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的智能汽车新时代正在来临!
从春节期间至今,火爆的DeepSeek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降温。特别是汽车行业,DeepSeek的竞赛可以说进入了深水区,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或携手或加入,与AI大模型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形成了一股技术联动的浪潮,推动汽车行业在AI赛道上火速转型。
截至2月12日,已经有超过20余家车企和品牌宣布接入DeepSeek,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上汽、东风、广汽等主流车企均在列,当然也包括岚图、智己、极氪等新势力车企或品牌,以及斑马智行、亿咖通等车机服务商也纷纷加入合作生态。
显然,这场技术竞赛的背后,既有技术驱动下车企对AI的迫切需求,也有资本市场对智能化概念的追捧,但最终人工智能全面切入和赋能汽车行业和汽车产品,将汽车智能化推向新的高潮。
实际上,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成为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共识,而对汽车行业而言,这种需求显得格外迫切。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全面深化,无论是行业和消费者,都在期待和推动着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相对科技领域具备的本身快速迭代的能力,汽车智能化技术也需要迎头跟上,既为产业升级转型,也为更好的用户体验。
所以DeepSeek的到来,恰好切中了汽车行业和绝大部分车企的核心诉求,特别是DeepSeek采用轻量化架构,无疑对技术降本和本土化能力带去更强大的优势。
相对于海外的GPT,DeepSeek显存占用仅为传统模型的5%-13%,推理成本低至GPT-4 Turbo的1/70,显著降低车企研发投入。这也就意味着,过去车企如果需要自研大模型,就需要高算力和智算中心的布局,绝大多数传统车难以做到。但现在车企们只需要花极低的成本,就能实现更好的人工智能体验,何乐而不为?
另一方面作为国产大模型,DeepSeek针对中文语境的优化(如方言识别、文化背景理解)使其更适配中国用户需求,且开源协议允许车企灵活定制模型,为各大车企快速接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对用户需求端而言,新能源汽车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认知,智能汽车则全面颠覆了用户的用车体验。过去人们对智能汽车的理解可能仅仅局限于智能语音唤醒并执行各项预设的控制命令,但大多数传统车企的车机系统常因交互生硬、场景理解不足遭诟病。
DeepSeek到来之后,特别是更强大的推理能力,也符合用户体验升级的刚需,将全面革新车内的智能语音体验,推动车机从“交互界面”朝着“生活伙伴”升级。
而从目前绝大多数车企的动作和表现来看,融合DeepSeek主要是为了借助其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对各家已有车载大模型的推理、决策能力进行强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智能座舱的多元化场景理解、融合推理以及主动服务能力,实现更加个性且精准的座舱体验。
吉利方面表示,其自主研发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完成了技术融合,旨在解决智能汽车长期存在的模糊意图理解与主动服务能力两大难题。这一合作使得吉利汽车的智能座舱系统能够更精准地理解驾驶员和乘客的语音指令,从而提供更智能化的场景应用。
其间,吉利也发布了一则效果体验,车主问“前两天开车路过的湖是什么湖?”,车机系统根据车主最新的驾驶导航路线,通过对地图的搜索和指令的推理,以及实际的逻辑,得到了用户看到的湖泊为湘湖。而用户再发出“我有点累了,一会儿叫我”,车机则自动根据目前车辆的状况、用户日常的喜好,执行了关闭车窗、调整座椅角度、开启空调智能模式、氛围灯颜色和叫醒服务,应用场景更智能。
广汽表示,其自主研发的AI智能座舱端云一体大模型ADiGO SENSE通过与DeepSeek-R1融合,让汽车从“响应指令的工具”进化成了“预见需求的伙伴”;上汽的斑马智行称,其元神AI接入DeepSeek后,可以实现对用户模糊意图的精准把握,为用户提供车控、主动对话、餐饮娱乐推荐等合适的服务组合。
显然从目前各大车企的反馈来看,DeepSeek加持的作用就是六个字——优化语音助手。所以几乎所有传统车企都接入了DeepSeek,借助其智能化能力和表现,快速补齐智能座舱短板,缩小与新势力的技术差距。
当然这仅仅是DeepSeek和汽车结合能够实现的最大和最直接的变化,实际上只拿DeepSeek来做语音助手确实有点浪费了,它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除了语音的端到端,其实可用的还有智驾的端到端、整车控制的端到端以及整车研发的端到端等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和超算对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还将继续深化,这才是AI真正赋能汽车行业的真正价值点。
比如比亚迪就运用DeepSeek提升智能驾驶的能力,因为其能够在复杂交通场景中进行精准地判断和决策。这一能力大幅提升了自动化数据生成的效率和质量,使比亚迪的智能驾驶系统能够更快地进行数据迭代和模型优化。
就在整个汽车行业都在为DeepSeek风靡时,蔚小理、华为小米基本上处于“冷处理”的状态,这背后策略的选择,其实折射出更深层考量。如果说单纯地优化语音助手的功能,类似的功能已经在很多新势力车型上实现了,比如之前很火理想 MindGPT和蔚来的NomiGPT。已经率先实现了DeepSeek作为语音助手的很多能力。
而提到汽车智能化,新势力认为他们才是开创者,甚至他们对汽车智能化的理解,并不简单局限于智能座舱部分。作为科技公司的定位,新势力们试图构建从算法到硬件的全栈能力。
例如理想汽车提出企业都要向AI转型,提出了“空间机器人”概念,需自研AI体系支撑差异化体验;华为鸿蒙智行、小米澎湃OS则依托手机生态,拥有成熟的AI应用和体验,更强调跨端协同优势,同时也更注重将AI技术与硬件深度绑定,以维持生态控制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DeepSeek带来的AI全面应用,实际上新势力构建起来的智能化护城河也正在进一步被补平,这无疑会削弱头部新势力的先发优势,这也难怪大多数新势力车企并不就DeepSeek做出反馈。
至于DeepSeek的加持,究竟能为车企带来哪些革命性的变化,其实每家车企对AI的理解和部署不一样,带来的结局也会大不一样。可以说绝大多数在AI上还后知后觉,没有前瞻部署的传统汽车,这次仅仅是跟了个热点,当前接入DeepSeek更多是营销噱头,大多蒸馏后的模型能力大幅缩水,实际体验提升有限。
是不是真的AI赋能,时间自会给出答案。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智能汽车的竞争,各大车企间的差距,无疑将越拉越大。
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活法。
跟着市场需求,超越消费者的期待。
你认同吗?大众CEO如此评价比亚迪
2025全国新能源商用车性能评价赛圆满落幕,产业链大咖深度解读
“不仅要彻彻底底的走出去,还要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去。”
为智能泊车兜底!比亚迪这一波更新,是真的敢“兜底”!
你知道你人生中的第一辆法拉利,应该怎么选吗? 法拉利在机械层面的造诣,我相信没谁会怀疑。我若需要一辆顶级的超级跑车,盲选法拉利也不会错。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的法拉利也都不尽相同,你真的懂如何去选择吗?
喜闻乐见,有车企肯为智能泊车兜底,还是不影响来年保费没有赔付上限的兜底,谁会这么做啊?对啦,又是比亚迪
朋友们,发现一个好玩儿的游戏!问界新M5 Ultra居然出现在《荒野行动》里面,现实里开不上问界新M5 Ultra,我打算去游戏里面过过瘾!
全球首创!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重塑行业责任标准
试驾全新小鹏G7,看下它智能驾驶辅助的表现。#小鹏G7售价19.58万元起#
蔚来在充换电领域投入超180亿元,但成效存疑。换电站单站成本高,使用频率低,投资回报率堪忧。面对市场竞争,蔚来独自建设网络的模式成本压力大,优势难保。不同地区用户需求差异大,部分区域换电站覆盖不足。这笔巨额投入更像一场“豪赌”,能否实现目标仍是未知数。
福特众多精彩车型竞速古德伍德速度节
洗牌加速。
关于智能辅助驾驶级别提升,国内车企正在努力,喊出“为智能泊车兜底”的承诺,并率先实现近似L4级的智能泊车,又是一家国内车企,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看来不是白叫的…
预售价格27.99万元起 乐道L90开启预售
三个月前,比亚迪超级e平台刷新多项行业指标,其中兆瓦闪充技术被誉为2025年充电技术天花板。三个月过去了,我们再来关注充电倍率,会发现在榜单上,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依然是断层领先!
越来越好用了!东风日产N7首次OTA升级!其他厂商看傻了?
里程碑来了!比亚迪泰国第9万辆交付!
在近期的一次记者采访中,大众集团全球CEO奥博穆谈起比亚迪,说“有比亚迪这样的竞争对手,对我们有正向作用!”。 记者单刀直入:“比亚迪是大众在中国最大的对手吗?”奥博穆的回答跳出了狭隘的竞争框架:“比亚迪和我们都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员——机械、软件、电池技术……有这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