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高管层大调整,小米汽车产能告急

高管层大调整,小米汽车产能告急

汽车网评 842浏览 2025-02-18 IP属地: 未知

春节过后,一些车企针对内部做了相应的人事调整,小米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就在近日,小米汽车进行了一次管理层级别的人事调动,任命了三名新高管,对于话题性和关注度一向都比较高的小米汽车来说,必然又引起了热议。



其中,小米汽车副总裁兼产品部总经理于立国,又多了一重身份,将分管智能制造部、工厂、体系运营部,并向集团CEO、汽车部总裁雷军汇报。而另一位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则继续兼任供应链部总经理、质量部总经理,同样需要向集团CEO、汽车部总裁雷军汇报。


大体看来,小米汽车两位副总裁原来职位基本没有变,仅是对负责的部分工作作出一些改变。此外,小米汽车产品部也有一些新的人员变化,产品部总经理的职位由于锴担任,主要负责推动小米汽车产品的创新与研发,至于智能座舱与App部门新任总经理则由刘黎担任,而这两位高管人员同样需要直接向雷军汇报工作。


这次人事调整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上述4位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智能制造、供应链、产品研发及智能座舱等四大核心板块,都要向雷军汇报工作。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调整,可能是为了实现产能提升而做准备。



根据小米汽车定下的新目标,预计2025年交付量将达到30万台。小米SU7首款车型在2024年正式上市,尽管未满一年,但全年已累计交付新车13.5万辆,而2025年1月则交付了22897辆新车。不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小米SU7累计订单已超过26万,而1月新增锁单则达4.1万,如此推算下来,目前小米SU7累计订单量预计已超过30万,其中大约有15万积压的订单仍未交付。


可以说,小米汽车目前的产能已逼近极限,即便开启双班制的模式,并优化产线效率,在满负荷的情况下如今每月交付量也仅为2万多辆,用户等待交付的周期大约在21-25周左右,甚至更长。而漫长的等待,也会影响到用户口碑,最终可能会损害品牌形象。



因此,面对当前吃紧的产能状况,小米汽车也明显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提升产能和生产销量成为他们的首要的任务。于立国分管智能制造部、工厂、体系运营部,显然考虑到其过往的履历。他曾担任北汽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北汽新能源执行副总经理,极狐事业部总裁等职务,除了负责极狐产品研发、制造、营销等业务,还曾经深度参与了极狐与华为、麦格纳的合作。在生产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而兼任供应链部总经理、质量部总经理的黄振,宇过去曾担任全球供应商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在供应链协调与管理方面拥有相关的经验。作为生产的其中一环,供应链畅通与否,往往会对产能造成比较直接的影响,小米汽车关注这一环节,确实有其必要性。


不过,小米汽车寄希望于生产效率的优化和提升,其实还远远不够,扩充产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小米汽车的下一款SUV产品——小米YU7,预计今年6-7月份就要正式上市,假如产能依旧不能解决,恐怕会陷入恶性循环。当然,目前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如今也正在加紧建设当中,预计2025年6月竣工,7-8月实现投产,预计年产能可达到15万辆,产能不足的情况有望得到缓解。



汽车网评:然而,目前小米汽车对于产能的发展几乎是走一步算一步,略显仓促。未来小米汽车必然会推出更多的产品,对于产能的需求还会不断增加,即使二期工厂投入使用,依旧有可能陷入产能不足的情况。对此,小米汽车也许需要做更多的考虑。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网评 1.6万粉丝    1万作品 关注 购车、用车、汽车界的八卦
推荐作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