如今,中国车企不仅在销售业绩上实现高速增长,财务状况也不断改善,呈现出比海外头部车企更为健康的状态,那些给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扣上“高负债”、“高风险”帽子的舆论,显然是无中生有、居心叵测。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但时至今日,市场竞争已变得异常激烈。比亚迪汽车去年之所以能取得427万辆的销售佳绩,主要得益于其车型出色的产品力、多样化的车型系列以及合理的定价策略等因素。新年开始之际,部分车企采取诸如5年免息等促销手段来提升竞争力,相比之下,比亚迪则......
2月10日,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磅发布全民智驾战略。
加配不加价!汉家族智驾版标配高阶智驾上市,售价16.88万~23.58万元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马斯克预测特斯拉能源业务将增长至少50%
427万!这是比亚迪在过去的2024年交出的销量成绩单! 这一成绩背后是技术创新的长期主义、人才战略的底层逻辑,以及社会责任驱动的品牌价值共振,是产品和技术造就了中国销冠。今年比亚迪放大招开启全民智驾 ,恐怕明年的销量只会更惊人!
加配不加价,汉家族智驾版上市售价16.88万~23.58万元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宣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并推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覆盖7万级至20万级车型。
加“驾”不加价,比亚迪开年再“掀桌”。
顺眼了不少,蔚来萤火虫内饰曝光,但“三眼”灯组你能接受吗?
比亚迪放大招开启全民智驾。
汉家族智驾版上市售价16.88万~23.58万元,开启中大型轿车全民智驾时代
优惠后10.99万,UNI-Z新能源战舰版不比星舰7 EM-i探索+版更划算?
普及20万级家用SUV智驾 唐DM-i智驾版售17.98万起
从“手机之王”到全球第三大车企,小米真崛起了?
小米SU7 Ultra在成都天府国际赛道做了一个单圈纪录:1'26741,这已经是该赛道目前为止有认证成绩的四门量产车里最快的了
藤桥稔履新长安马自达汽车市场销售副总裁兼销售分公司总经理
唐DM-i智驾版上市售价17.98万~21.98万元,开创中大型SUV全民智驾时代
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 加速高阶智驾普及
本田、日产终止合并谈判 富士康要捡漏收购日产?
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 加速高阶智驾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