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曾经作为大众品牌旗下的经典车型,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凭借着皮实耐造的出色口碑,风靡大江南北。1991年,首台国产捷达在长春一汽工厂正式下线,2002年,在全国的销量就突破了10万辆,四年之后,第100万辆捷达正式下线。
截至2018年,捷达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在国内的累计销量就超过了440万辆,作为单一车型,这个成绩在那个年代里足以傲视群雄,堪称“国民级神车”。
但是,在捷达品牌独立之后,这样神话般的成绩一去不复返。
2019年大众在德国沃尔夫斯堡总部宣布,捷达从单一车型正式晋升为旗下子品牌,并率先投放中国市场,全面主攻低端入门级领域。从定位上说,捷达品牌甚至比斯柯达还低,就是想利用捷达在国人心目中的影响力,去和自主品牌PK,收割低端车市场。
在那时,很多业内人士对捷达还是非常看好的,相比大众品牌,捷达只是换了一个logo而已,用的也都是大众集团的技术,不仅有性能出色的EA211,匹配的还是爱信6AT,价格却和自主品牌一样,怎么看都绝对是妥妥的爆款,而对于捷达官方,也是备有信心,早早就树立起了2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
然而,捷达被现实狠狠抽了一巴掌,根据销量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也就是捷达品牌独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其累计销量仅15.5万辆,在随后的2021年、2022年、2023年捷达的终端销量分别为16.9万辆、14.69万辆和16.2万辆,2024年更是下滑到了12万辆,距离目标KPI越来越远,没能复制老捷达的辉煌。
要知道,仅在2018年一年,老捷达仅以一己之力,就交出了超过30万辆的成绩,是整个捷达品牌的两倍有余。对比国产车,在2023年,比亚迪仅秦PLUS DM-i就交付了超过30万辆,也是其两倍有余,可见,捷达这个金字招牌并未让其在国内市场大卖特卖。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张铁斌还声称捷达品牌将在2027年要实现产销50万辆的目标,现在看来,张总确实有点口出狂言了,20万都达不到,何谈50万目标,不知谁给他的勇气和底气。
如此拉胯的销量,也能从产品端看出端倪,成立近6年,捷达仅推出了VS5、VS7、VA3、VA7四款车型,其中前两款为SUV车型,后两款为紧凑级轿车,而且VA7还是今年1月份推出的所谓新产品。也就是说,捷达在前五年一直以VS5、VS7、VA3三款车打天下,并且在改款时,都是“修修补补”一年又一年!一直在吃老本。就连今年一月份新出的VA7,也是由大众速腾换壳而来,除了外观小改,其它基本都是套用速腾的东西。对于越来越卷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样没什么“诚意”的品牌,真的很难有所作为。
从价格定位来看,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今天,捷达早也失去了竞争优势,VA3起售价6.78万元,说到底就是老捷达的换壳车,产品力羸弱,价格也没降多少,性价比并不出色,而在自主阵营中,吉利帝豪、长安逸动PLUS、奇瑞艾瑞泽5等自主车型,价格、配置、动力、销量都比它更能打,国人的认可度也更高,保有量更大。
而作为捷达的最新力作,VA7也被吐槽为没有性价比、贩卖情怀的韭菜车型,和大众速腾相比,外观内饰小改,尺寸相近,动力沿用1.4T+7速干式双离合,可以说就是大众速腾套娃车型,虽然算上官方优惠后,起售价仅为8.9777万元,但要知道的是,速腾主销的1.5T版本算上优惠,基本和VA7不差多少,还挂的是大众标,配置也更高,全方位碾压VA7,这样的一款“全新”产品,怎么看都缺乏诚意和新意。而且自主阵营也有很多选择,像吉利星瑞、艾瑞泽8、长安UNI-V哪一个不比VA7能打,配置更丰富、动力更强、设计更时尚,算上终端优惠,比VA7性价比更高。
VS5和VS7同样也是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设计从来都是修修补补,三大件一直没得到升级,可以说是毫无诚意可言。要知道,大众那边都开始用1.5T逐步替代1.4T动力,设计也开始向年轻化靠拢。
在营销上,除了请黄渤代言,来提升一下品牌形象和市场热度,也没有过多的投入,反倒是个别4S店想出了“奇招”,将捷达的车标换成大众的“VW”车标。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样做能够更直观地展示捷达与大众的关系,让消费者觉得捷达车比较高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销商还将捷达VS5与奥迪Q2L进行对比宣传,声称这两款车拥有相同的平台、动力和工艺,以此来拔高VS5产品定位。
当然,对于这样较为低下的营销手法,可能不是主机厂授意的,但纵容经销商这样干,不仅会让消费者觉得品牌更low,还会影响兄弟品牌形象。可见,捷达对自己的营销网络存在着很大监管漏洞。
在产品质量把控上,我们再也看不到老捷达皮实耐用的品质,以销量担当VS5为例,在中汽研公布的2020年第二批碰撞测试成绩中,只有捷达VS5这一款车型获得四星评级,它也是当年唯一一款没有拿到五星评级的车型。如果一款车在“五星批发部”的碰撞测试中都拿不到五星,那么这款车的安全性是值得怀疑的。果不其然,在实战中,捷达VS5就出现过交通事故气囊未弹开,导致乘客脖子受伤的重大事故案例。
而在第三方质量投诉网站上,轮胎开裂、车身异响、方向跑偏、车身生锈、天窗漏水等投诉比比皆是,其中以轮胎开裂投诉案例最多,由此可见,虽然VS5相比大众同级别车型更便宜,但缩减的成本,都是从整车用料中抠出来的。难免会让消费者有了“便宜没好货”的认知,进一步削弱了其品牌形象。
在研发实力上,虽然背靠大众这棵大树,捷达也没拿到优势资源。或许是为了树立市场信心,早在2022年底,捷达就开始“画大饼”,声称从2023年开始至2025将陆续推出10款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全新研发的双擎技术以及纯电方案。然而,现在已经2025年了,还是那老三样。
到目前为止,也只看到了换壳速腾的VA7,自品牌独立6年以来,仅有四款车型在售,且都是换壳大众而来,研发能力之孱弱,看起来根本就不像一个合资品牌该有的能力,这样不仅会让捷达的经销商对品牌的信心消磨殆尽,也让消费者看不到品牌发展前景,如此发展下去,在2025年,捷达在国内的销量可能就要跌破10万辆了,甚至更少。
车叔总结
总的来看,捷达销量低迷,缺失大众标并不是主因,最根本还是在产品力上,论价格,它已经丧失了竞争力,论配置也不是自主品牌的对手,论三大件,还拿不到大众的最新技术,无节制压缩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低下,又劝退了不少消费者。新能源转型又比较迟缓,让消费者看不到品牌壮大的希望,给人一种靠着老捷达的情怀来割韭菜的感觉。如果捷达品牌在未来没有新的变化,一直吃老本,势必会和中国消费者渐行渐远。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上汽7月销量发布
博世高管呼吁高阶智驾收费,企业生存与用户体验的博弈
新央企新长安成立
上半年港股受基本面及资金面共同推动领涨全球,原因在于业绩增长、南向资金流入和政策利好驱动。恒生指数上半年涨幅20%,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涨幅19%,从背后原因来看,港股今年上涨主要来源于业绩增长,基本面改善为其核心支撑。分板块来看,医药、科技AI、汽车消费和红利高股息领涨。&nbs......
上汽7月销量发布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长安汽车独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一级央企。
近日,宇通客车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举行了技术发布会,正式发布新能源技术DMT和YEA,并展示H9、H12、E9、E12PRO四大主力车型。活动现场,宇通与当地合作伙伴WIL公司签署400台纯电动巴士采购协议。此订单成为巴基斯坦迄今最大单笔新能源公交订单、最大公交细分市场订单及最大商用......
“撞赢”卡车后,理想汽车再次回应,态度变
近日,在公认的汽车市场销售淡季,北京现代却再传捷报。据北京现代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继6月份实现逆势增长后,7月份累计销售达到17761辆,同比增长41.5%。销量持续向好,进一步表明北京现代的“品质功底”在竞争中,正在被更多用户接受、认可和信赖。
随着汽车电气架构日益复杂,以及智能化、网联化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起动电池在整车系统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过去,12 V / 24 V 铅酸电池凭借成本和成熟度占据主流。
从年内的调研情况看,食品饮料的恢复尚需时日,汇川技术意外“问鼎”。
神州租车将引进10万辆宁德时代换电车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方向要变
铂智3X发起了一场车圈冰桶挑战——要在全国挑战200个魔鬼停车位!
奇瑞集团7月销售汽车22.44万辆,同比增长14.7%
2025年7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21,017台,前七个月同比增长25.2%。
8月1日晚间,藏格矿业对外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在与新控股股东紫金矿业的战略协同下,公司秉持“控本、提质、增效”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经营计划,实现了氯化钾、碳酸锂和铜矿的多线并进;同时,公司以资源开发、产能布局、技术创新和成本管控等多方面为抓手持续发力,推动经营质效不......
接下来50万市场会变成,增程看问界,纯电看蔚来?
势不可挡 北京现代7月销量同比增长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