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零跑C11却涨势如虹,在激烈的厮杀中,连续数月拿下月销过万的好成绩,主要是还是靠着越级的硬件实力和丰富的配置,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像8295芯片和L2级智能驾驶辅助都做到了全系标配,这种“堆料”对消费者来说确实很香,再加上提供增程和纯电2套动力总成,给了消费者更多可选的空间,能热销倒也不奇怪,接下来就让我们以580智享版为例,来看看它的综合实力。
喜欢零跑C11的朋友,很多是被它的大空间所折服,单看尺寸,零跑C11并不算大,长度4750毫米,跟很多紧凑级SUV尺寸大体相当,宽度不错,达到了1905毫米,二排横向空间大,实测有1412毫米,坐3个成年人没啥问题,高度为1675毫米,也是中规中矩的尺寸,车内前后排的垂直空间都还挺大的,相对来说,前排要更好些,轴距很优秀,达到了2930毫米,这就是纯电平台所带来的优势,乘坐空间最大化。
实际的乘坐体验也是如此,身高175厘米的体验者乘坐感受如下:坐在前排,将座椅调到最低,头部剩余空间还有1拳多,保持前排驾驶席坐姿不动,来到第二排,头部空间还有1拳左右,比前排略微差了点,但有全景天幕的加持,并不压抑,开扬感还是挺好的。腿部空间有2拳多的余量,很宽敞的感觉,可以跷个二郎腿放松一下,二排座椅填充很厚实,座椅的支撑性挺好的,坐在上面舒适性不差,提供有3个头枕,中间位置也有头枕,安全性有保障,不过也有缺点,即后排座椅的靠背不能进行角度调节,好在靠背倾斜角度还挺大的,不是板板正正的坐姿,长途乘坐不会很难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配置真的挺高,580智享版开始,二排座椅也给到了加热功能,冬天打开座椅加热是真的挺舒服。
后备厢容积一般,长轴距对后备厢的影响不大,纵深还有1米左右,高度也合适,有720毫米,主要是宽度一般,两边做平整了,导致后备厢宽度只有1060毫米,所以整体容积只有375升,能放下5个左右的小尺寸行李箱,满载状态,放全车人的行李问题不大,空间非常规整,车厢内没有明显的凸起和凹陷,方方正正很好放东西,车内还提供了不少锚点和挂钩,用起来很方便,二排座椅靠背虽然不能调节角度,但可以按照比例放倒,进一步拓展空间,最大容积能拓展到840升,也能放下不少物品了。走亲访友打年货都很轻松。
零跑C11根据动力的不同有2种不同的前脸,这台纯电版车型采用的是新能源车型标志性的封闭式格栅设计,并且配有贯穿式LED日行灯带,大灯组尺寸较大,内部有倒L型日行灯条,点亮之后横贯整个前脸,提升视觉宽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精致感,车头两侧设计了三角形引流槽,下方配有梯形通风孔,内部是AGS主动进气格栅,可以自动打开闭合,能降低风阻,C11的风阻系数只有0.282Cd,在这种传统造型的SUV车型中,算是比较低的了。
侧面车身造型修长,车辆的前后悬比较短,车顶线条较为平直,配隐藏式门把手,20英寸密集辐条轮毂,轮胎宽度255/45 R20,B/C/D柱均采用黑化设计,后排配有隐私玻璃,提供单色车身和黑顶撞色车身供选择,有光白、冰川蓝、天幕灰、星河银、松岚灰和金属黑等6种外观颜色供选择,尾部层次丰富,贯穿式LED尾灯宽大精致,内部导光条细窄,光线柔和,点亮之后辨识度挺高。
总体来说,C11的外观设计并不惊艳,造型中规中矩,观感大气,符合大众审美,纯电版契合当下流行元素,能让人一眼记住。
坐进车内,横贯整个中控台的三块大屏(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屏+10.25英寸副驾娱乐屏)瞬间抓住眼球。圆角矩形空调出风口造型精致,采用怀挡设计,副仪表台提供手机无线充电和2个圆形杯托。车机搭载的是5nm制程工艺的高通骁龙8295P芯片,是7nm的8155P芯片算力的数倍,响应速度也更快,中控屏分辨率是2.5K,支持Carlink连接,车内简化按键,常规的空调风量、温度调节可以触屏操作,也可以用语音来控制,可见即可说,支持最高60秒连续对话,粤语、四川话等方言都能准确识别,免唤醒设计,无需等待,模糊指令也都没问题,具备自然感知和智能交互以及主动学习功能,可以持续进化成长,有种越用越好用的感觉。
Leapmotor OS车机系统UI界面设计的比较清爽,提供高清壁纸、内置丰富的第三方APP应用,屏幕下方有一排快捷触控按键,车辆设置的菜单和页面逻辑都还不错,用起来很方便,也很容易上手,8295芯片在触屏操作时非常流畅,拖拽、放大、缩小,打开应用速度都很快,不卡顿,有着类似PAD的操作体验,通过OTA升级,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能保持不错的竞争力,副驾屏幕可以播放影音文件,长途出行时,坐在副驾不会无聊,不过稍显遗憾的是没有配备头枕音响,在导航和娱乐有冲突时,不是太方便。
用料方面,零跑C11车内中控台面和门板等位置采用大面积软质包裹,中间搭配木纹饰板,方向盘皮质包覆,握感细腻舒适。提供岩灰/雾紫和玄黑/驼绒棕2种双拼内饰搭配,2种颜色各有特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值得夸赞的是零跑C11全系都是后置后驱,我个人一直觉得在新能源车型上,能买后驱的情况下,坚决不选前驱,后驱车型所带来的操控感受跟前驱车型是不一样的,这台580尊享版搭载200千瓦后置电机,零百加速调校的稍显保守,只有7.9秒,家用是够用的,没什么问题,日常开,电驱的特点也很明显,起步很轻松,并且很平顺线性,城区里用是比较轻快的,最高车速170公里/小时,配备78.5千瓦时电池组,CLTC工况续航里程580公里,支持快充,40分钟可以将电量从30%充到80%。春秋季的续航达标在90%左右,按照上下班30公里通勤距离来算,半个月充一次电就够了,冬季续航打折的情况下,1周多充一次电没什么问题。用家充桩充电,用车成本会很低,一公里不到1毛钱,很快算。
底盘悬架比较高级,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前悬铝合金材质用的比较多,后悬部分摆臂是钢材质,但羊角等位置依旧用的是铝合金,能减轻簧下质量,提升操控稳定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纯电版本标配了FSD可变阻尼减振器,对车身的控制更优秀,车辆的震动、侧倾都会有明显提升,FSD加持,阻尼系数提升了18%,舒适性提升了20%左右。实际开起来的感受是电门轻快,响应及时,随踩随有,高速的再加速能力也不弱,过弯时车身姿态稳健,没有大的侧倾出现,座椅对人员的束缚到位,不会有大的摆动,能减少晕车的感受,底盘调校舒适,对路面颠簸化解的到位,太大的冲击传到车内,坐着还是比较舒服的,大的坑洼路面,会有一些连续的压缩回弹,这是因为车辆自重较大,又是一台偏家用的车型,不可能将悬架的调的过硬,总体来看,这台车开起来和坐在上面都是比较舒服的,如果你想要激烈的驾驶,这显然不现实,也跟其定位有冲突。
总结:零跑C11的卖点很突出:空间大、配置高、硬件给力、价格亲民,称得上是15万级新能源SUV的性价比标杆。如果是追求舒适大空间,青睐智能科技,那么它值得一试,能给你一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感觉。
自比亚迪在2月10日发动智驾平权之后,全民智驾成为了今年车市的主旋律,热度高涨经久不衰。不过,高阶智驾并不是比亚迪独有的技术,事实上,在去年更早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品牌推出了10万元级别的高阶智驾车型。
一汽-大众ID.4CROZZ和ID.6CROZZ价格调整,降幅最高5.5万,提供置换补贴。两款车型分别升级外观智能化和增强空间续航,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价格调整旨在提升市场吸引力,未来有望继续发展。
东风本田S7即将上市 冲破成见 重构价值
博越家族实力破局:智能安全双领先,优惠赋能启新程
极氪7X和宝马iX1怎么样?被deepseek的回答秀到了
如果要选一辆空间够大、能载着一家老小、配置够丰富、续航能打的SUV,东风奕派eπ008应该出现在购车备选清单里。这台中大型SUV提供了增程和纯电2种不同的动力系统,有大5座和宽适6座2种车型,其中5座版主打宽敞实用,6座版则被称为“536”车型即5米车长+3米轴距+6座布局,不管......
随着年末购车旺季的到来,消费者们对于新能源车型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中,极狐阿尔法S5、小米SU7、海豹EV等车型凭各自的优势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之选。消费者们怀着对完美座驾的期待,既渴望强劲的动力性能,又期盼超长的续航里程;既追求舒适豪华的驾乘体验,又注重安全可靠的出行......
家用纯电SUV质价比之争 极狐阿尔法T5与宋PLUS EV谁更优?
都是11.98万,小鹏MONA M03对比极狐阿尔法S5,怎么选?
2月22日,奇瑞风云T8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39-15.09万元,限时抢鲜价为9.99-14.69万元。新车定位中型SUV,提供5座和7座车型可选,搭载1.5L插混和1.5T插混两种动力。
网友说他纠结星越L和瑞虎9,问我买谁合适,这两款车价格,硬件都很接近,差的就是空间和配置,买谁更合适呢,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预算20万买车, DeepSeek推荐Model 3、极氪001靠谱吗?
A级车的价格C级车的享受 极狐阿尔法S5超大空间开启舒享新境界
吉利银河E5作为一台纯正的全球车型,在设计和工程上我们都看到了均衡二字。那么这台车里还配小金库的车到底该咋买?
用心陪伴,钇起有为!2025钇为灵感趣改季正式启动
破案了!DeepSeek比男票更懂女生
2025年开局之战中,吉利汽车以23.99万辆的零售销量强势摘得自主品牌桂冠,其中博越家族以单月26,434辆的战绩成为推动登顶的核心动能。
2025智驾普及元年?深蓝S05和银河E5谁更厉害
今天来唠一唠丰田车那些让人高兴又无奈的事儿!你要是买了辆丰田,指定会陷入下面我说的这几种情况!
【英俊的车车报道】在选车时,许多人都希望拥有一款能够兼顾日常通勤与家庭出游的“全能型选手”,但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车型,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作为一名东风风神L7车主,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纠结的选车过程,在众多车型中反复比较、权衡利弊。经过一番精挑细选,进行了多次试驾体验后,最终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