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长安、东风三大央企合并重组传闻已久,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次东风与长安筹备重组,虽在意料之中,消息传出时外界还是觉得很突然。
这重组不仅关系到两家企业的未来走向,还紧紧牵动着武汉和重庆的经济发展。
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重组?后续又会怎么推进?这些疑问引发热议,让我们一起深入聊聊。
2月17日上午,兵装集团官方网站忽然显示,周治平代替张金玉出任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在这之前,周治平为东风汽车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另一边,2月9日晚,包括东风股份、东风科技等“东风系”,以及长安汽车、东安动力等“兵装系”上市企业几乎同一时间发布公告,称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所以,尽管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双方暂未官宣,但所有人都知道此次重整,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并且就目前已知信息来看,似乎正式官宣也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舆论普遍认为,重组后的新集团总部更有可能落户武汉。原因在于东风集团是国资委直属的副部级央企,而长安汽车则是国资委下属的正厅级企业。从行政级别上看,东风显然更具优势。中国经济报2月11日发表的评论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重组可能由东风主导,成立全新的汽车集团。
然而,也有不少网友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长安汽车近年来的市场表现明显优于东风。
近年来,长安汽车的市场表现十分亮眼,凭借阿维塔、深蓝等品牌的爆发,2024 年销售 268 万辆,同比增长 5.1%,实现连续五年同比正增长,已经跻身全国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前五,在新能源赛道上已然占据优势。
反观东风,销量从 2016 年巅峰期的 428 万辆骤降至 2024 年的 248 万辆,近乎腰斩。
曾经依赖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合资品牌的东风,在合资品牌集体下滑的冲击下,增长乏力,尽管旗下拥有岚图、猛士等新能源品牌,但增长势头有限。
用网友的话说,“在新能源领域,长安已经上桌了,东风还半死不活。”让“差生”领导“优等生”,似乎并不合理。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简单缩减品牌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市场规模,并且部分品牌存在复杂的股权关系,一定会是个难题。
一个较为稳妥的策略或许是效仿吉利的极氪和领克,或者上汽荣威飞凡等企业,在重整前期,企业主要在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等层面发力,各品牌仍保持较为独立的运营。后期各品牌经历多轮竞争、优胜劣汰后,集团再做出相应的调整,有利于两大品牌的健康发展。
说回来,两大央企重整之后,无疑将会诞生一个巨无霸车企。单从销量规模来看,东风公司2024年销量为248万辆,长安汽车销量为268万辆。二者合并后,数据上即达到516万辆,或将成为全球销量排名第五的车企,仅次于丰田、大众、现代、斯特兰蒂斯。
抛开主导之争,东风与长安的重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车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比亚迪、吉利等老牌民企的强势冲击,华为、小米等新势力异军突起,特斯拉等外资品牌虎视眈眈,东风、长安、一汽这三大央企,作为“国家队”巨头主力可以说是压力山大了。
比亚迪去年开年先是以价格战实现电比油便宜,今年开年又以“低至7万的智驾车”开启全民自驾时代。这么卷下去,如果传统车企不采取非常规的大动作,只是跟在比亚迪后面亦步亦趋,那基本上就等于慢性死亡。
所以,东风与长安的重组,对武汉和重庆均为利好消息,尽管无法保证协同效应显著,但行动总比停滞不前更为积极。武汉可能是最大赢家,并非因其将成为新集团总部,而是东风近年表现疲软,持续下滑势必拖累武汉经济。
重组消息一出,东风集团股份在港股市场上涨近20%,A股的东风股份和东风科技更是10%涨停,长安汽车也涨了,但涨幅不到5%。
对上汽、一汽和广汽而言,东风与长安的合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上汽近日宣布与华为合作,股价应声上涨。
对于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传统汽车重地,除重庆凭借赛力斯和长安汽车的强劲表现提振经济外,其他城市目前根本不敢奢望汽车产业能怎么样,只求别成为累赘就行。
1月24日,上汽集团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净利润仅15 - 19亿,将减少126亿元,同比暴跌87% - 90%;广汽集团2024年净利润预计8 - 12亿,同比下降72.91% - 81.94%;东风股份2024年净利润预计2500 - 3300万,同比减少83.5% - 87.5%。
在2025年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这种业绩表现,若不大刀阔斧改革,实在难以为继。
大企业改革向来不易,“船大掉头难”,内部的既得利益群体形成了重重阻力。
日产、本田因为利益等问题最后合并的也是不了了之,成为了过去式。
目前来看,如何汲取前车之鉴很重要。改革,就是要淘汰那些低效、不作为的业务部门与人员,而并购重组正是推动改革的绝佳契机。
东风、长安的合并,意义重大。二者合并后,将诞生年产量超500万辆的汽车巨擘,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车企,大幅提升市场话语权。
更关键的是,这为企业内部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时机,有望彻底铲除那些长期存在的发展阻碍。虽说合并后的成效难以绝对保证1+1>2 ,但主动求变总比坐以待毙更有希望。
重组、合并,或许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是一件好事,在汽车品牌过度“泛滥”的背景下,确实该优化一下了。
两个百万量级车企的管理架构本就相当复杂,重整之后如何实现高效协同?这考验着领导班子的智慧。
当然,不论结局如何,东风、长安两个巨头的合并,都将会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事件,也必将对相关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八届中国汽车隐形独角兽评审活动正式启动
2月10日,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重磅宣布全系车型都将搭载高阶智驾,首批21款车同步上市,真正做到了加配不加价,发布即量产,搭载即应用。首次亮相的天神之眼技术矩阵,不仅展示了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厚积累,更标志着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使智能驾驶迈向全民普及化。其中,天神之眼......
比亚迪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发布 让高阶智驾人人可享
比亚迪天神之眼:让智能驾驶真正融入生活
Deepseek预言:2025年这9个新能源品牌将面临倒闭,原因很扎心
比亚迪在拉美市场表现亮眼,获多个销冠尽显实力
2月17日,岚图汽车CEO卢放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的一场直播中,共同宣布了一系列重磅消息。岚图汽车将All in智能化,全品类车型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2025年年内全部推出,真正实现智能驾驶的“超级+普及”。另外,2月19日岚图梦......
预售价16.28万元起,星纪元ES增程版成为混动轿跑的黄金选择
征服燃油老司机,每卖出3台小鹏P7+就有1台燃油车置换
2月10日,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推出了全民智驾战略后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与讨论。尤其矩阵下比亚迪天神之眼C首批将应用于21款车型,覆盖7万级到20万级价格区间,全系标配5R12V12U传感器方案,最重要的是“加配不加价”,连亲民车型海鸥也不例外,实现了真正的智驾全民普及。
预售区间16.28万元-21.98万元,星纪元ES增程版开启高阶智驾低门槛时代
女神节马上到了!爱她就送她一辆埃安 UT 鹦鹉龙吧!
近期,比亚迪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将以往仅在二三十万元级别车辆中才配备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如今下放到仅售7万元级别的海鸥车型上,实现了让智驾从高配变标配。或许有部分网友会认为:我对智能驾驶辅助并不感冒,我更信赖自己的驾驶技术。然而,比亚迪此番举措是在不提升价格的前提下增加配置,无疑提......
21.99万起,华为智驾、配置豪华,阿维塔07 Pro+太香了!
从技术封锁到全民标配:比亚迪如何改写智驾游戏规则?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主管理想汽车业务,董事长、CEO李想专心搞AI。
多模态实力领跑开源大模型!阶跃星辰与吉利宣布联合开源两款多模态大模型
目前比亚迪天神之眼存在ABC三个方案,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功能?一张图带大家看懂比亚迪天神之眼ABC。
聚焦上汽荣威,探讨其在新时代下的技术革新与市场表现。
16.28万元起,星途星纪元 ES增程版预售,综合续航164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