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全国乘联会最新发布的行业数据,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将达到125万辆,虽然环比上月依然下滑30.3%,但同比来看有望增长13.6%,这预示着车市将迎来正增长,国内车市的韧性和潜力依然在。
进一步来看,新能源车市预计将达到60万辆,渗透率有望从1月的41.5%回升至48%左右,同时燃油车市场也呈现出季节性温和恢复的趋势,新能源和燃油车依然在分庭抗礼。
于所有的汽车行业从业者而言,尽管2月多重积极因素的叠加效应推动了狭义乘用车市场取得亮眼表现,但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即当下依然身处迷雾之中,拿捏不准今年车市的前进方向,生怕顺应不了趋势而做无用功。
事实上,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中国(中部)汽车发展论坛上,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主旨演讲中对2025年车市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未来走势做出了预测。下文从其演讲内容中提炼出了几处核心观点,希望能让业内人士看清趋势,顺势而为。
2025车市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先来看业界关心的2025年国内车市大盘整体状况,崔秘书长预测全年乘用车零售量为2340万辆,较去年的2294万辆微增两个百分点,低于2023年和2024年的5.7%增幅。而就在前些天,根据2025年1月乘用车行业数据发布的较好表现,上调2025年乘用车零售量预测至2343万辆。
进一步来看,2025年全年零售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其中一季度预计出现3%的负增长,原因是受到了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随后,二季度和三季度乘用车市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增长率回升到4%和2%,到四季度延续4%的增速。
具体到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崔秘书长预测2025年的零售量为1330辆,在2024年的1098辆基础上更进一步,但增速会回落到21%,只有2024年42%增速的一半,甚至不如2023年的36%增速。
还有另一项更具指标意义的新能源渗透率,数据则比较乐观,2025年全年预计将达到57%,和2024年的48%,2023年的36%,以及2022年的28%相比呈递增之势,可见新能源成为主流选择势不可挡。
但将上述数据综合起来看,不难发现2025年新能源车市依然处于存量“肉搏战”中,在增幅有限的情况下涌进了越来越多选手,大家都为了活下去,这使得价格战注定停不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四季度报废更新、以旧换新政策面临退坡压力,叠加新能源车购置税政策同样在退坡,由此预估第四季度车市的增长力度会很强,车企可以按情况排兵布阵,抓住这一销售时机。
燃油车和新能源皆有巨大发展空间
不同于网上许多油车唱衰者,认为燃油车已经接近被淘汰的边缘,后续再难掀起波澜,崔秘书长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油车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他看来,世界从来不缺油,“石油枯竭论”是一个伪命题,近20年的石油储量报告证明了油越来越多,所以2025年油车市场将会获得合理的重新发展机会,过去的谎言得到了改变,美国、欧洲、俄罗斯现在就是石油、天然气的能源竞争。
根据乘联会统计,去年国内汽车市场的燃油车销量已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而今年1月份燃油车在新车市场的份额再度回升到接近六成,再加上高层发公告鼓励发展燃油车,使得燃油车大有焕发“第二春”的迹象。当下还在燃油车赛道布局的车企,现在可以松口气了。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崔秘书长同样持乐观态度,这一点从其预估的上述57%渗透率便能看出来。
更进一步来看,崔秘书长认为目前电动车已经成为高效低成本的出行工具、独立的第三空间、分布式能源体系的储能单元,汽车的定位将会从机械工具变成耐用电子消费品,属性性质发生重大变化,这使得其使用周期将大幅缩短,更新速度加快。
也就是说,过去可能一辆车的使用周期为15年、20年,而现在一辆车的用车时间缩短到了10年、8年,未来有可能会更加短,由此判断新车销售将实现持续增长态势。
汽车普及目前还有巨大空间和潜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制造业总收入高达10.1万亿,同比增长11.9%,占GDP的比重达到 8.7%,一举超过房地产,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支柱产业。
由此来看,当下的汽车制造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心骨,对上下游产业链拉动明显,对GDP的贡献显著。正是其举足轻重的位置,业界都关心2025年的中国汽车工业会进入怎样的发展阶段。
崔秘书长认为总体来看中国政策未来将保持平稳,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析,去年中国GDP增长4.9%,今年大概为4.5%,通胀压力比较低,而高层会议提出2025年中国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且消费券、消费品以旧换新、惠民生、社会保障方面可能有更大力度,这些都对汽车普及有着巨大的优势。
与此同时,不要以为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会对车市造成利空,2340万辆的乘用车零售量规模没有再向上增长的空间,反而是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换言之车市可被挖掘的空间还有很大。
比如2023年安徽的乘用车千人保有量只有169辆,经济发达的浙江也不过是297辆,而美国的千人保有量为837辆,日本为629辆。可见中国的汽车普及在区域之间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年轻人首购、主流群体换购升级将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全面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崔秘书长也提到特朗普胜选使中美关系进一步复杂,在这一情况下,国际环境呈现多极化的态势,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需要引起注意。
插混将是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机会
在国内车市持续内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车企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这使得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大舞台上,中国车企的出海之旅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必然。
用崔秘书长的话说,电动化加速推进中国汽车出海,同时智能化做了进一步助力,尤其端对端大模型将深层次推动行业发展,包括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都是密切相关的领域。
考虑到目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只占到世界的33%,而其他产品可以占到世界80%,比如中国手机2023年出口了超8亿台,笔记本出口了1.4亿台,电视机出口了将近1亿台,但中国汽车出口现在只有500万辆左右。
基于此不难判断,未来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必然向40%以上靠近,会向着千万级规模去发展,中国汽车制造国内外市场都将有巨大的增长机会,中国汽车、中国制造业优势在世界将进一步扩大。
而对于具体的增长风口,崔秘书长表示目前插电混动将是中国汽车出口中巨大的增长机会。比如具体的插混车型出口增幅状况,无论欧盟、中南美、中东还是东南亚等地,中国插混汽车的出口同比增速少说19%,多则2151%,这样的数据也坚定了中国汽车品牌大力发展插混的决心。
【结语】古语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聪明人往往能看到其中的变化,抓住其中的机遇,最终做到顺势而为。对于车企来讲,不妨认真研读上述趋势和周期变化,从而在2025这场生死战中站在风口上,成为活在最后的选手。
长城汽车亮相2025上海车展 以三大“长板”优势引领行业新潮流
引领燃油SUV走进智能AI平权时代 第四代博越L在沈亮相
上汽享道出行正式进驻青海西宁,百元开城礼包限时上新
华为数字能源发布智能电动战略!
近日,鸣志电器(603728)对外披露了2024年财报。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791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研发费用提升至2.42亿元,同时全年平均毛利率达37.7%,较上年同期增加0.5个百分点,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不仅如此,鸣志电器......
“十四五”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稳步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新线建设还是存量线路改造,都为轨交类上市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宝马作为一家百年汽车品牌,自然有很多历史故事可以回味,现在认为的经典宝马当时可能只是一念之间的转变,今天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关于宝马M2的故事...
2025上海车展:SUV流行“大块头”,场馆里遍地机器狗
露营的草坪上飘着咖啡香,帐篷支棱起年轻人对自由的向往——就在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里,东风纳米06带着8.99万元起的预售价格闯入视野。
4月23日,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上汽集团以“懂车更懂你”为核心主题,抛出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品牌焕新、Glocal全球化战略、技术平权、生态重构。
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今日启运,搭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前往巴西
丰田全球一年销量破1100万辆,稳居第一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开幕。比亚迪海洋新车天团5车全球首发,引发关注热潮。其中,Ocean-S概念车向大众展示了海洋网未来车型设计趋势;海豹06EV以智能化和电动化为年轻用户带来高品质体验;海豹06DM-i旅行版以纯正基因为主流市场用户提供新选择。作为今年最值得关注的中型......
“隐形高手”三电系统可圈可点,风神L7值得“务实派”重点参考
雷克萨斯全球首发了全新一代ES,造型风格相较现款车型变化之大堪称“颠覆”。
智趣新天地,全民皆共享。4月28日,东风纳米旗下“国民智趣纯电SUV”东风纳米06在成都开启预售,共推出5款配置,预售价格为8.99万元-11.99万元,真香不贵才是真的国民车。目前,东风纳米06已到店无需等待,并带来下订266元抵2066元、电动尾门和全景天幕限时送、至高600......
997.24S这个配置是很多人玩997最想要的版本,这台真的是很新,7万多公里,车况也很好。14年才上牌的,0出险记录,全原装,只换了轮毂和KW避震。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生产总量达到75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量为316万辆,同比增长45%。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不少第三方汽后服务品牌面临转型压力。然而,途虎养车却以超7000家门店、约30%的净利润率,交出了一份超越行业预期的答卷,持续稳居汽服加盟第一品牌......
近日,“国内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团(002329)正式公布2024年年报。面对市场新挑战,皇氏集团种源、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创新等优势正在逐步凸显,更是在多元化产业布局上不断夯实品牌基础。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20.46亿元。有市场人士表示,未来随着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低饱和色系如同都市丛林中的减噪键,正在成为都市人追寻片刻宁静与安逸的视觉语言。